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健康体检人群体重指数、血糖和血脂的状况及探讨体重指数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采集某体检中心2510例健康体检者身高和体重,并空腹静脉取血,检测其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比较不同年龄段BMI、血糖及血脂水平,分析BMI与FPG及血脂水平相关性及不同BMI水平FGB和血脂异常比例.结果:各年龄段BMI、FPG、TC、TG、HDL-C和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BMI、FPG、TC、TG和LDL-C水平随着年龄段的上升而升高,HDL-C随年龄上升而降低,50-65岁年龄段达到高峰.BMI与FPG、TC、TG和LDL-C呈正相关(P〈0.01),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1).根据BMI水平的高低分为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发现4组间FPG、TC、TG、HDL-C和LDL-C水平异常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TC、TG异常率而言,肥胖组>超重组>消瘦组>正常组;对HDL-C、LDL-C水平和FPG水平异常率而言: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消瘦组,可见超重和肥胖与血脂和血糖异常有密切关系.结论:健康人群中体重指数与血糖和血脂水平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体重指数、血糖和血脂水平异常会增加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健康体检者 体重指数 血糖 血脂
  • 简介:目的分析并探讨《现代中医临床》杂志作者身份与科研产出力和学术影响力的关系。方法选取《现代中医临床》2014-2016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作者姓名、性别、职称、学位为作者身份的指标,以论文数和基金论文数为科研产出力的指标,以论文被引次数和下载次数为学术影响力的指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作者身份与科研产出力和学术影响力的关系。结果在科研产出力和学术影响力方面,性别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称作者之间的论文被引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两比较发现,副高级职称与中级职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他职称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位作者的基金论文数和被引次数、下载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发现,博士与硕士学位论文下载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博士与学士学位的基金论文数、被引次数和下载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0.002,0.000)。硕士与学士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身份作者与科研产出力和学术影响力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对期刊编辑组稿与选择稿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作者 身份 科研产出力 学术影响力 现代中医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介绍了历代情志养生观,探讨了情志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指出应注意调节情志,促进肝气疏泄条达,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才能五脏调和,延年益寿.

  • 标签: 心身医学 调节情志 疏泄条达
  • 简介:目的:综合评价豆类及豆制品摄入是否为乳腺癌的保护因素,为人群乳腺癌一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国1994—2008年间有关豆类及豆制品摄入和乳腺癌关系的研究文献。应用Cochrane协作网制作和保存系统评价的专用分析软件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本次Meta分析的文献共6篇,其中4篇为中国学位论文。异质性检验结果:Q=114.56,P〈0.00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合并OR=0.74,95%CI(0.55,1.00),Z=1.99,P=0.05,按检验水准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经常摄入豆类及其制品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建议妇女每天摄入豆类食品如豆腐,能有效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 标签: 乳腺肿瘤 豆类 META分析 中国
  • 简介: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本病的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本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的关系进行了较多的临床观察研究,揭示了其中医辨证分型与胃镜象、幽门螺旋杆菌(HP)、血液流变学、胃肠激素等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 标签: 慢性胃炎 辨证分型 客观指标 综述
  • 简介:采用学习拖延问卷、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学习动机量表对3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7.14%的大学生存在学习拖延的情况,学习拖延与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显著负相关,与无动机维度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时间效能感能够负向预测学习拖延,无动机能够正向预测学习拖延,两者可以共同解释学习拖延17.2%的变异量。高校可以通过培养时间效能感和学习动机的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

  • 标签: 学习拖延 时间管理倾向 学习动机 大学生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患者舌象信息参数与胃镜黏膜形态和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P-1型中医舌象数字分析仪检测慢性胃炎患者舌象参数,观察记录慢性胃炎患者胃镜下胃黏膜形态和病理指标,探讨舌象参数与胃黏膜形态和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胃黏膜血管显露伴糜烂及胃黏膜糜烂组舌色指数显著降低(P〈0.05);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者舌苔厚薄指数显著高于无胆汁反流者(P〈0.05);炎症活动期及Hp阳性者苔色和润燥指数显著低于非炎症活动期及Hp阴性者(P〈0.05)。结论:舌象参数可以反映胃黏膜的某些病变情况。

  • 标签: 慢性胃炎 舌象 胃镜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测定40例老年男性COPD患者及40例健康老年男性的骨密度(BMD)、血清钙(Ca)、磷(P)、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等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COPD组BMD、PaO2、FEV1%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且COPD组BMD与PaO2、FEV1%呈正相关(P<001),两组血清Ca、P、ALP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COPD患者BMD低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骨质疏松率发生增高,缺氧、肺功能指标可能是影响COPD患者BMD的相关因素。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 简介:临床合理用药的四要素为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其中的“适当”包含了中药适当的剂量、适当的用药时间和适当的用药方法.中药服用的剂量与疗效有着颇为重要的关系,合理的剂量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甚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1].1剂量的定义与意义剂量或称用量,是依据传统经验为达到一定治疗作用所应用的药量.首先是指一味药的成人1日量,其次是指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例份量,即相对剂量.剂量实际是指药物应用于机体能够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的量.理想的剂量要求有最好、最大的疗效,最小的不良反应.在方剂中,单味药的剂量还涉及对其他药物作用的影响以及与其他药物配合后产生共同效应的需求量.

  • 标签: 中药 量效关系 临床用药 适当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钾钠变化与预后关系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住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急性脑出血患者202例,为了避免血清电解质受到进食的影响,可以在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之后再空腹抽取3ml静脉血,分为低钠(钾)血症组、正常钠(钾)组和高钠(钾)血症组,对血钾水平、血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38例低血钠组患者中病情中度的为17例(447%),病情重度的为13例(342%),死亡10例(263%),而145例正常血钠病情中度的为46例(317%),病情重度的为32例(221%),死亡20例(138%)。由此可见,低血钠组病死率明显要高于正常血钠组,而正常血钠的中重度患者百分率明显要高于低血钠组。与正常血钠组比较,高血钠组在预后方面、病情轻重的差异都不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高血钾组、低血钾组与正常血钾组相比,在病情轻重方面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但正常血钾组的病死率明显要低于高血钾组(P<005)。结论本文认为一旦脑出血患者出现高钾血症、低钠血症时就会导致预后不良、甚至死亡。所以,我们为了提高救治成功率,应该去除病因,对血清钾钠进行及时监测,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予以充分的重视。

  • 标签: 脑出血 急性 低钠血症 高钾血症 预后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