学科分类
/ 14
2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妇科手术护理中使用安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在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医院接诊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 120例作为安全护理模式观察对象,设置观察组,并从往年未应用安全护理模式妇科手术患者中选取 12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操作规范性、消毒隔离效果和器械设备情况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比较患者对两种临床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其总满意度分别是 93.3%、 78.3%,观察组满意率更高,两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护理方式,对妇产科手术患者使用安全护理模式,既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又能够取得患者的认可,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安全护理模式 妇产科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实效性。方法选取近3个月来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80例,采用乱数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进行常规性康复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时效性激励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康复锻炼依从评分及预后情况。结论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有明显改善,能够促进患者康复锻炼。

  • 标签: 失效性激励 康复锻炼依从性 实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护理管理中采用全程无缝护理模式的方法及预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数为 100例,纳入范围为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分组方式为平均随机分,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开展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数据比对有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糖尿病护理管理中采用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可推广。

  • 标签: 全程无缝护理模式 糖尿病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模式在儿科急诊输液不良事件预防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即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61例急危重症患儿,经数字盲选方式,划分A组(30例,常规护理)和B组(31例,PDCA循环模式),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B组液体挂错、穿刺失败、头皮刮伤、留置针堵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急诊输液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能够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急诊输液 不良事件 穿刺失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运用多元化评价教学模式。方法选取医学院2017年~2018年有临床带教任务的老师50名、学生100名、管理者10名作为评价人,利用学院自制临床护理教学评议表评价带教教师的临床教学质量,分析调查结果,总结多元教学评价模式的应用方式。结果不同评价者对教师带教质量评价存在差异,其中,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方式、沟通交流和过程控制指标好评率为76%,80%,82%,整体评分较低。同行教师对带教教师教学目标、准备、用语、方式和效果五项指标质量的好评率分别为98%、98%、96%、86%、90%,评分最低(教学方法)为87%。在管理者评价中,主要对教师管理护生能力、教学方法掌握状况、科研创新能力和护生效果进行评价,好评率分别为65%、60%、50%、60%,整体偏低,而教师自我评价中,将评价分为“好”、“一般”和“不足”三个等级,三相指标自我评价比例分贝为85%、15%和0%。结论从不同角度对带教教师进行客观、公正评价,可以帮助坚实转变观念,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更新,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临床护理教育发展。

  • 标签: 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 临床护理带教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运用多元化评价教学模式。方法:选取医学院 2017年~ 2018年有临床带教任务的老师 50名、学生 100名、管理者 10名作为评价人,利用学院自制临床护理教学评议表评价带教教师的临床教学质量,分析调查结果,总结多元教学评价模式的应用方式。结果:不同评价者对教师带教质量评价存在差异,其中,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方式、沟通交流和过程控制指标好评率为 76%, 80%, 82%,整体评分较低。同行教师对带教教师教学目标、准备、用语、方式和效果五项指标质量的好评率分别为 98%、 98%、 96%、 86%、 90%,评分最低 (教学方法 )为 87%。在管理者评价中,主要对教师管理护生能力、教学方法掌握状况、科研创新能力和护生效果进行评价,好评率分别为 65%、 60%、 50%、 60%,整体偏低,而教师自我评价中,将评价分为“好”、“一般”和“不足”三个等级,三相指标自我评价比例分贝为 85%、 15%和 0%。结论:从不同角度对带教教师进行客观、公正评价,可以帮助坚实转变观念,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更新,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临床护理教育发展。

  • 标签: 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 临床护理带教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方案对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糖尿病患者计110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55)与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实验组(n=55),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血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实现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 糖尿病 血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培训者培训( TTT)模式在内科伤口治疗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方法 由内科 2名取得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认证的造口治疗师担任教育者,设计 28周的伤口造口培训课程,运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 29名培训者(内科伤口联络员)进行培训。再由培训者对其所在科室的护士 进行二次培训。结果 对培训前后培训者伤口相关理论知识和培训能力进行评价,抽查内科各层级护士,评价二次培训前后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上指标在培训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1)。结论 运用 TTT培训模式对内科护士进行伤口造口等知识的培训,为内科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伤口联络员,更好的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护理服务。并且能够提高临床护士对伤口造口知识等专业综合素质能力。

