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人步入老年的顾虑,更多的不是死亡,而是由于疾病带来拘痛苦,毫无疑问,对老年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维系老年健隶的重要手段,解除他们的痛苦,使之健康长寿,幸福的度过晚年,是我们每个医务工者责无旁贷的迫切任务.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骨刺消痛膏 疗效报告 治疗 痛症 老年疾病
  • 简介:内功点穴是从中医学中“经络学说”、“脏腑学说”、“营卫气血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临床上也同样通过“四诊”“八刚”以辨明疾病之所在,然后以辨证施治的原则,运用刚柔相济之劲,循经络,揉穴道等手段施术于患者,特别是按照“内经”中“从卫取气”“从营置气”的补泻原则,灵活运用内功点穴的各种手法,以产生祛邪医病的完整治疗。内功点穴有使气血调和、开通闭塞、导引阴阳、扶正祛邪,调中理气等功能,又可以通过经络产生补虚,泻实,清热,散寒,消积,祛瘀,温通,发汗等作用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本人40年来在临床实践中用的内功点穴与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明显疗效。尤其结合中药治疗效果更佳,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点穴治疗 内功 “经络学说” 床体 扶正祛邪
  • 简介:目的:总结针刀和正脊手法治疗颈椎病1600,并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先根据不同类型颈椎病选择治疗点,然后进行针刀松解。术后实施正脊手法治疗和复位。结果:对1600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优1024,占64%。良504,占31.5%。可48,占3%。差24,占1.5%。优良率95.5%。效果差的24均为脊髓型。结论:针刀松解与正脊手法互补,可提高优良率。针刀主要解除椎管外症状,解决椎间隙变窄、慢性软组织粘连、神经卡压,血管微循环障碍等问题,其与手法对椎管内症状的解除都较困难。但对改善脊髓组织的血液循环有一定作用。运用正脊手法,在韦以宗教授“一说论”即“圆筒枢纽学说”,“椎曲论”和“脊椎轮廓平行四维平衡”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理筋、调曲、练功”三大治疗原则,治疗颈椎病,可以取得更加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颈椎病 针刀松解术 正脊手法治疗 机理探讨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大多数病人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满意的疗效。2001-2009年间,笔者采用内服温筋活络汤、外用骨关节止痛搽剂、腰椎牵引、卧床休息等治疗腰椎间椎突出症726,总有效率97.38%。观察后发现内服温筋活络汤、外用骨关节止痛搽剂、腰椎牵引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 标签: 温筋活络汤 骨关节止痛搽剂 腰椎牵引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调查颈曲、腰曲病理改变X线照片类型,为整脊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指标。方法:收集849(其中颈椎450,腰椎399)统一标准投照的颈腰病例X线侧位照片,根据影像形态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颈曲改变有11种类型,以全直型、上直下曲型、上弓下曲型为主;腰曲改变有6种类型,以全直型、上直下曲型、全曲型多见。颈腰曲改变类型与病变和年龄有关系。

  • 标签: 腰曲病理改变 X线检查 颈曲病理改变 整脊医学 中医治疗
  • 简介:颈椎管狭窄症是由于外伤、劳损等因素引发椎曲紊乱,导致椎管旁组织增生或突入椎管,使椎管管腔序列位移,空间变窄,最终导致颈髓受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由于颈椎管狭窄症发病较早,病情较重,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大,经济负担重,恢复时间长,多数病人难以接受,我院另辟蹊径,应用整脊调曲结合射频热凝靶点微创治疗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经临床治疗36颈椎管狭窄症病人,有效率达100%,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颈椎管狭窄症 整脊调曲 射频热凝靶点微创治疗术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华佗夹脊穴配合调曲为主治疗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89各类型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骨空针法针刺C4-T5、T12-L5华佗夹脊穴为主,配合牵引调椎曲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96.8%,其中临床治愈率31.7%,平均28个月随访优良率89.9%。结论。椎管狭窄症是节段性的、动态的狭窄,通过针刺华佗夹脊穴配合调曲为主治疗可以治愈,且效果满意。

  • 标签: 华佗夹脊穴 骨空针刺法 四维悬吊牵 引法 调曲法 椎管狭窄症
  • 简介:目的测量正常颈曲、腰曲的弓形面积,为临床观察颈、腰曲变化提供数据。方法按Borden法和seze法的标准,测出正常颈曲和腰曲,然后按数学几何学扇形面积计算公式,即S弓形=πr^2α/360°-1/2Lh计算出正常的颈曲、腰曲的弓形面积,并统计正常颈曲126,正常腰曲114,经统计学处理得出均值和标准差。结果正常颈曲弓形面积为均值X14.10cm^2标准差S2.86cm^2)正常腰曲弓形面积为均值X32.36cm^2(标准差S5.26cm^2)。

