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巴彦淖尔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为该市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慢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巴彦淖尔市磴口渡口镇卫生院、杭后团结乡卫生院、临河汇丰和北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4个机构4719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慢性病患病情况。结果慢性病总患病为51%,其中高血压患病为为93%;糖尿病患病为20%;冠心病患病为2%。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是危害该市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慢性病防控措施,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降低慢性病的发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病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溶栓(发病≤3h)与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发病≤12h)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生存影响的对比研究。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动态心电图、6分钟步行法分别对上述两种冠脉再灌注疗法各33例AMI患者进行6-36个月的随访对比。结果1.早期静脉溶栓成功+择期PCI与急诊PCI(发病≤3h)患者比较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及心功能变化比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早期静脉溶栓成功(发病≤3h)未行择期PCI的患者与急诊PCI(发病6-12h)患者比较,远期心功能的各项指标优于PCI组,而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及病死均高于PCI组(P<0.05)。结论1.早期静脉溶栓(发病≤3h)成功+择期PCI对改善AMI患者远期生存疗效显著,与急诊PCI(发病≤3h)疗效相当。2.单纯静脉溶栓(发病≤3h)成功与急诊PCI(发病6-12h)患者对改善AMI患者远期生存方面对比则各有利弊,需综合评价。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静脉溶栓 急诊冠脉介入 远期生存率
  • 简介:摘要为掌握克什克腾旗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情况,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和《内蒙古自治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我旗于2013年10月18日—10月28日年开展一次全旗范围的国家免疫规划接种调查,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对策。

  • 标签: 克什克腾旗 免疫规划 疫苗接种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宜都市陆城城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评价接种效果,提高免疫成功率。方法对2009年1-12月宜都市陆城区出生的1岁以内的婴幼儿进行卡介苗接种12周后,用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进行卡介苗效果监测及统计分析。结果受验者246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99.9%,接种后12周末PPD阳转91.06%,卡痕为96.75%,卡疤平均直径为5.93mm,结素反应平均直径8.92mm。结论通过结素试验表明宜都市陆城城区卡介苗接种及接种后结核菌素阳转均达到满意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卡介苗 卡疤率 阳转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昆明市盘龙区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与控制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盘龙区抽取8667名15岁及以上居民,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获取相关资料,应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盘龙区15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为6.87%,男性高于女性(经X2检验,p<0.05);糖尿病发病影响因素有年龄、职业、饮酒史、是否锻炼、劳动强度、BMI和SBP。结论应加强糖尿病预防的宣传,让居民认知各种糖尿病防治措施,达到降低糖尿病患病的目的。

  • 标签: 糖尿病 患病现状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目前我国医院中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的排泄与肌酐清除的关系进行了解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内科在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意愿收集患者早晨未饮用任何物质的晨尿,对患者晨尿中的白蛋白/肌酐的比值,并在测算其比值的同事,对患者的血肌酐中的清楚进行计算,观察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数值。结果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验的结果发现,血肌酐中的肌酐清除<60ml的患者有60例,白蛋白/肌酐比值升高的患者有50例,44例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肌酐比值与肌酐清除的比值呈现出了一种不一样状态,并且两者产生的偏差是比较大的。结论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晨尿进行检查时,除了需要检查患者的尿蛋白的排泄,还需要检查肌酐清除,这样能够尽早的知晓患者的基本病症,并早一步的制定出治疗方案。

