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我们中等卫生学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届初中毕业生总人数下降,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大部分初中毕业生迎时代的步伐,走上了高中,而来上中等卫生学校的学生也是文化素质较低的部分初中毕业生.如何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用得上的人才,培养成为合格的中专毕业生,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对95级护理2班,97级、98级护理3班《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

  • 标签: 专业解剖学 学习成绩现状 护理专业
  • 简介:目的探讨人腓总神经及其功能束的定位定量情况。方法取20侧成人尸体腓总神经,采用Kamovsky-Roots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法进行染色,并对其分支走形、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切片内可见躯体感觉神经、躯体运动神经、γ-薄髓神经神经、交感节后无髓纤维。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和腓浅神经的躯体运动束主要位于神经断面的内下象限、外侧和后内侧;躯体感觉束主要位于神经断面的外上象限、后外侧和前内侧。腓浅神经纤维束及其各种神经纤维数量都比腓深神经多(P〈0.05)。结论腓总神经及分支内感觉纤维运动纤维相互混合,且存在同种纤维分区聚集现象。

  • 标签: 腓总神经 腓深神经 腓浅神经 乙酰胆碱酯酶
  • 简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进,终身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临床医学专科起点本科班就是使医务工作者提高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的一种重要形式.我校成教学院从2000年9月起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升本学生.本文对2000级专升本学生的《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初步分析.1基本情况

  • 标签: 专科起点 临床应用 临床医学专科
  • 简介:本文介绍了Motie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特点,及其在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结果显示,Motic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应用能克服传统实验教学互动少、缺指导、效率低的特点。经过两个学期的实验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水平得到明显地提升。

  • 标签: 数码显微互动系统 医学形态学 教学
  • 简介:组织胚胎学是医学生首先接触的基础课之一,属于微观形态学科,内容抽象不易掌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另外,组织胚胎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成绩。我们在实验课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实验课教学 组织胚胎学 教学模式 参与式 学习积极性 医学生
  • 简介: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实验教学及加强素质教育的关键。众所周知,以往形态学实验教学一贯采用各学科独立教材、独立教学的模式,在该模式下由于学科间协调性差,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重复、验证性实验多、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少、

  • 标签: 实验教学改革 医学形态学 主观能动性 验证性实验 研究性实验 教育改革
  • 简介: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组织学是一门形态学科,要求对大量细胞、组织、器官的光镜和电镜结构进行认识,尽管我校本科和专科教学中理论课实验课的教学比例已达到2:3或2:2,但仍不能满足学生观察组织切片的要求,学生也应该通过多观察组织切片和图片来更好地理解结构功能的关系.

  • 标签: 组织学 胚胎学 教学实验室 开放式实验 实验设备 组织切片
  • 简介:组织学胚胎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的医学基础课,理论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为了让学生对抽象枯燥的知识感兴趣,我们通过对多年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和探索,总结出一套激发学生兴趣,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通过此方法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兴趣 课堂效率 主动性
  • 简介:人体结构学是综合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两门学科于一体的一门基础学科,而其课时数比原来的单独两门学科的课时数之和更少。因此,如何让老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用最少的资源,能全面地考核学生对本学科的掌握情况,我们分析了传统的考试方法(理论考试+实验考试)的不足,进行了考试改革,创建了新的考试模式(人体结构学理论实验考试系统),即通过人机对话无纸化考试将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融为一体,一次完成,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人体结构学 实验考试 理论考试 组织胚胎学 无纸化考试 基础学科
  • 简介:《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为医学生们学习生理、病理、药理以及临床(内、外、妇、儿等)医学起着辅路架桥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每年都会出现许多学习成绩较差,包括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我们将这一部同学称"双差生"这对提高解剖学的教学质量构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对如何提高双差生的转换工作,是摆在每一个解剖学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从双差产生的因素到做好双差生的转换工作,我们做了一些探讨.1双差生形成原因

  • 标签: 中差 中专解剖学 差生
  • 简介:神经因素导致的脱发、斑秃、白发和毛发纤细一直困扰着一部分人群。仅近百年来,关于毛囊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解剖学发现毛囊峡部是毛囊隆突区的所在地,神经网络密集之处,同时也足血管丰富的集结并且受众多因子协同作用,对维持毛囊的发育、生长和周期循环以及毛囊干细胞的分化、迁移和信号转导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国内外对毛囊神经营养因子相互作用机制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毛囊干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相互作用 神经因素 部分人群 神经网络
  • 简介:目的探讨解剖学教材编写过程中临床学科衔接的若干问题。方法贴近临床,优化结构,整合内容,满足资格考试的“必需、够用”,注重后续课程的衔接,满足相关工作的岗位需求。统一解剖学临床学科个别存在偏差的内容。结果使教材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既满足了学生的就业要求,又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结论基础学科教材和临床学科教材应相互衔接,概念应统一。

