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共同参与护理管理对提高内科护理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04月-2021年01月本院纳入的72例内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共同参与护理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的分别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自我效能以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和参照组的文书书写达标情况相比较,观察组达标率较高(P

  • 标签: 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 内科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频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50例医院收治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视频教育。比较两组家属的家庭护理能力以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家属的家庭护理能力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家属(P<0.05)。结论:视频教育具有简单直观的优势,可以提高家属的家庭护理能力,从而满足家属们对护理知识的需求,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视频式教育 健康教育 家庭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原发性手汗症是指手掌出汗超过生理需求,对患者的社会交往、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不便,严重者可导致局部皮肤感染,甚至出现抑郁。原发性手汗症多无器质性病因,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对于手汗症存在多种多样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逐渐出现了新的治疗手段,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射频消融与胸腔镜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原发性手汗症 射频消融 胸腔镜 交感神经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导教育理念在脑性瘫痪患儿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8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引导教育理念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脑性瘫痪患儿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成果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引导式教育理念 脑性瘫痪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回访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健康教育可以从多个方面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增加了与患者交流的机会,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医学知识,并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更多的人定期到体检中心体检。现如今,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老年人不断增多,生活习惯及饮食不规律导致的疾病也不断增加,而且年龄向年轻化发展,所以保持健康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回访健康教育是一种新的护理方式,是目前新的一种护理新方向,对新型回访护理模式的建立充满期望[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直肠癌手术患者采取激励护理的效果。方法 66例直肠癌患者,均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诊治,将患者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3例,均根治手术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激励护理,分析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直肠癌手术 激励式护理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探讨镇痛分娩、体位护理过程中的激励护理及护理效果。方法:将108例产妇分为观察组(激励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4例,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4.44%>81.48%,χ2=4.285)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3.70%<16.67%,χ2=4.960)以及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7.45±3.76)分<(44.28±4.42)分,t=8.649]、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8.26±3.92)分<(43.73±4.08)分,t=7.104]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的镇痛分娩过程中,配合体位护理,能够减轻产妇的痛苦。实施激励护理,有助于消除产妇的负面情绪,增加其对于安全、顺利分娩的信心,对于改善分娩结局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激励式护理 镇痛分娩 体位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腹辅助呼吸法对呼吸抑制猪肺通气的影响。方法 对健康家猪进行气管插管后,比较在自主呼吸状态下和实施呼吸抑制后进行90-120S腹辅助呼吸状态下,两种呼吸模式下所产生的。结果 在60s内两种呼吸模式下所产生的潮气量、气道压、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值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90S时间段,两种呼吸模式下所产生的潮气量、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值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腹式辅助呼吸法 肺通气 呼吸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评估切入分级护理模式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实践。方法:对象以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将80例对象经随机法分为2组(各组4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前组方案上应用功能评估切入分级护理模式。比较2组身体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率。结果:2组对比护理后身体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率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更优,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

  • 标签: 功能评估 切入式分级护理模式 急性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引导教育联合感统训练对孤独症患儿行为的干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将本接诊70例孤独症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参与感统训练,观察组除此之外另接受引导教育,比较两组不同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4.29%(P0.05)。干预后,观察组AB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感统训练 孤独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早产儿实施"袋鼠护理"对神经行为、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时间2018年8月份至2020年8月份,在我院随机抽取180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比组两组。护理组实施袋鼠护理,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30天后神经行为评分情况和体格发育情况。结果:护理组早产儿在护理后神经行为评分好于对比组,并且在体格发育方面也好于对比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P<0.05)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早产儿实施袋鼠护理方式可以有效促进早产儿的神经发育和体格发育,利于早产儿的成长发育,值得的临床护理推广。