  • 标签: 2型糖尿病 尿蛋白 肌酐清除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剖宫产的变化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的措施。方法对我院4年的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持高不下,而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第一位,已经成为当今剖宫产重要指征。瘢痕子宫第二位,因巨大儿剖宫产呈上升趋势。结论加强孕期管理、监护,提高产科医师技术水平,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的关键。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孕期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孕期孕妇学校健康教育观察对降低剖宫产的效果。方法观察开展孕妇学校前和开展孕妇学校后的孕妇妊娠、分娩结局情况分析。产科门诊开设宣教室,宣教对象是在我医院建立围产保健卡进行孕期系统管理,大多数拟定在本地区住院分娩的孕妇,范围扩展到准爸爸以及其家人。在就诊过程中可以观看孕期健康教育的录像,并设有热线电话,由专人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知识的宣教和培训,另外增加了自然分娩纯属是生理过程和自然分娩的优势,以及剖宫产的弊端和开展咨询服务,向孕妇夫妇共同解答健康宣教问题,内容包括自然分娩的生理过程、成功分娩的体验介绍、孕期营养、剖宫产的近期以及远期影响、近远期并发症等内容。根据不同的内容安排具有高年资、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产科医师、自然分娩的新妈妈、营养师、护师并外聘导乐师授课,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课堂提问及课后测试,以巩固和提高学习效果。2010年开办孕妇学校以来,宣教达100%,共举办培训36期,培训孕妇及家属共1080人。???????

  • 标签: 孕妇学校 ?孕期健康教育?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升高的原因,寻找如何降低剖宫产的对策。方法对500例剖宫产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社会因素为指征在剖宫产中占首位,是我院剖宫产高的重要原因。结论降低剖宫产不仅依赖于产科医生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及社会的支持

  • 标签: 社会因素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取坐位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探讨置管异位。方法接受PICC插管的患者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采取标准的置管操作,干预组23例,在坐位下进行置管操作,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胸部正位X线照片,比较两组间的导管异位。结果共有7例患者发生导管异位,其中对照组6例(25%),干预组1例(4.4%).干预组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X2=4.3418,P=0.0372)。结论在插管过程中,患者取坐位可以显著提高导管到位,是有效、可行的预防PICC导管异位的方法。

  • 标签: 坐位PICC异位率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的方法,提高近视眼防病知晓。方法7月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的活动步骤及七大手法,对近视眼防病知晓原因进行分析,对主要因确定并实施对策。结果近视眼防病知晓,由改善前的知晓4%提高至改善后的66%,进步为119.2%。结论开展品管圈的活动,提升了科室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新与主动性,可以持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最终实现医院、员工、患者双赢。

  • 标签: 品管圈 近视眼防病 知晓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我国剖宫产居高不下,各方人士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从中探究剖宫产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采用文献法搜集了剖宫产的相关文献,阐述了我国剖宫产过高的现状,通过分析对比社会各界人士和医务人员对此的看法,得出其原因。结果及措施我国剖宫产过高形成的原因有医院方的原因、产妇及社会的原因。故医院应将控制剖宫产纳入医院产科质量评估体系之内;充分保障产妇的知情选择和自主权。基层计生部门及社区也应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作用,传播科学生产的知识;引导产妇合理生产。

  • 标签: 剖宫产 原因 措施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3期
  • 机构:德国和英国联合进行的一项长期医学调查发现,医院中的患者如果同时还有酒瘾,其死亡率会数倍于患有同样疾病但没有酒瘾的患者,而且比后者平均早7.6年亡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剖宫产技术的开展为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母儿病死。立下了不朽功绩。但近年来剖宫产率直线上升,几乎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对产科质量又带来了负作用。因此,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指征不足的剖宫产。已经成为产科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我院5年剖宫产作阶段性统计剖宫产病例的指征进行分析。查找剖宫产上升的原因。

  • 标签: 剖宫产 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不良反应及治愈的影响情况,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在预见性护理下的情况,分析对患儿的不良反应和治愈的影响,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预见性护理治疗后,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不良反应下降,患儿的治愈提高,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明显。结论预见性护理在支气管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环境,降低患者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这种护理治疗的方法值的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小儿支气管哮喘 不良反应率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对消毒效果合格及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对我院的消化内镜进行消毒。将前半年的500件消化内镜及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后半年实施消化内镜操作规范,改进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的500件消化内镜以及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消化内镜效果合格、以及医院的感染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行不同的消化内镜清晰消毒标准,观察组的内镜镜体、内镜附件清洗消毒合格均高于对照组的合格,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不利满意程度明显差于观察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消化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流程进行改进,从而有效的消灭了病菌的自身,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是有效的预防了患者出现交叉感染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消化内镜 消毒流程 消毒效果 合格率 医院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