  • 标签: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临床学科 衔接
  • 简介:目的研究生麦芽联合芒硝外敷双乳在中期妊娠引产孕妇回奶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中期引产孕妇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生麦芽+芒硝外敷双乳进行回奶,n=60)对照组(口服戊酸雌二醇进行回奶,n=60),比较两组治疗后乳胀情况、泌乳情况,统计两组回奶有效率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乳胀、泌乳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回奶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6.67%(P〈0.05);治疗期间,观察患者未出现任何无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率为20%(P〈0.05)。结论生麦芽联合芒硝外敷双乳能有效缓中期妊娠引产产妇乳胀、泌乳状态,提高回奶有效率,避免各种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生麦芽 芒硝 中期妊娠引产产妇 回奶
  • 简介:人体解剖学传统的教学手段依靠板书、挂图进行教学,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多媒体进入了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课堂。基于人体解剖学知识的特点,人体解剖学教学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在于可以用图片和动画来展现人体结构的特点。但目前多媒体所采用的图片和动画均为二维,对器官的立体结构以及内部交通情况难以展现。本课题采用三维建模软件3DMAX8.0对颅骨进行三维建模和动画制作,采用FLASHMX软件对动画进行编程,以.exe文件进行输出制作成课件。形象地重建出了颅骨三维模型并制作成功生动的演示动画,更好地展现了颅骨的立体形态以及内部的交通情况。为三维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教学 三维动画
  • 简介:目的探索不锈钢麻花牙周夹板在牙周病松动牙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不锈钢麻花丝光固化树脂联合制作牙周夹板治疗牙周病松动牙。结果26例中、晚期牙周病患者松动牙固定,经6~18月复查,松动牙固定效果好,牙周病发展得到控制。结论利用不锈钢麻花丝光固化树脂联合制作的牙周夹板强度好,美观适用。

  • 标签: 牙周疾病 牙周夹板 不锈钢麻花丝
  • 简介:目的:阐明冠状韧带下层解剖学特点,并为医学影像提供解剖学的基础。材料和方法:大体解剖50例肝和30具男性成年尸体断面标本,间距为1.22CM连续的横断面标本。结果:1.腹膜从肝反拆至右肾和右肾上腺,形成肝肾韧带。文献和教科书所指的冠状韧带下层,实际上是冠状韧带下层的肝肾韧带这一部份。2.肝肾韧带在肝的右缘冠状韧带上层相互移行为右三角韧带。肝肾韧带在下腔静脉的右缘越过其前面达左缘后反折至膈,形成冠状韧带左层。3.冠状韧带左层沿下腔静脉左缘向上达膈顶后进入静脉韧带裂小网膜后层相续连。4.100%冠状韧带左层冠状韧带上层、镰状韧带和肝尾状叶在第二肝门平面同步出现;但在第一肝门平面不同步消失。5.冠状韧带左层和右三角韧带出现或消失在邻近第一肝门平面。在第二肝门和第一肝门平面之间的横断层面上观察到的“冠状韧带下层”,就是冠状韧带左层,冠状韧带上层冠状韧带左层之间为肝裸区(腹膜外间隙)。在右三角韧带出现的断层,可见冠状韧带下层的两个组成成份-肝肾韧带和冠状韧带左层;在右三角韧带和肝肾韧带之间是肝肾隐窝,在肝肾韧带冠状韧带下层之间是肝裸区。6.本文还结合影像学讨论了冠状韧带左层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冠状韧带下层 断层解剖学 影像学诊断 应用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脾切除的手术经验,探讨切割闭合器在腹腔镜脾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肝胆外科24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取右侧斜卧位,运用超声刀、生物夹等多种器械游离脾周韧带,使用切割闭合器处理脾门及脾胃韧带。结果24例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35.45±34.21分钟,平均出血量274.83±80.61mL,术中3例输血。术后2-3天进食,7天左右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日为8.24±2.01天。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腹腔出血、胰漏等严重并发症,有1例患者出现腹水,经补充人血白蛋白和利尿等对症治疗后治愈。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是安全可行的,灵活运用超声刀等器械游离脾周韧带,使用切割闭合器处理脾门可简化手术操作,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腹腔镜 脾切除 切割闭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