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机(以下简称血透机)可为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由于血透机属于水电一体的医疗设备,精密程度较高,在其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力因素影响导致各种故障,对设备的正常功能造成影响。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对血透机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种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并对水处理系统原理和日常维护措施进行了讨论,希望能为医疗单位提供借鉴。

  • 标签: 血透机 故障处理 水处理系统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周维护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分析牙周维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基础治疗后再给予牙周维护治疗,观察患者维护治疗前后的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牙周附着水平、牙槽骨高度以及依从性等,分析牙周维护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BI分别为(4.79±0.85)和(5.98±0.45),治疗前后的PD分别为(3.92±0.53)和(2.58±0.56),治疗前后的牙周附着水平分别为(4.74±0.92)和(5.33±0.63),牙槽骨高度分别为(61.03±7.12)和(61.01±6.38),治疗前后的BI、PD以及牙周附着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患者维护治疗后的依从性为92.1%。结论牙周维护治疗应用于慢性牙周炎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牙周维护治疗 慢性牙周炎 临床效果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影响乳癌术后PICC带管出院,病人管道维护的依从性情况。方法比较分析各层次乳癌病人对PICC的重视程度及维护依从性。结果病人的年龄、医疗付费方式和地区与遵医的依从性有关。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对PICC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全面提高病人的依从性,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PICC的临床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PICC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像科护理与技术管理中模块化管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经我院研究决定于2017年6月开始运用模块化管理模式对影像科技术检查及护理,将开展模块化管理前后的39例术前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对比管理效果。结果科室的安全核查工作准确率达100.0%,重复扫描比率大幅度降低,同时准备时间及时率和患者物品、药品准备准确率较开展模板化管理前明显提升,差异性显著(P<0.05);影像科开展模板化管理后,患者对影像科护理的满意度97.4%明显高于开展前79.4%,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护理与技术管理的开展应用,使影像科的工作效率及效果大大提升。

  • 标签: 影像科护理 技术管理 模块化管理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动力系统的正确使用方法及维护保养,保证动力系统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正确使用动力系统,缩短开颅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外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要严格掌握动力系统的性能,结构,使用方法及术后保养,延长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

  • 标签: 动力系统 正确使用 基本结构 维护保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对提高PICC患者携管期间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确定“提高PICC患者携管期间导管维护的依从性”为活动主题,通过现况调查和要因分析,根据“5W1H”原则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QCC活动患者的依从性由活动前的69.97%上升为96.28%。结论品管圈活动是发现并解决护理工作问题的有效方法,提高了PICC患者携管期间导管维护的依从性,体现了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目标。

  • 标签: 品管圈 PICC 携管期间 依从性
  • 简介:摘要在医院的正常运行中,医院后勤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医院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医院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概述,提出信息技术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以促进医院后勤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 标签: 信息技术 医院后勤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药品广告技术审查工作与质量管理体系在管理方式、管理程序和管理目的等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并阐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对药品广告技术审查工作的规范化作用,为其它技术审查机构开展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提供借鉴。

  • 标签: 质量管理体系 药品广告 审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浅谈医疗新技术档案管理的作用以及现状与对策。随着医疗技术准入制度的不断完善,对医疗技术应用的监管越来越严格。笔者以医疗新技术管理档案为主题,分析医疗新技术管理档案的重要性和现状,结合在新形势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规范建立医疗新技术管理档案的对策,以促进医疗新技术的安全、合理和规范开展。

  • 标签: 医疗新技术 档案管理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及维护现状,为规范静脉治疗,提升静脉治疗维护质量提出适应的对策。方法采用云南省护理学会统一编制的调查表,对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调查。结果(1)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头皮钢针37.4%,静脉留置针47.3%,PICC3.5%,CVC11.4%,输液港0.4%;(2)穿刺部位选择手背45.2%,前臂32.3%,上臂9.1%,关节部位8.8%,下肢1.9%,肘窝1.6%,小儿头皮1.1%;(3)导管或接头内有陈旧性积血、回血发生率为8.3%;(4)敷料固定与维护问题发生率为37.4%;(5)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5.9%。结论医院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及维护尚存在问题,医院相关部门应制定对策积极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士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和技能,推动静脉治疗质量持续改进,保障医疗护理质量安全。

