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工作。总结分析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2016年-2019年开展的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情况:努力切实提高住院医师培训实施的规范化水平,构建规范化的基地带教师资队伍。同时分析师资培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提高各方认识、增强培训动力、优化课程设计、加强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师资培训 工作坊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传染病管理和控制策略研究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年 1月 --12月(对照组)和 2018年 1月 --12月(观察组)我院传染病管理情况,分别为我院实施传染病传统管理和实施传染病管理和控制策略。分析医院防控效果以及患者的满

  • 标签: 传染病管理 传染病感染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疾控中心所存储的疾病档案对于疾病的研究和防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就现如今我国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情况来看,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包括效率不高、信息不全等。针对这一情况,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疾病档案管理十分必要,而本文将对此展开详细综述。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疾控中心 档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糖尿病规范管理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为两组实施不同护理指导方案,对比最终护理效果,指标观察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实验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且实验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且分析护理工作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抽取我院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收治的 200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配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是 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出现几率和护理管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感染患者 30例,观察组感染患者 4例,经过计算,对照组的感染出现几率( 66.00%)明显比观察组( 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 58.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 81.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就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来讲,合理制定且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除了能够减少感染的出现几率,也可以使患者主动接受感染管理,增加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避免出现不良的心理情绪,值得在医院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 重要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儿科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能够取得的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该院在 2017年 11月— 2019年 11月儿科中收治的患儿 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 10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方法的护理,观察组患儿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质量管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均可取得一定护理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同时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儿科中的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能够明显提升护理质量以及安全性,有着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持续质量 儿科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 探讨
  • 简介:摘要 : 目的 强化管理对预防静脉配置中心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 2017年 6月~ 2018年 5月对静脉配置中心实施强化管理(实验组),以及 2016年 4月~ 2017年 5月实施常规管理(对照组)进行比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静脉配置中心进行护理干预前 100例患者输液药物之中有 4例( 4.00%)出现感染情况,进行护理干预后仅有 1例( 1.00%)患者出现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为静脉配置中心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护理干预,利用有效措施将原有风险尽可能的得到改进,是能够控制医院之中感染事件的出现几率,这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具有现实意义,值得在临床之中大量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强化管理 预防静脉配置中心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采取不同的督导方式针对肺结核病人进行治疗管理,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的 7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管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均等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督导方式,研究组患者采用电话督导为主的督导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管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完成率为 78.78%,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完成率为 94.2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77.17%,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97.14%,由此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结论:以电话督导为主的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患者管理依从性,对提升治疗效果以及控制病情蔓延具有重要作用,应将电话督导管理模式应用于肺结核患者的管理中。

  • 标签: 肺结核 不同督导方式 治疗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前瞻性地探究对IV°骨髓抑制患者进行精准的营养风险评估及实现个体化的营养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东阳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肿瘤放化疗后出现IV°骨髓抑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86例,对照组32例,实验组患者先对其进行精准的营养风险评估,然后根据其营养状况及有无胃肠道障碍采用个体化营养治疗,而对照组均采用单纯的静脉高营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从诊断为IV°骨髓抑制至最终骨髓抑制功能恢复的各评价指标,包括骨髓功能恢复时间、营养状况指标等。结果 实验组个体化营养管理后的骨髓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 (P

  • 标签: 营养管理 Ⅳ度骨髓抑制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细节化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9年 4月至 2020年 4月份,收治的 184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护理细节化管理。对比两组在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 12.4±1.5)天, 患者满意度为84.8%;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 8.1±0.7)天,患者满意度为 95.6%%,差异明显( P<0.05)。 结论 在神经外科患者护理中,给予细节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缩短 住院时间、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细节化护理 饮食指导 康复运动
  • 简介:摘要: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是衡量医院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医院医疗器械种类较多,特别是手术室医疗器械。当前,我国医疗机构对手术室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控制尚存在缺陷,这对医院的长期良好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手术室医疗器械应用风险的控制,提高管理质量,保证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在全面质量管理下,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医疗器械风险的防控,积极的采取相关的策略对其进行防控,从而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全面质量管理 医疗器械 风险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科护理风险预警与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实施效果。方法:根据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开展的情况,制定出护理安全量化评分标准,并构建起护理风险预警以及预防管理体系,2019年开始实现对管理方案的调整,全面的实施护理风险预警以及预控管理,对方案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展开统计,并针对于护理缺陷与护理投诉的对比。结果:急诊科在实施基础护理工作、病房管理以及护理文书书写等评价中,所有的数据都高于实施之前(P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风险预警 预控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和价值。 方法: 选取 2016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内收治的在我院急诊科救治随后转运的患者 186 例,其中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的 93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住院期间未实施风险管理,在转运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剩余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 93 例作为实验组采用了患者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实施转运风险管理护理前后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经过不同管理与护理方式实施,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采用转运中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出现突发情况,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转运的效率与安全性,用于急诊科能够有效提高各科室之间的配合度,临床效果较好,使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急诊危重患者 转运中护理 分析管理 实施效果与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到医院就医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基层医院作为大部分患者的首要选择,各个科室的日常工作压力都在不断增长,这使得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风险大幅度增加。本文对基层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结合基层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开展的难点,为如何更好的对基层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提升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基层医院 手术室 医院感染管理 问题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方法:我院于 2019年 1月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通过对上一年手术室护理管理问题分析,强化护理管理针对性措施,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随机抽取 53例手术室患者为对照组,于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随机抽取 53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室不良事件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本文研究,对照组操作失误 1例( 1.9%),伤口感染 3例( 5.7%),意外伤害 1例( 1.9%),总发生率 5例( 9.4%)。观察组无操作失误、意外伤害 0例( 0%),伤口感染 1例( 1.9%),总发生率 1例( 1.9%)。对照组满意度评分( 84.65±2.19)分。观察组满意度评分( 93.22±2.41)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通过对手术室护理管理问题展开分析,可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让患者得到优质护理,提升医院服务水平,改善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基层医院 手术室护理 强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控制院内感染时对医务工作者实施手卫生管理的作用。方法 先选出本院内 23例医护人员,然后在 2019 年 1月份和 2月 份中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呼吸科感染护理体系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的所有呼吸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呼吸科感染护理体系干预前与干预后医院感染过程、结果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及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发病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干预后,MDRO检出率、呼吸科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导尿管使用率、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较干预前下降,VAP的预防率、MDRO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构建呼吸科感染护理体系能促进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发病率 指标 评价 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需要呼吸支持的早产儿在住院过程中实施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 FICare)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 2017年 1月 1日至 2019年 6月 30日纠正胎龄 36w时仍需呼吸支持(有创 /无创)的早产儿,按是否实施 FICare分为 FICare组和对照组。。结果 FICare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纠正胎龄 36w时, FICare组呼吸支持所需的 FiO2及 PMAP较对照组都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血气分析结果 PH、 PCO2、 PO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倾向性的选择部分病情更危重的患儿实施 FICare;病情更危重的前提下, FICare组的呼吸支持时间、氧暴露时间、住院时间延长;但是,此种情况下两组间 ROP等相关并发症、存活率并无明显差异, FICare组还获得了更高的母乳喂养率,且不增加院感的发生。

  • 标签: 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 呼吸支持 早产
  • 简介:【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都引进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网络系统的普及为各行业工作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数据泄露、病毒侵袭等,如果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中不采取有效措施对网络安全环境进行管控,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连锁药店也不例外,但是目前很大一部分连锁药店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工作存在误区,致使管理效果欠佳。本文就连锁药店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时存在的安全管理误区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行业工作者可以引以为鉴。

  • 标签: 连锁药店 计算机网络 安全管理 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