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和显微手术方法。结果按照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I级切除11例(32.3%);Ⅱ级切除19例(55.9%);Ⅲ级切除4例(11.8%)。无手术死亡,随访1~36个月,仅有l例术后2年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后并放射治疗。结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应力争达到SimpsonI级切除,彻底的肿瘤切除、良好的血管保护是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全切率与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上矢状窦 脑膜瘤 显微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设备不断更新,人们对医疗设备依赖性愈来愈强,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医疗体格检查。在基层,医疗设备欠缺,体格检查就凸现一定重要性,尤其急腹症患者,腹部检查尤其重要。本人结合10余年医疗经验,谈一点心得。

  • 标签: 腹部外科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级质控体系在预防及护理外科压疮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采用三级质控体系改进压疮管理,与2011年常规护理进行历史对照。结果与2011年相比,2012年压疮有效申报率明显提高(p<0.01),瞒报率明显降低(p<0.01),难免压疮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院外带入压疮的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三级质控体系能预防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压疮 三级质控体系 预防
  • 简介:摘要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高。目前,胃癌的治疗仍是以外科手术为主,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实现减小手术创伤的同时达到完全切除肿瘤的效果。现如今,胃癌在外科治疗上由传统的胃大部切除术向淋巴结清除根治术方面转变,同时在手术学科上也从过去的解剖学逐步转向以解剖学、免疫学以及肿瘤生物学等为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对胃癌外科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胃癌 外科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手术用于脑胶质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脑胶质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显微手术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缩减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显微手术 脑胶质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数字显微互动系统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克服了传统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诸多弊端,构建了以师生互动、图像共享为特征的新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是形态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

  • 标签: 形态学 实验教学数字显微互动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循环脑动脉瘤显微手术采取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接诊的60例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施以综合护理与日常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100.00%vs.86.67%)(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100.00%vs.93.33%)(P﹤0.05)。结论对行前循环脑动脉瘤显微手术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前循环 脑动脉瘤 显微手术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120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非显微手术治疗;试验组对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能够提高切除效果,降低患者的致残和脑肿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 标签: 显微手术 内侧型 蝶骨嵴脑膜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显微镜下手术的颅底脑膜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其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按肿瘤生长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在切瘤过程中常规使用Zeis显微镜进行手术操作。部分未能全切者术后辅以γ-刀放射治疗。结果26例病例中全切除23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本组术后无死亡病例。神经功能及症状体征加重1例。3例原术前有癫痫发作患者经手术及术后行抗癫痫治疗后痊愈。余全部都有不同程度恢复、好转或痊愈。结论颅底脑膜瘤是血运异常丰富的实质性肿瘤,且颅底解剖复杂,凹凸不平,视野视角狭小多变,仍是专科的技术难点、热点之一。笔者认为对血管异常丰富、风险较大者,术中使用高速磨钻扩大视野,骨窗要尽量贴近颅底,降低颅压及充分暴露肿瘤,使用显微操作技术,才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显微技术是手术成功、安全的关键。

  • 标签: 颅底肿瘤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显微镜下高血压脑出血微骨窗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50例,根据治疗参与情况随机分配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大骨瓣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实施显微镜下高血压脑出血微骨窗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4.00%明显优于对照组56.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45.33±8.91min明显比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14.36±17.65min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7.12±4.43d明显少于对照组24.01±5.26d,组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显微镜下对高血压脑出血实施微骨窗入路手术治疗是能够彻底清除血肿的良好方法,经过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少,并且安全指数较高。

  • 标签: 显微手术 高血压 脑出血 微骨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早期显微手术效果。方法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共收治有43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选取其临床资料,分析43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继而探讨早期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继而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结果43例患者经治疗后,共有40例存活,死亡率为6.9%,其中40个瘤颈成功夹闭,余下3个被成功包裹,术中有5例动脉瘤破裂。结论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在确诊后立即执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夹闭瘤颈,减少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降低致死率与致残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破裂出血 早期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1例经鼻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结果术后视野、视力恢复26例,月经恢复6例,术后暂时性尿崩症8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住院时间最短7d,最长1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d。结论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创伤小,取瘤方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病死率低。

  • 标签: 垂体瘤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外科接诊42例整形美容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抛掷硬币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1)与观察组(n=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0.5%,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1.9%(P<0.05);观察组的整体满意度为85.7%,对照组的整体满意度为57.1%(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提高手术优良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外科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胆外科手术麻醉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价值。方法选取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展开研究,按照患者不同外科康复理念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肝胆外科手术麻醉处理,实验组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麻醉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同手术时间T0(监测后)T1(诱导后)T2(术后1h)T3(术毕),对比两组的MAP、HR及CVP指标变化,以及患者术中尿量、输液量、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长、排气时长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经研究发现实验组CVP指标水平在T2、T3时段降低幅度相较对照组明显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尿量、补液量、排气时长、住院时长相较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行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麻醉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提高患者治疗预后,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肝胆外科 手术麻醉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 简介:摘要外科手术当前存在只顾治疗疾病,缺乏美学知识;操作粗糙,最终病灶祛除,而病人恢复得慢或预后不良等问题。所以,就美容外科与手术学的关系展开讨论外科手术学教学中适度应用美容整形外科原则及技巧,培养医学生的美学感念和艺术性,是医学生向临床外科手术医师转变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有利提高外科手术学的教学质量。

  • 标签: 外科手术学教学 美容外科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普外科患者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42例手术患者作为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1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15.4%(P<0.05)。(2)研究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普外科 围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痉挛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原发性肌痉挛治疗的患者72例,并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6例患者行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实验组36例患者行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减压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肌痉挛具有显著疗效,可防止对责任血管出现遗漏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肌痉挛 神经内镜 显微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