  • 标签: 颈曲 腰曲 弓形面积 正常颈曲弓形面积 正常腰曲弓形面积
  • 简介:目的探讨寰枢关节错位的诊断标准和分型以及整脊疗法效果。方法根据215寰枢关节错位的临床表现,X线片颈椎曲度以及张口位寰椎侧块与齿状突间距的位置关系改变为依据,提出本病的诊断分型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运用寰枢端转复位法为主整脊治疗。结果寰枢关节错位分为侧偏型、前倾型和混合型;并以寰齿关系、症状体征的恢复程度为疗效标准,用整脊手法为主治疗,治愈和临床治愈率为88.4%。结论运用整脊疗法,根据分型法辨证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寰枢关节错位 诊断分型 整脊疗法 X线检查 颈椎曲度 中医治疗
  • 简介:整脊旋扳手法是笔者在家传武林正骨经验的启迪下与内蒙古医学院翟佳滨副教授经10余年临床探索研究共同总结的独创手法,临床应用此手法治疗2000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满意,现对其中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有病历记载的100患者进行临床总结,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00患者均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多为久治不愈后做CT和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经手术治疗后复发者19,经其它方法治疗后无效者,81,,其中男68,女32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38.5岁。2.诊断方法:患者有明显的腰疼痛,及活动受限病史等,临床症状检查,

  • 标签: 正脊旋扳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观察运用颈胸枢纽调曲法治疗钩椎关节紊乱症、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颈胸枢纽交锁症等椎曲紊乱类颈椎劳损病。方法:运用理筋、调曲、练功三大法,以颈胸枢纽调曲法为主要疗法。结果:椎曲恢复总有效率98.5%,复位和基本复位率达87.58%;临床总有效率98.99%,总治愈率达86.4%,其中钩椎关节紊乱症治愈率为89.66%,颈椎病治愈率为86.23%,颈椎管狭窄症治愈率为83.78%,颈胸枢纽交锁症治愈率为84.78%,效果满意。

  • 标签: 椎曲紊乱类颈椎劳损病 颈胸枢纽调曲法 理筋 调曲 练功
  • 简介:急性腰椎关节突关节错缝,又称为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症、腰椎间盘关节突关节综合征或急性腰椎关节突关节滑膜嵌顿等,属中医“闪腰”或“弹背”范畴,多因腰椎关节周围的韧带、关节囊及滑膜的扭伤或撕裂,或滑膜嵌顿于关节突关节内而发病,常伴有关节错缝移位。手法复位疗效显著。作者从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运用坐位脊柱旋转复位法配合劳损愈贴膜外贴一次性治疗本病150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腰椎关节突关节错缝/中医药治疗 手法 劳损愈贴膜/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以整脊理筋、正骨、调曲法为主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理筋、正骨、调曲三大疗法,运用整脊理筋、正骨法治疗,系统观察腰椎后关节紊乱169,并进行随访。结果:临床治愈率92.89%,显效率6.51%。平均10周随访优良率95.89%。结论:导致腰椎后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腰部肌肉失平衡和腰椎力学紊乱,通过整脊理筋、正骨手法恢复或改善腰部肌肉失平衡和腰椎力学紊乱,临床可以治愈,如能坚持功能锻炼,可有效控制复发。

  • 标签: 整脊理筋正骨法 腰椎后关节紊乱综合征
  • 简介:脊髓型颈椎病占颈椎病的10~15%,临床上有脊髓受压的表现,以慢性进行性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分中央型和周围型种,中央型发病从上肢开始,周围型发病从下肢开始。本病致残率较高,治疗颇为棘手,早期可保守治疗,病重者手术治疗。我院自1997年~2001年采用益督通络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0,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通络汤 灸疗 中央型 例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牵引推正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失稳)治疗后疗效指数及颈椎失稳的X线片改善情况者的相关性,以推理牵引推正法正骨的治疗机理。方法:30神经根型颈椎病忠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列为一,用牵引推正法进行治疗。对每一病例手法治疗10次后依打分法确定疗效指数;并根据治疗前后X线片分析确定治疗颈椎失稳最终疗效,并对者进行一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R^2=0.448,F=22.669,P〈O.O1,具有统计学意义,X线片显示的位移改变=-1.080+2.429疗效指数。结论:牵引推正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失稳)治疗后疗效指数及颈椎失稳的X线片改善情况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失稳 牵引推正法
  • 简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疼痛,关节僵硬和畸形的症状体征相似,者的治疗方法不同,股骨头坏死需要减少负重、休息等治疗,而类风湿性关节炎由于疼痛和长期卧床会加重病情,本门诊曾收治一类风湿性关节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股骨头坏死 误诊 治疗方法 症状体征 关节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