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疗法配合颈椎牵引对青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我院骨科门诊就诊的患者90名,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观察患者治疗14天后的颈椎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疼痛均较前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满意,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疗法配合颈椎牵引对青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满意,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刺疗法 颈椎牵引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心护理干预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方法择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急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并对两组患者行以不同护理干预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康复情况以及情绪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较好,康复速度较快,且情绪恢复良好,参照组则较差,两组患者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护理干预模式较为有效,值得应用。

  • 标签: 双心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康复 影响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中青年精神分裂患者中应用心理疏导与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投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药物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又给予了心理疏导,6周后对其治疗效果,NOSIE和SANS评分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治疗和护理后,实现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的(88.33%),实验组患者的NOSIE评分(142.4±10.4)高于对照组(132.6±9.8),而SANS评分(34.8±5.3)低于对照组(48.3±5.6),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青年精神分裂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要为其提供针对性的药物治疗,而且还要给予系统性的心理疏导,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心理疏导 药物治疗 中青年 精神分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傅立叶域OCT测量正常青年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正常值。方法用RTvue100-2OCT的MM6扫描模式对18~40岁的正常人55例受试者双眼黄斑区进行检测。结果黄斑各区视网膜厚度与左右眼无关(P>0.05),男女黄斑各区比较除内环上方及内环颗侧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各区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视力水平密切相关,建立正常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标准值利于为黄斑疾病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相干光学断层扫描 ?黄斑 ?视网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进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给予患者护理措施,关注患者饮食健康,引导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抑郁评分为(43.21±3.22)分,对照组抑郁评分为(54.12±3.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38.90±4.54)分与(41.32±4.90)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患者中应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心态,提高治疗信心,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 青年乳腺癌 抑郁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黛力新联合得舒特对中青年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中青年IB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治疗均有效,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匹维溴铵治疗中青年肠易激综合征较单用匹维溴铵效果更优,能够减轻甚至治愈腹痛、腹泻、腹胀等临床症状,使肠道功能恢复正常。

  • 标签: 黛力新 得舒特 肠易激综合征 中青年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自我管理教育在门诊中青年临界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门诊2014年4月~2015年11月诊断为中青年临界高血压患者50例,按门诊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行门诊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自我管理教育的患者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压变化以及自我效能评分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此外,实验组患者自我效能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中青年临界高血压患者中应用自我管理教育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增强患者健康保健知识的水平,还能有效降低血压。

  • 标签: 中青年 自我管理教育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共病(PSCAD)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94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为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划分组别,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采用SAS和SDS量表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和焦虑、抑郁症状。

  • 标签: 心理护理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 焦虑抑郁共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胃癌与中、青年胃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并探讨其有效的临床治疗预后方式,为日后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的收治的46例胃癌患者,对两组不同年龄胃癌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青年胃癌患者的性别比例相近,但老年胃癌患者中男性患者的占比明显较高,且不同年龄胃癌组之间各方面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按照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临床特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 标签: 胃癌 年龄阶段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认知训练对中青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86例中青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抗抑郁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正念认知训练。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及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估两组患者抑郁状态及应对方式。结果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认知训练能够改善中青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应对方式。

  • 标签: 抑郁症 正念认知训练 抑郁状态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男性青年红细胞的各项指标,初步分析男性青年红细胞的正常参考值与地区饮食结构和环境的影响研究。方法挑选巴彦淖尔市临河区18~25岁男性健康青年353人,分别进行血常规检测,并对红血球、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压积等各项指标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青年红血球、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普遍偏高,而红细胞平均体积符合国家正常参考值。说明红血球、血红蛋白值的高低与当地环境和当地居民生活饮食习惯有关。结论红细胞压积增高与脑梗塞的面积有良好的相关性,压积增高引起的血流变学异常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居有重要地位。对于正常参考值应用的建议,因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压积受地理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设定不同的正常参考值。

  • 标签: 红血球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平均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体心理治疗对改善中、青年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集体心理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住院第2周的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第8周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联合集体心理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和普及推广。

  • 标签: 青年精神分裂症 集体心理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等医学院校青年临床教师胜任力统一评估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估三级甲等整体性医院临床教师胜任力带来界定工具。方法使用抽样的方式选择3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任务十年之上,具备超过职称的临床治疗专家18名当做咨询主体,使用德尔菲法对青年临床老师胜任力评估指标展开两轮咨询。结果专家对所有指标的权威字数最高是0.92,最低是0.69,三个维度的协调参量分别是0.57、0.26、0.31,P都小于0.05,建立了三级甲等整体性医院青年临床教师胜任力评估指标包含认知、能力、个性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与44个三级指标。结论专家的热情、权威性和专家意见的统一程度都很高;青年临床教师评估指标要突出临床教师的知识和技能,还需体现临床教师的个性态度和价值观,专业素质等观念。

  • 标签: 高等医学院校 青年临床教师 胜任力 综合评估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疏导与药物治疗应用在中青年精神分裂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中青年精神分裂患者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60例。甲组口服利培酮,乙组则甲组基础上接受心理疏导,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疗效优于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青年精神分裂患者采取心理疏导结合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中青年 精神分裂 心理疏导 利培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运用于中青年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7月-2015年7月于本市三乙医院救治的中青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共10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治疗组(n=52例,以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展开救治),常规组(n=50例,以普通手术展开救治),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中青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施以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缩减手术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 中青年胸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强度华法林在预防中青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栓塞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中青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应用常规抗凝强度华法林1组、低抗凝强度华法林2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组每日服华法林1次,华法林1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为2.2~3.0,2组INR为1.5~2.1,对照组每日给予阿司匹林100mg。各组均随访2年。观察各组全程缺血性脑卒中、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华法林1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及2组及对照组(P<0.05),各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常规抗凝强度的华法林能有效减少中青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栓塞性卒中事件发生,且相对安全。

  • 标签: 华法林 非瓣膜性房颤 脑栓塞 阿司匹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联合阔筋膜张肌或缝匠肌骨瓣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2015年2月对应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阔筋膜张肌或缝匠肌骨瓣移植治疗22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髋关节活动度。末次随访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22个月。其中1例男性50岁患者未遵医嘱,术后早期下地负重行走,空心螺钉切割股骨颈,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参照Harris评分标准,本组总优良率为95.2%。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联合阔筋膜张肌或缝匠肌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有效提高了骨折的愈合,降低了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 内同定 骨瓣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原市中青年教育工作者颈椎病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的调查。方法以固原市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单位需要长时间的电脑操作、文字书写、绘图等低头伏案教育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抽取18~50岁年龄段为样本进行调查。所有调查对象需填写固原市中青年伏案教育工作者颈椎病调查表;对颈椎病患者需填写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结果固原市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患病率较高。伏案时间长、工作姿势不当、年龄、睡枕不适、生活姿势不当、不参加体育锻炼为颈椎病致病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固原市中青年伏案教育工作者颈椎病患者,提出要减少持续伏案时间,减小低头角度,注意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姿势、调整睡枕,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颈项部的体育锻炼。

  • 标签: 颈椎病 流行病学 患病率 颈椎病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治疗中青年高危颅内动脉瘤破裂效果的差异。方法中青年高危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130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开颅夹闭术治疗(甲组65例)及血管内介入治疗(乙组6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间可独立生存例数、非独立生存例数、死亡例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甲组和乙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3%和4.6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治疗中青年高危颅内动脉瘤破裂均有良好效果,在临床应用中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

  • 标签: 开颅夹闭术 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 中青年 颅内动脉瘤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