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病区药品质量管理,降低医疗护理风险,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组建持续质量改进小组,针对过期药物和药品未按要求储藏的现象,建立三级监控加强药物管理;增强医护人员药品管理意识,组织学习药品管理制度和药品分类保管知识;严格按储藏条件低温冷藏药品;严格要求储存的药品处于有效期内。结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后,药品过期失效、储存放置混乱、药品基数不齐的现象较改进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的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病区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对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供应的800件腔镜器械进行分析,并分别对护理人员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和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然后比较管理前后手术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医院感染出现率。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后,实施了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得到了改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降低了风险发生率,适合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 消毒供应中心 腔镜器械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大面积烧伤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烧伤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并对患者出院后均进行6个月的随访,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品质均比治疗前明显的提高,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有统计学的意义;且实验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有统计学的意义;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总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康复不仅能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值得在临床上普遍的推广。

  • 标签: 大面积烧伤患者 综合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消毒供应室已成为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医疗,护理,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后勤保障,其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影响着医疗护理质量的高低。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质量监督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硬式腔镜的质量控制情况。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未实施消毒质量控制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处理的硬式腔镜80件作为干预前,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实施消毒质量控制后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处理的硬式腔镜80件作为干预后。分析干预前后硬式腔镜清洗消毒合格率、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结果干预前硬式腔镜清洗消毒合格率、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低于干预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对硬式内镜进行质量控制,可提高清洗消毒合格率,工作人员的能力明显提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硬式内镜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临床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及可靠性能够摆脱地域、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不单单是临床上疾病治疗的需要,更是临床检验所的发展方向以及趋势。现在临床检验大多是采用一般检验方法,因其原理比较繁杂,所以实验室及临床检验采用同样方法无法有效开展工作。本文从临床检验的参考测量系统,影响临床检验的因素,以及参考物质与参考方法在临床检验中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提高临床检验的分析质量,保障临床检验的可靠性。

  • 标签: 临床检验 参考测量系统 分析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ervqual模型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测评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300名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对患者应用基于Servqual模型的护理质量测评量表。结果本次研究显Servqual模型在进行理质量测评时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以及有效率,五维度重要性顺序为反应性、有形性、保证性、可靠性、移情性。结论Servqual模型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测评中具有一定的的适用性,同时也存在着局限,在实际测评中应当注意五维度的重要性排序。

  • 标签: Servqual模型 神经外科护理 质量测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优质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艾滋病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的艾滋病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症治疗、心理护理及教育宣导等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SF-36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常规护理或优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SF-36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SF-36评分提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优质护理可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改善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状况,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艾滋病 优质护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护理对癫痫患者家庭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我科2015年1月—2015年6月癫痫患者共计51人作为对照组,出院后仅给予常规随访;2015年7月到2016年1月癫痫患者共计51人作为研究组,运用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量表(BI量表)进行分级,制定计划,在病员出院后给病员进行延续护理干预。结果51例患者家庭都接受了延续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和家属治疗的依从性。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护理 癫痫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量表(BI量表)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产科中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试验样本,分为实验则和对照组,对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护理,而对照组则施以常规护理,各分配100个产妇。通过记录实验数据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发现实验组数据评分高(P<0.05)。结论在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品管圈,产房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品管圈 产房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人员、环境条件、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检测方法、样品、记录及报告的规范管理,并不断持续改进达到有效运行的目的。文章围绕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作了探讨

  • 标签: 基层 疾病预防控制中 实验室 质量管理体系 运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疗质控管理对医院质量持续改进的相关方法和成效。方法在我院落实医疗质量控制管理措施,通过完善质控管理构架建立、解读质控标准、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案、强化信息管理手段、全面质控管理等各项手段进行落实。结果通过相关管理我院可以从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系统化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同时从单科质量改进的角度上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能够使质控办和各个专科对于质控标准进行解读,并编写各个科室的相关标准,做到了“一科一册”,对科室制度进行了更新,强化了科室人员的培训,并且严格落实定期考核。还增强了硬件和软件的管理,确保相关器材的质量和数量保证。全面提升医院医疗技术,强化专业监控管理的同时使得各项医疗操作的准确性大大提升,医疗质量控制管理赢得了患者的满意。结论在医院落实医疗控制管理能够对于医院的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推动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 标签: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 医院质量持续改进 作用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中无缝护理策略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时间段内在我院手术室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中实施无缝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配合性护理。通过调查分析对两组焦虑程度、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进入手术室后简化SA(简化焦虑自评量表八项)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实施无缝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无缝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质量管理对药品管理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方法挑选2015年1月—12月我院药学部1020种药品数与随机抽取的11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药品管理为常规管理流程),以2016年1月—12月我院药学部910种药品数与随机抽取的11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实施了药品安全质量管理)。对比两组药品不良事件出现机率(药品损坏、滥用药品、过期药品)及病人对药学部的满意程度。结果对比两组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病人对药学部的满意度,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质量管理运用到药学部可以明显减少不良事件出现机率,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升病人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安全质量管理 药品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X线投照技术质量控制的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所摄普通X线胸部及四肢骨关节影像资料300例,对影像质量进行评定并对投照技术进行分析。结果290例影像资料达到优质影像标准。5例经过图像后处理系统处理后所获影像能够用于诊断。5例重新调节曝光条件或嘱被检者配合后重新摄影。结论充分认识X线投照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对于做好X线投照的质量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投照技术 影响因素 密度 对比度 锐利度
  • 简介: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主要探讨如何确保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如何促进住院医师培训学员医学技能和职业道德双向提高。

  • 标签: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医院药品管理不仅关系到医院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若药品管理稍有差错,势必会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为此,加强医院药房药品质量管理是当前医院关注的重点,现结合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情况,对药品质量管理进行探讨

  • 标签: 规范化 药品质量管理 药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这些年内在护理方面出现的问题,根据上述事件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完善血透室护理中的各种制度、流程。选取我院从事血液室透视工作的护士长1名,护士5名,由她们实施血透室护理流程的管理措施。然后观察和记录下实施流程管理之后影响护理质量因素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对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施护理流程管理之后,影响护理质量因素的发生率降低了0.35%,患者满意度为97.3%,较以前有所上升(P<0.05)。结论实施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之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且明确了护士职责,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透析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 护理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护理模式改善精神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接收的精神科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PDCA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精神科患者实施PDCA护理模式予以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护理模式 精神科患者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