  • 标签: 早产儿 袋鼠式护理 神经行为 体格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案例立体教学在烧伤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某院80例烧伤科临床见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结果:观察组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案例式立体教学 临床见习 烧伤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源CT心肺一站检查临床检查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本院38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为样本,均开展一站双源CT冠脉造影与心脏灌注成像检查,将冠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两种检查方案诊断结果。结果:选入38例冠脉病变样本均完成检查,双源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30%、92.11%、93.33%,对比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无差异,P>0.05;经双源CT诊断,共采集828段可评价冠脉狭窄情况,其中580段无狭窄、122段轻度狭窄、74段中度狭窄、49段重度狭窄、3段闭塞,对比冠脉造影检查,无统计差异,P>0.05;38例冠脉病变患者开展双源CT诊断,可见前段、前间隔壁、下间隔壁、下壁、下侧壁、前侧壁、间隔壁、侧壁、心尖等心肌灌注评分2分者较多,其次为3分者。结论:双源CT心脏检查技术在冠脉造影与心脏灌注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一站式检查 双源CT 冠脉造影 心脏灌注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脑积水实施脑室-腹腔可调压分流阀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以44例脑积水患者为例,时间为2019.05-2021.01之间,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脑室-腹腔可调压分流阀治疗,总结分析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本组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采取头颅CT进行1w后复查,40例患者分流管位于脑室端的位置良好,均处于前角侧脑室,另3例贴于前角侧壁,1例穿通畸形中。患者症状显著改善者37例(84.09%),不显著7例(15.91%),此7例患者重新调整阀门设定的压力值后获得改善。术后2月采取头颅CT对44例进行复查,其中40例脑室较术前有程度不同的缩小,4例不显著,而重新调整此4例患者设定的阀门压力值,并采取头颅CT于2月后再复查,显示颅脑高压降低,脑室缩小。经围手术期护理,患者均无并发症如分流管阻塞、感染、硬膜下血肿等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脑积水实施脑室-腹腔可调压分流阀治疗期间,采取精心护理措施加以干预的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提升手术成功率,还可加速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围手术期脑积水实施脑室-腹腔可调压式分流阀治疗的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实际数据,对行髋部骨折术治疗后的老年患者实施引导膳食护理的效果展开讨论。方法:时间段选择为2019年2月~2021年2月,选择对象为行髋部骨折术治疗后的老年患者,以患者编号作为依据,将所有患者他作为41例研究组与41例对照组,治疗方式均一致,护理干预一组为引导膳食护理干预,一组为常规干预。对患者经干预之后的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进行评估。结果:(1)行干预之后,研究组患者Alb、PA、TF与Hb四项营养状态指标水平检测结果,全部要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

  • 标签: 引导式膳食护理干预 老年髋部骨折术 营养状态 免疫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密闭吸痰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0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吸痰,观察组患者实施密闭吸痰,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吸痰操作时间(85.43±7.29)s,明显短于对照组操作时间的(130.53±19.52)s,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吸痰前HR和SPO2相比无明显差异,吸痰后观察组患者的HR和SPO2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采用密闭吸痰处理,可操作性很强,有很较高的适用性。

  • 标签: 密闭式吸痰 机械通气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扫描葡萄糖监测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3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扫描葡萄糖监测系统动态监测血糖,经扫描获得即时血糖值。结论:该系统减少患者频繁扎指的疼痛,并能获得即时血糖,为糖尿病治疗提供指导。但存在监测数据不准确,建议在合理选择患者适应症的基础上使用。

  • 标签: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 低血糖 即时血糖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给予尿道下裂儿童激励干预对其术后伤口护理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尿道下裂儿童68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4例。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是在观察组基础上加以激励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与治疗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的疼痛程度与护理依从性均优于观察组(P

  • 标签: 激励式干预 尿道下裂 儿童 疼痛 伤口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应用病例导入教学模式,分析其对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高校2020级内科学专业研究生二年级学生46名,主要考核神经病学教学,随机分为22例对照组予常规情景教学和24名导入组(采用病例导入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综合成绩、教学效果总分、教学方式满意度。结果:导入组综合成绩得分、教学效果总分、教学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呈现出更优趋势P<0.05。结论: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应用病例导入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 标签: 病例 导入式教学 神经病学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下肢抬高垫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骨科、急诊创伤外科,康复科住院的120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者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骨折术后14天内观察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VT发生率、肢体肿胀、关节僵硬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下肢抬高垫 老年骨折术后 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