  • 标签: 静脉输液工具 维护现状 质量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糖酸氯己定皮肤消毒液在老年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需要进行PICC导管维护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葡萄糖酸氯己定局部皮肤消毒3次,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以75%乙醇消毒3次、0.5%碘伏消毒3次,两组消毒方法相同,范围相同。比较两组所需消毒时间、接触性皮炎发生率、舒适度、导管相关感染率及贴膜卷边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无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实验组所需护士操作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提高,患者舒适度高。结论2%葡萄糖酸氯己定用于老年患者PICC维护中比其他的消毒剂具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老年患者 PICC 葡萄糖酸氯己定 碘伏 乙醇 导管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中适宜技术的运用。方法选取125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8月,开展高血压病例适宜技术管理,且对管理前后的吸烟、饮酒、食盐过量、无体育锻炼、高脂饮食所占比例及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管理后的吸烟、饮酒、食盐过量、无体育锻炼、高脂饮食所占比例均低于管理前数据,差异显著(P<0.05)。管理后的收缩压、舒展压显著低于管理前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中适宜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及帮助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应用。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病例管理 适宜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医疗设备动态技术管理档案管理的方法,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医疗设备进行动态管理,增加对医疗设备的运用、维修检测,为科学利用设备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并改进临床科室对多重耐药菌病人的管理,减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根据检验科微生物室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份检出的多重耐药菌病人信息,计算百分比,确定多重耐药菌管理重点科室。按照医院感染信息系统《多重耐药菌病人个案控制督查表》,检查落实防控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采用电子表格录入检查结果并给予统计。运用医院感染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技术,评价出发生医院感染的高、中、低风险因素。针对高风险因素加强管理,优化、完善接触隔离措施,加强督导。医院感染管理相关人员给予整改后措施的执行情况效果评价。结果多重耐药菌防控重点管理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肾脏内分泌科、老年病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中医科。落实不到位的接触隔离措施经风险评估,高风险因素为病人采取床旁隔离但病室有高危人群,病人床位未安置走廊的最远端或病室最里面的床位,手卫生执行不到位,检出的多重耐药菌株未及时上报,职业防护用品未规范使用,陪护不知晓控制措。结论针对发生医院感染的高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干预后执行不到位的接触隔离措施数据给予统计,发现存在的问题大幅减少,说明相关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方法有效。将未能彻底整改的医院感染高风险因素继续纳入下一期风险评估,直至此问题完全整改。

  • 标签: 风险管理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接触隔离
  • 简介:摘要当前,医疗器械技术审评越来越多的借助专家的力量,专家在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审评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构建好医疗器械审评专家库,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 标签: 医疗器械 专家库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技术平台管理慢性病的成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接诊的慢性病患者3126例为对照组,未实施信息化技术平台管理。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的慢性病患者3259例为观察组,实施信息化技术平台管理。比较两组成效。结果观察组慢性病知晓率、慢性病控制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盐饮食所占比例、活动不足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息化技术平台管理慢性病的成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信息化技术平台 慢性病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管理法应用于儿科护士管理,对于提高儿科护士穿刺技术的效果。方法应用PDCA管理法6个月,比较应用前后儿科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儿满意度情况。结果应用PDCA管理法之后,儿科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大幅提升,有效减少了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与应用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法应用于儿科护士管理,既能够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同时能够加强护士的管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保障。

  • 标签: PDCA管理法 儿科护士 穿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管理法应用于儿科护士管理,对于提高儿科护士穿刺技术的效果。方法应用PDCA管理法6个月,比较应用前后儿科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儿满意度情况。结果应用PDCA管理法之后,儿科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大幅提升,有效减少了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与应用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法应用于儿科护士管理,既能够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同时能够加强护士的管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保障。

  • 标签: PDCA管理法 儿科护士 穿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75%酒精脱脂联合碘伏消毒对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处维护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6月在我院ICU行中心静脉穿刺的患者388例,按照男女均分的方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碘伏消毒穿刺处及周围皮肤,待干,再选择3M无菌透明敷料覆盖穿刺点;实验组先采用75%酒精将穿刺处周围皮肤脱脂,再使用碘伏消毒穿刺处及周围皮肤,待干,再选择3M无菌透明敷料覆盖穿刺点。观察两组穿刺处局部感染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穿刺处出现发红、敷贴松脱、硬结脓液渗出、全身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M无菌透明敷贴发生松脱现象也减少。结论采用75%酒精脱脂联合碘伏消毒对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处维护,可以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并延长了导管的使用率。

  • 标签: 酒精脱脂碘伏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处维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