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面断层X线片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颞下颌关节紊乱症100例的病案资料,以核磁共振成像(MRI)为金标准,对比关节盘的位置、关节盘形态、关节盘周软组织、髁突运动曲面断层X线片与MRI图像的显示差异。结果曲面断层X线片关节盘的位置、关节盘形态及髁突运动的显示侧数与MRI图像比较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面断层X线片关节盘周软组织的显示侧数显著低于MRI图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面断层X线片能良好显示关节盘的位置、关节盘形态及髁突运动,在MTJDS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曲面断层X线片 颞下颌关节紊乱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头坏死通过CT、X线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运用X线与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实际效果。结果在检出率上,CT为93.75%,X线为81.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期与Ⅱ期患者检出率上,X线显著少于CT,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头坏死通过CT、X线诊断均可以达到一定检出效果,但是Ⅰ期与Ⅱ期患者,采用CT检出效果更理想。

  • 标签: 老年股骨头坏死 CT X线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部X线平片和CT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90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腹部X线平片,给予观察组CT诊断,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性。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7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部X线平片相比,CT诊断肠梗阻准确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X线平片 CT诊断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与CT诊断中央型肺癌的影像学特点和价值。方法在2015年9月17日至2016年9月17日期间收治100例疑似中央型肺癌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对受检者实施CT检查和X线检查,随后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影像学特点后,再对比诊断价值性。结果中央型肺癌患者在X线检查中,主要影像特点表现为边缘清晰,肺野突向,在肺门部发现肿块和肺不张阴影,气管内可见肺气肿表现;中央型肺癌患者在CT检查中,主要影像特点表现为管壁轻度增厚,肿块边缘脐凹样改变,经增强扫描后,可更加清晰显示狭窄支气管。结论中央型肺癌在CT、X线检查中,可表现出不同影像学特点,将两者检查方式联合使用,可提高正确率。

  • 标签: X线 CT 中央型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影像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影像,将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中,采用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确诊病例的有28例,准确率达到87.5%,且所有的影像资料均能够清洗全面的显示出患者的乳腺征象。结论临床诊断乳腺癌,利用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影像学,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能够清晰全面的显示乳腺癌结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计算机X线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X线与CT扫描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急性肠梗阻患者72例,经手术活检或病理诊断证实为急性肠梗阻,均给予腹部X线和CT扫描诊断。观察比较X线和CT扫描两种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肠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及病因诊断准确率。结果CT扫描诊断准确率95.83%高于腹部X线84.72%(P<0.05);CT扫描结肠梗阻92.00%、小肠梗阻89.36%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64.00%、72.34%(P<0.05);CT扫描肠套叠88.89%、肿瘤88.00%、肠粘连82.76%病因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55.56%、60.00%、58.62%(P<0.05)。结论CT扫描可提高急性肠梗阻诊断准确率,同时能提高肠梗阻病因诊断及部位诊断准确率,诊断价值高。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诊断 腹部X线 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3月38例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判断二者的符合率。结果X线造影准确诊断食管癌28例(73.7%),主要以环征/半环征、缺口征及双边征、小龛影、平盘或棒状隆起、管壁局限性增厚等为表现。CT准确诊断食管癌33例(86.8%),主要以食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软组织肿块影、柔韧性消失、周围脂肪间隙消失等为表现。结论X线钡餐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均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合理结合两种检查方法将为食管癌的诊断与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食管癌 X线造影 CT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保证推进医疗整体质量,进一步比较X线和CT在股骨头坏死诊断方面的作用。方法对28例在我院于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经过CT诊断和x线诊断的、有着股骨头坏死病例的髋关节不同时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诊断和X线诊断的诊断率。总结经过医务人员的对比对照,28例患者一共发现47个股骨头坏死病灶,其中X线检查显示出的坏死病灶为19个,CT检查显示出的股骨头坏死病灶为28个,阳性率分别为40.4%和59.6%,两组的差异性具有明显的研究意义。结果在股骨头坏死的影像诊断方面,CT平扫对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诊断阳性率高于X线的诊断阳性率,CT平扫在股骨头坏死检查方面有着更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CT平扫 X线检查 股骨头坏死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片与DR诊断肋骨骨折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2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接受X线片与DR诊断,比较X线片与DR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6.15(50/52),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86.54%(45/52)、漏诊率为1.92%(1/52),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DR有助于提升肋骨骨折及胸腔内脏器细微结构变化的检出率,更有助于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治疗参考凭据。