  • 标签: 培训者培训 在职培训 伤口造口护理 内科护士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眼手术患者护理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区间收治的 78例内眼手术患者,均分为了试验组及参照组。试验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发生率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 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眼手术患者护理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区间收治的 78例内眼手术患者,均分为了试验组及参照组。试验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发生率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 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 SBAR沟通模式交班对低年资护士专业素养的影响,为有针对性的进行交班模式的改革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 2017年后新入科的护士 12名,并将其分为:对照组 6名护士,每天采用常规交班方式,实验组 6名护士每天采用 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班。 结果:对照组考核总成绩为 246分,实验组考核总成绩为 282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每天采用 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班对提高低年资护士专业素养效果明显。

  • 标签: SBAR沟通模式 交班 低年资护士 专业素养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院校合作的中医护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对大专护生专业认同、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9月—2017年3月,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4级普通大专护理专业15个班中随机抽取2个班共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再根据学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院校合作的中医护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对两组护生的专业认同和职业自我效能进行比较。结果培养模式实施后,观察组护生的专业认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院校合作的中医护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大专护生的专业认同度和职业自我效能感,可供护理岗位人才培养借鉴。

  • 标签: 中医护理 人才培养模式 院校合作 大专护生 专业认同 职业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预防高危患者跌倒中共同参与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80 例 老年高危跌倒患者 实施此次研究,时间为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观察组( 40 例)和对照组( 40 例)。观察组使用 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跌倒率为 2.50% ,跌倒损伤发生率为 0.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7.50% 、 2.50% ( P﹤0.05 )。 结论: 在 老年 高危患者跌倒中实施 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跌倒后损伤率及跌倒率, 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共同参与护理模式 高危 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 。方法 研究纳入在我院治疗的 84 例 糖尿病 患者 ,病例入选 时 间自 2018 年 4 月到 2019 年 4 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 n=42 )和 研究组 ( n=42 )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干预,对比干预效果。 结果 研究组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 ( P< 0.05)。对比干预前后两组的血糖指标有明显的差异;且干预后研究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 P< 0.05)。结论 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 实施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有显著疗效,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度,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值得在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糖尿病 护理干预 血糖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究在眼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实行微信互动教学所起到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06-2019.03 期间所接纳进行带教的眼科实习生 40 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20 例,传统带教)以及观察组( 20 例,微信互动教学),对两组实习生的最终带教效果。 结果: 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标签: 微信互动 眼科 带教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方法: 所在医院泌尿外科于 2015 年 1 月起实施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选取期间 300 例就诊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 2014 年 300 例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层级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泌尿外科护理管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0.67% )明显低于对照组( 6.0% ), 2 组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对 泌尿外科患者开展 层级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管理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泌尿外科 层级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骨科病房于2018年2月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于前后一年时间各选取51例患者进行对比,对比实施前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有效率高于实施前,P<0.05,且实施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医院骨科病房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层级护理 管理模式 骨科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PDCA循环模式在儿科急诊输液不良事件预防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即本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 61例急危重症患儿,经数字盲选方式,划分 A组( 30例,常规护理)和 B组( 31例, PDCA循环模式),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B组液体挂错、穿刺失败、头皮刮伤、留置针堵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 A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儿科急诊输液中应用 PDCA循环模式,能够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急诊输液 不良事件 穿刺失败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模式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形成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 118例按时间段分为 A组和 B组,各 59例。 A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B组采用综合护理。出院前 1d观察效果,包括 DVT发生情况及下肢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B 组 DVT发生率 0.00%,低于 A 组的 5.08%, B 组下肢活动能力评分( 85.23±1.63)分,高于 A 组的( 70.32±1.58)分,两组各项数据对比 P<0.05。结论 综合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下肢骨折术后 DVT形成风险,并改善其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下肢骨折 术后 DVT形成 预防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妇科手术护理中使用安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医院接诊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安全护理模式观察对象,设置观察组,并从往年未应用安全护理模式妇科手术患者中选取12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操作规范性、消毒隔离效果和器械设备情况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患者对两种临床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其总满意度分别是93.3%、78.3%,观察组满意率更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护理方式,对妇产科手术患者使用安全护理模式,既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又能够取得患者的认可,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安全护理模式 妇产科手术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