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再出血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治100例胃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使用四联疗法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结果对比判断治疗效果,并对再出血的影响因素作出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且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未联合内镜治疗、溃疡AI期、血红蛋白含量低检测为再出血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患者治疗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包括溃疡A1期以及低血红蛋白含量,应该对其加以重视,减小病情复发概率。

  • 标签: 消化内镜 四联疗法 胃溃疡出血 再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泮托拉唑治疗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其均接受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胰岛素等治疗,对照组同时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则同时接受泮托拉唑治疗,对比2组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00%)、幽门螺杆菌转阴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00%)、幽门螺杆菌转阴率(84.00%);实验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泮托拉唑治疗,可较好促进其不良症状的改善,降低不良反应的几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胃溃疡 糖尿病 泮托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评价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行以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以以奥美拉唑为主的四联疗法、以埃索美拉唑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行以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效果优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分散片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宿主免疫应答,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对宿主免疫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毒学突破率比较,差异较小(P>0.05);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以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免疫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CD4+、CD8+、CD4+/CD8+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胃溃疡患者实施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疗效确切,有利于调节机体免疫,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胃溃疡 免疫 恩替卡韦分散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激性胃溃疡采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应激性胃溃疡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生命质量的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生命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西咪替丁,奥美拉唑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生命质量的评分,从而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 标签: 应激性胃溃疡 奥美拉唑 西咪替丁 治疗效果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临床胃溃疡患者的治疗中,康复新液分别与胶体果胶铋及奥美拉唑联合应用产生的不同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胃溃疡患者为主要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成为参考组与研究组,参考组患者接受康复新液与胶体果胶铋联合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康复新液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具体疗效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考组,且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要远少于参考组患者,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在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中,将康复新液与奥美拉唑联合应用可以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胃溃疡 胶体果胶铋 康复新液 奥美拉唑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讨论胃良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方法,并为胃良性肿瘤患者在临床治疗上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胃良性肿瘤患者中选出80例,观察其临床症状,其首发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常易被误诊为胃溃疡出血,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结果胃良性肿瘤症状无特异表现,在临床观察后予以手术切除。在术后观察记录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结论在胃良性肿瘤患者诊断病情中观察临床反应,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胃良性肿瘤 诊断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良性位置性眩晕误诊特征及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在我院或院外接受诊断且出现误诊的120例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120例患者中,误诊情况后循环供血不足63例,颈椎病23例,原发性高血压10例,高脂血症8例,前庭神经炎6例,其他10例;确诊情况后半规管BPPV68例,前半规管BPPV26例,外半规管BPPV14例,混合型12例。结论良性位置性眩晕误诊与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之间有直接关系,对于此类患者要常规行Dix-HallPike及滚转试验检查,医生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减少误诊出现。

  • 标签: 良性位置性眩晕 误诊 Dix-HallPike及滚转试验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治疗口腔溃疡时采用口腔溃疡药膜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在2017年8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口腔溃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药膜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硝酸银水溶液的方式治疗,在连续治疗1w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治疗口腔溃疡时采用口腔溃疡药膜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药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病理确诊情况予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病理检查结果。结果40例患者中2例经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38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甲状腺良性疾病,包括单纯性甲状腺瘤肿、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几种类型。40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甲状腺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腺叶切除+峡部切除、甲状腺局部切除等。结论病理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甲状腺良性疾病确诊手段。

  • 标签: 甲状腺良性疾病 病理确诊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一号方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方法研究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溃疡1号加减治疗,分析不同用药后患者治疗疗效、复发率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明显多于对照组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年与2年的复发率上,观察组为2.5%和2.5%,明显少于对照组27.5%和3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一号方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同时减少复发率,治疗总体效果相对理想。

  • 标签: 溃疡一号方 加减治疗 消化性溃疡 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腹膜后神经鞘瘤的CT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鞘瘤12例,术前经多排螺旋CT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流速3.5ml/s,复习CT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12例神经鞘瘤边缘光滑,肿瘤直径4.9~13.4cm,囊实性7例,完全实质性3例,完全囊性2例。所有肿瘤呈进行性延迟强化,6例强化显著,4例中等程度强化,2例轻度强化。结论腹膜后神经鞘瘤体积大,血液动力学多样,容易误诊。

  • 标签: 腹膜后肿瘤/并发症 神经鞘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的患者运用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运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全面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继发性出血、尿失禁、排尿障碍、下尿道感染、无不良反应情况出现的例数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而言,医生在对其运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情况下,便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医生应准确的把握好手术的最佳时机,从而使患者的康复时间逐步缩短。此种方法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在临床中被大力的进行推广。

  • 标签: 良性 前列腺增生症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腔镜甲状腺手术对良性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均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从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疼痛评分、疾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美容满意度等方面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疼痛评分、疾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美容满意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不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高,且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患者疼痛轻,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良性甲状腺疾病 腔镜手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良性结节行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行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术中临床指标、术后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治疗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行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的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甲状腺良性结节 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 治疗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8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增强护理,包括家庭护理干预、出院随访、头部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DR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HDRS和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護理中,采取系统、持续的护理对策,能够取得更有效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护理效果 汉密顿抑郁量表 汉密顿焦虑量表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55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对照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卵巢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8%(P<0.05)。这表明在妇科良性卵巢肿瘤治疗过程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可以降低手术对创者造成的创伤,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首次排次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手术中的失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良性卵巢肿瘤 并发症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果胶铋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及对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分析。方法纳入研究对象80例,均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以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进行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胃粘膜形态学各指标改变。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77.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在胃黏膜厚度、腺体密度、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及活动性炎症细胞浸润指标上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果胶铋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显著,可改善胃粘膜形态学指标,优于三联疗法。

  • 标签: 泮托拉唑 左氧氟沙星 阿莫西林 果胶铋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探讨对其以经尿道逆行球囊扩张手术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盲选我院接收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20例,以经尿道逆行球囊扩张手术对其展开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经尿道逆行球囊扩张手术均顺利展开,术后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腰痛和肉眼可见的血尿,对其展开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其余并发症包括尿管穿孔、脱套、撕裂等各类均未发生。结论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以经尿道逆行球囊扩张手术展开,其创伤小、风险低、有较强的再次操作性。

  • 标签: 经尿道逆行球囊扩张术 良性输尿管狭窄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接受诊治的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实施舒适护理其效果非常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负面情绪,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良性前列腺增生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