  • 标签: X线片 DR 肋骨骨折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定位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输尿管结石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研究对象均于我院行体外冲击碎石术,实验组应用X线定位,对照组应用B超定位,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比较两组首次碎石有效率、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定位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用于输尿管结石患者,能收到与B超定位相当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应用。

  • 标签: X线 体外冲击波碎石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在骨关节创伤时软组织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80例骨关节创伤伴软组织改变且进行了X线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X线在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80例研究对象中,肘关节损伤(42例)>踝关节损(19例)>腕关节损伤(11例)>膝关节损(8例)。所有患者均出现骨关节损伤,同时伴有软组织改变。骨关节损伤患者第一次X线检查软组织改变者58.37%,第二次检查软组织改变者为41.63%。临床资料显示,患者中肘关节损伤者占52.50%,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占85.71%,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14.29%;踝关节损伤者占23.75%,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损伤占84.21%,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15.79%;腕关节损伤者占13.75%,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损伤占72.72%,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27.28%;膝关节损伤者占10.00%,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损伤占75.00%,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25.00%。结论对骨关节损伤患者软组织改变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病情分析和判断,可以为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和重要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骨关节创伤 软组织 X线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X线、多层螺旋CT对鉴别诊断肺结核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与我院传染科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对鉴别诊断肺结核,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X线诊断肺结核。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准确性和隐藏病灶、病灶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对鉴别诊断肺结核,诊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X线,观察组的病灶显示率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肺结核患者通过多层螺旋CT对鉴别诊断肺结核及肺结核病灶分布效果更好,准确性高,与常规X线相比较,临床的诊断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常规X线 多层螺旋CT 鉴别诊断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X线胸片诊断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30例进行X线检查,对其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X线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的检出率高,主要表现为慢性肺胸疾患、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增大。结论胸片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敏感性较高,可结合临床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做出早期诊断,肺动脉高压为其重要征象。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1月—2016年11月于我院诊治的食管癌患者,共70例,全部患者分别进行X线钡餐造影诊断和CT影像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X线钡餐造影在食管癌早期和中晚期的阳性率为85.71%,CT影像为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方法准确率和灵敏度均为100%,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食管癌的过程中,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都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在早期诊断食管癌方面X线钡餐造影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CT影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和分期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要对影像诊断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利用,对于促进诊断准确性和手术成功率的显著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食管癌 X线钡餐造影 CT影像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X线片诊断鉴别隐匿性骨折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6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24例隐匿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采用DR诊断取得了较好效果。结果隐匿性骨折采用X线、DR诊断情况见表1,DR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匿性骨折患者采用DR拍片较X线片对应的检出率更高,有利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规范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

  • 标签: DR X线片诊断 隐匿性骨折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X线和DR对肋骨骨折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共64例,共骨折82处,分别进行X线检查和DR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在所有82处骨折中,DR检出70处,检出率为85.37%;X线检出54处,检出率为65.85%,两种方法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X线是骨折的主要检查方法,但检出率不高,容易漏诊误诊,DR对于一些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其数字特点以及清晰的图像,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应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X线 DR 肋骨骨折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螺旋CT扫描对脊柱骨折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脊柱骨折患者,均运用CT扫描与X线平片,分析其检查效果。结果诊断符合率上,CT组为97.5%,X线组为82.5%,P<0.05。结论临床诊断上,CT检查的准确性更高,有利于对于复杂隐匿性脊柱骨折的诊断,有利于临床确诊、治疗和恢复情况的观察,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脊柱骨折 X线 体层摄影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基于3shape数字牙頜模型制作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牙列畸形患者矫正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牙科确诊收治的46例牙列畸形患者随机等为两组,每组各23例。为参照组行基于石膏模型制作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正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基于3shape数字牙頜模型制作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矫正治疗有效率指标,以及隐形矫治治中精准度指标。结果研究组的矫正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隐形矫治治中精准度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口腔科临床中收治的牙列畸形患者实施基于3shape口扫数字牙頜模型制作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正治疗,能够取得较好杏临床结果,相关经验适宜临床推广。

  • 标签: 3shape数字化牙頜模型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牙列畸形 矫治效果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BCT结合数字快速成型种植导板在上前牙区种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上前牙区种植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接受常规种植修复治疗,观察组34例患者接受CBCT指导下的数字快速成型种植导板辅助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种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种植前后X、Y、Z轴偏移误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前牙修复外观良好,CBCT复查无修复松动、骨吸收现象。结论CBCT结合数字快速成型种植导板辅助上前牙区种植修复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能够保证种植体精确植入,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CBCT 数字化快速成型种植导板 上前牙区种植修复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