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以4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5月-2020年11月,其中20例患者是参照组,20例患者是研究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咳嗽好转时间、胸部病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社区获得性肺炎 住院时间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析针对麻醉复苏室小儿低体温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后对自主呼吸时间的影响及分析。方法:挑选我院儿科在本年度接受麻醉手术治疗的101例患儿为本次实验的研究主体。按照奇偶平衡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即参照组(50例),研究组(51例)。并对两组患儿分别进行不同的低体温护理,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患儿苏醒情况、患儿体温、寒战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麻醉室恢复时间(42.15±1.1)分,清醒时间(18.7±1.4)分,自主呼吸时间(11.8±2.3)分,均比参照组时间较短,且术后10分钟及30分钟的患儿体温均高于参照组,患儿寒战发生率对比参照组较少,护理满意度比参照组高。结论:对术后患儿的体温护理采取循证护理后,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的提高患儿苏醒速度,并促进患儿增强自主呼吸能力,同时维持患儿的体温保持正常,减少了患儿寒战发生率,使家长对本科室的护理工作较为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麻醉复苏室 小儿低体温护理 自主呼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急诊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时间节点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接收的46名急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名。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研究比较,包括患者救治有效率、不同流程使用时间两方面。结果:观察组救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观察组小于1小时和1-2小时的溶栓率更高,总溶栓率更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绿色通道护理流程 急诊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时间节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护理模式在的烧伤手术室护理中配合对患者术后创面愈合、VAS疼痛评分影响。方法:将2021年9月~2023年3月期间入院行烧伤创面手术治疗者78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护理研究,术前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于手术期间分别配合常规手术室护理(对照组,39例)、手术室全程护理(研究组,39例)。比较患者手术治疗准时率、接台等候时间、手术配合度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VAS疼痛评分变化组间差异。结果:(1)相较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接台候诊时间缩短,手术治疗准时率(84.62%)、手术配合度(97.44%)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较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瘢痕指数及术后7d、14d、28d时术区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在烧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可确保患者手术治疗的准时实施、积极配合,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改善术区疼痛感受,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烧伤整形 手术室护理 全程护理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循证护理用于下肢骨折护理中对下肢静脉血栓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2020年于本院就诊的下肢骨折患者共计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治疗组给予循证护理,评估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改善预后方面效果显著,推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关于该护理模式的其他优势有赖于后续进行深入探究。

  • 标签: 循证护理 下肢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愈合时间 影响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生化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在妊娠肝病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我院接收的51例妊娠肝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接收的51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妊娠者进行静脉血采集,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予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APTT及PT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ALT、AST、GG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肝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与健康妊娠者检测水平差异明显,其检测结果可为临床筛查妊娠肝病提供参考意见,通过积极干预手段减少不良妊娠事件发生,提高分娩安全性,值得借鉴采用。

  • 标签: 血清生化指标 凝血酶原时间 妊娠肝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严重创伤患者时,采取创伤急救护理的价值。方法:择本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患者,分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创伤急救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采取创伤急救护理,具有高临床价值,能够加快患者急救速度,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严重创伤 创伤急救护理 有效抢救时间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以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为其提供手术室护理对其康复时间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的114例分为2组,参照组(n=57)患者应用术前准备指导、提供心理支持等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n=57)患者综合性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康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急诊手术护理质量的提高和缩短术前等待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8年5月到2019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6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方式的干预,实验组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情况和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在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上,参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78.79、96.97 ,后者的术前等待时间要比前者短,差异明显(P

  • 标签: 开展品管圈活动 急诊手术护理质量 缩短术前等待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脑外伤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实施配偶语言刺激的效果及苏醒时间、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方法:收治脑外伤手术患者7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参照组35例,在苏醒期开展医务人员唤醒,观察组35例,在苏醒期开展配偶语音唤醒。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复苏时的应激反应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配偶语言声音刺激能够减轻脑外伤患者苏醒期应激反应和缩短苏醒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外伤 应激反应 配偶语音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保妇康栓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宫颈炎患者阴道流血消失时间的作用。方法:择取80例支原体宫颈炎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摸球法随机分组,两组中各有40例,对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方案,对观察组给予保妇康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的阴道流血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阴道流血消失时间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急诊创伤患者实施创伤评估的分级护理,进一步节约急救时间,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就医满意率。方法: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了60例急诊创伤患者,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分组以盲抽的方式选择患者,一组为对创伤患者进行创伤评估实施分级护理(观察组),另一组为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护理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为(67.34±12.09)min,对照组为(88.34±13.22)min,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追踪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6.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论:采用创伤评估的分级护理对于急诊创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缩短抢救用时,也进一步做好了创伤层级评估,为治疗开展提供了基础内容,值得推广。

  • 标签: 创伤评估 分级护理 急诊创伤患者急救 急救时间 护理满意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无痛分娩产妇给予第一产程自由体位护理的效果及对分娩结局及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10月到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无痛分娩孕妇,使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第一产程自由体位护理,对比两组孕妇分娩情况、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痛分娩孕妇给予第一产程自由体位护理可加快分娩速度,降低孕妇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孕妇焦虑及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无痛分娩产妇 第一产程 自由体位护理 分娩结局 产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孔和三孔胸腔镜对早期肺癌手术的临床治疗对比和对恢复时间的影像。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早期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单孔胸腔镜,对照组使用三孔胸腔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同,数据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回复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时间短,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三孔胸腔镜 早期肺癌 临床效果 康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蓝光照射治疗中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黄疸消失时间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于2021年1月-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在征求患儿家长同意下以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选取了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抽签的方式将这些患儿随机分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0例患儿。给予崔西的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一组40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40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40例患儿实施早期干预护理。最后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相关指标。结果:在经过两种不同护理的模式干预下,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黄疸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胆红素指数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相关指标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在蓝光照射治疗中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还可以使患儿黄疸快速消失,改善胆红素指数水平,促进患儿康复,而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也非常满意,对改善护患关系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照射 早期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急诊启动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安全性、开始溶栓平均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8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取急诊室启动静脉溶栓治疗与病房启动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安全性和治疗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1d后脑出血率(10.26%)、治疗3月后死亡率(7.69%)与对照组(2.56%、12.82%)相比无显著差异,且对照组开始溶栓平均时间长于研究组,发病至就诊时间长于研究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室启动静脉溶栓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溶栓平均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开始溶栓平均时间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术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对吞咽功能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其中20例行单纯放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取其中20例行内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术联合放疗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吞咽功能及生存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生存时间平均(3.95±0.21)年,对照组患者生存时间平均(2.14±0.14)年。两组患者生存时间相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吞咽功能分级为1级、2级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吞咽功能分级为3级、4级患者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行内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术联合放疗,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延长生存时间

  • 标签: []内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术 放疗 中晚期食管癌 吞咽功能 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