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骨科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取得的临床效果,重点分析其预防压力性损伤的作用。方法:择取骨科患者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选取时间为2021年4月-2022年4月,采用电脑表格方式对患者分组,每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患者为纳入对照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确集束化护理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骨科 集束化护理 压力性损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压力性损伤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8.01~2018.06间入住本院MICU的危重患者资料66例,按照出院时是否存在PI分为对照组(无PI患者)30例和PI组3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PI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I组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和APACHE II评分更高, Braden评分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Braden评分较低与PI独立相关。结论:PI的发生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护士应甄别出发生PI可能性较高的患者,并采取有效的减压措施,提高重症患者预防和控制PI的护理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重症护理病房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和疏导对策。方法:选择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在我院重症护理病房的护士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焦虑,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调查可知,重症房的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来自的方面不同,结合其心理压力情况,提供相应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论:重症护理病房的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心理压力大,有效的分析护理人员压力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 标签: 重症护理病房 心理压力 疏导对策
  • 简介:【摘要】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沿科室,也是一个窗口科室,它直接面对患者的是病种复杂多变、病情变化快病情、家属情绪变化等方面,这就使得对在急诊上班的护士人员的要求相对比临床更高。她们需熟悉并掌握各类疾病的特点、预判患者病情变化方向、面对情绪激动的家属以及学习和更新最新的医学知识,这些导致了急诊科的护士承受着比临床护士更多的压力。而这些压力对急诊护士的身心健康也有影响,除此之外,这些压力加重了急诊护士的工作疲溃感,甚至引起护士较高的离职意愿。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近年来的文献研究就急诊科护士所面临的压力源进行分析,了解压力源给急诊护士带来的影响并归纳总结急诊护士面对压力源时的应对策略。

  • 标签: 急诊护士 压力源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联。方法:本文借助问卷调查法对护士进行调查,随机选取8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士的职业倦怠感评分,并开展因素分析,确认影响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因素,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确定工作压力与护士职业倦怠的关联。结果: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概率相对较高,且受工作压力与护理效能感等因素的影响,P<0.05。结论:护士工作过程中,工作内容相对繁杂,工作量相对庞大,承受的工作压力相对较高,易导致职业倦怠等现象。

  • 标签: 护士 工作压力 职业倦怠 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梯度压力袜联合间歇性充气泵在预防妇科腔镜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4月-2015年2月在本院进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45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梯度压力袜联合间歇性充气压力泵。比较两组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梯度压力袜联合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梯度压力袜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 妇科腔镜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是临床重要的给药途径。静脉输液疼痛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主观感觉,其结果会影响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甚至影响病人的临床疗效。果糖二磷酸钠是临床常用药物,其静脉输注时引起的疼痛非常剧烈。我们根据长期的临床护理经验,发明了循环往复快速摩擦法,

  • 标签: 快速摩擦法 静脉输注 果糖二磷酸钠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 ICU呼吸重症患者呼吸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5 月我院 ICU病房收治的 52 例呼吸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呼吸辅助治疗, 25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 25 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撤成功率、撤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撤成功率为 92.00 %,对照组为 76.00 %, P<0.05;观察组撤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6.00 %,对照组为 80.00 %, P<0.05。结论 在 ICU重症呼吸患者呼吸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一次成功率,对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机撤机 综合护理 ICU 呼吸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治疗后期撤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100例呼吸相关性肺炎治疗后期撤困难患者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比较每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0.00%,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心理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 治疗后期撤机困难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后,探究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合计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范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实验组行中医护理,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对比组间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0.05,与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VAS评分、JOA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有临床比较价值。结论:应用中医护理模式后,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出院,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有助于腰椎功能恢复。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中医护理 腰椎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椎管减压术治疗腰间突出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在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做为本次的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均需采用椎管减压术治疗,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分成参考组和观测组,参考组有患者50例,观测组有患者50例。参考组患者实施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减压手术常规护理,观测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减压术围手术期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运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对患者在手术后的生存质量进行测评。结果 观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观测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参考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椎管减压术 腰间盘突出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护理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心脏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但术中压力性损伤仍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护理策略。

  • 标签: 心脏手术,压力性损伤,护理研究,护理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幼儿上肢术中止血带安全、有效的压力值。方法检测56例幼儿指动脉搏动消失时上肢止血带压力、最低上肢止血带压力,在此基础上探索达到最低稳定止血效果的压力范围,观察年龄、性别等对上肢止血带有效压力的影响,并观察可能的止血带损伤。结果最低止血压力为20kPa但术中止血效果不稳定。男、女幼儿及各年龄段指动脉搏动消失时止血带压力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最低稳定止血效果的压力值为21kPa,〉3-4周岁、〉2-3周岁与10月-2周岁幼儿组达到稳定止血时止血带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儿安全、有效的上肢止血压力为22-25kPa。

  • 标签: 幼儿 上肢 止血带 压力
  • 简介:[ 摘要 ] 目的:总结我院 2020 年 3 月 1 日 --3 月 20 日收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及舒缓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表对我院一线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原因。结果:我院一线护士其主要症状为失眠、抑郁、焦虑、偏执、心慌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结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护士心理一致感处于低水平,建议护理管理者需注意临床护士的人员匹配的合理,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机制,增强护士防治疫情的自信心和价值感,提高疫情防控与救治能力。

  • 标签: [ ] 抗击新冠肺炎护士 心理压力及疏解的对策
  • 简介:目的调查武汉市不同等级医院不同科室之间试用期护生压力源的现状并进行分析,为临床教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李小妹等修订编制的中国护生工作压力源量表及部分自制调查表,于2011年2月对武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4所二级甲等医院的内科、外科、急诊科及相关专科的试用期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源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是试用期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不同等级医院之间、不同科室之间的护生压力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居住地之间压力源比较,居住在郊区和农村的试用期护生在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压力比居住在城市的压力要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用期护生在护理工作中存在很大压力,护理管理者要审时度势,经常与护生沟通交流,采取相应的积极应对措施,减缓试用期护生的工作压力,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试用期 护生 压力源
  • 简介:目的:探讨孕期精神科护士对工作压力的体验,了解其价值观念、情感感受及工作状况,为护士职业防护及缓解工作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了解12名孕期精神科护士对工作压力的体验。采用阅读、分析、反思、分类、提炼5个步骤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孕期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包括5个主题:工作负荷、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职业安全及职业发展。结论:孕期精神科护士存在较大压力,护理管理者应探索积极有效的方式,指导其缓解压力

  • 标签: 孕期护士 精神科 工作压力 定性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军队医院干部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源状况并制定对策。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以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对66名护士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干部病房护士经常更换班次、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低、晋升和继续深造的机会较少、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等为重要的工作压力源。结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或缓解干部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

  • 标签: 军队医院 干部病房 护士 工作压力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保健与健康管理模式在预防老年卧床病人出院后家庭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卧床患者按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由医护康组成的外展小组在出院前两天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制定家庭康复计划。实验组按照医护康一体化的延伸管理模式,采用由医疗保健组成的外展小组,对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压力性损伤康复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教育和电话随访。采用压力性损伤管理和生活质量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及1年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的生活质量生理、心理各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环境和社会领域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护理一体化管理能有效降低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病人医护连续性 老年人 压力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