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云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基本特点,指导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防控工作。现对全省4年报告的1017起突发公共卫生事按级别、类型、时间、地点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2008年云南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1017起,发病57238例,死亡436例。其中2005年报告282起,发病17117例,死亡176例;2006年报告288起,发病20410例,死亡73例;2007年报告231起,发病11823例,死亡96例;2008年报告216起,发病7888例,死亡91例。无特别重大事件(Ⅰ级);重大突发事件(Ⅱ级)13起,占1.28%;较大突发事件(Ⅲ级)244起,占23.99%;一般突发事件(Ⅳ级)662起,占65.09%。传染病暴发疫情608起(占总起数59.78%),报告发病44199例(占发病总数的77.22%),死亡49例(占死亡总数的11.24%),食物中毒302起(占总起数20.70%),发病9296例(占发病总数的16.24%),死亡285例(占死亡总数的65.37%)。云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频发,近4年来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主要发生在学校。通过日常监测,及时预测、预警,及时处置,是使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逐年稳中有降的关键。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特征 传染病 监测
  • 简介:北京2006年10月13日消息:中国卫生部12日公布2006年9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信息。2006年9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共264起,其中重大事件1起、较大事件30起、一般事件233起。报告病例11109人,死亡53人。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管理信息系统 中国卫生部 报告病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仍在全球肆虐蔓延,城市是防范和应对的“主战场”。面对危机挑战,如何更好地巩固发展基石,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升市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提出“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建设韧性城市。”这标志着“韧性”一词正式被纳入国家治理话语体系,“韧性城市”的概念首次进入最高层级的国家战略规划。本文拟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背景下的韧性城市建设展开研究。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韧性城市 市域治理
  • 简介:摘要: 从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准备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善后处理机制以及多主体合作机制几方面内容着手,阐述突发公共卫生事应急管理机制的构成情况,并对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卫生事应急管理机制的新要求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 标签: 新媒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机制
  • 简介:摘要: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中,疾控中心的应急护理体系构建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疾控中心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时的应急护理体系构建,重点分析其组成要素、运作机制以及存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及案例分析,阐述了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责划分,提出了加强应急护理体系建设的建议,以期为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能力提供参考。

  • 标签: 疾控中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护理体系构建 组成要素 运作机制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数字技术愈发成熟,在各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为各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重大公共卫生事与公众人身财产安全关系密切,如何提升重大公共卫生事处理水平成为新时期研究重点。从这一角度出发,数字技术的应用优势愈发凸显。将数字技术应用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中,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处理水平。但是结合目前重大公共卫生事中数字技术应用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大公共卫生事处理。基于此,本文就数字技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中的作用及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探索了重大公共卫生事中数字技术应用路径。

  • 标签: 公共卫生事件 数字技术 数字化系统
  • 简介:【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的频发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基层疾控中心的角色变得至关重要。如何基层疾控中心如何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鉴定能力也成为关注的重点,本文就对突发公共卫生事鉴定能力的提高情况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基层疾控中心 提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鉴定能力
  • 简介:摘要我院急诊科2011-2014年共接收突发公共卫生事260例,开通绿色通道220例,采用预检分诊-抢救观察-住院为一体的急救体系及优化管理模式,建立合理的急救流程,保证批量伤员在“黄金1小时”内得到救治,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现以大型群体伤为例,谈谈我院急诊科在批量伤员救护中的组织管理体会。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群体伤 组织管理
  • 简介:学校属于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度较高,学校传染病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占所有传染病突发事件的70%以上。学校的人群流动性较强,容易导致传染病的暴发。本篇文章,作者对学校传染病防控的关键进行梳理,分析防控要素,制定学校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措施,进而提高学校传染病的防控质量。

  • 标签: 学校;传染病;防控;要素;措施
  • 简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全,并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军区空军中心医院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平时和战时体系保障系统的卫勤保障,

  • 标签: 军队医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卫勤保障 应急预案 应急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的预防对策。方法对2017年-2018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上报数据资料予以研究,调查此阶段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发生状况、时间分布状况、人群分布状况。结果2017年-2018年,出现10起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患病学生100名,未发生甲类传染病,患有乙类传染病的学生占28.00%(甲型H1N1流感占35.71%,细菌性痢疾占28.57%,甲肝10.71%,麻疹占10.71%,肺结核占7.14%,戊肝占3.57%,流行性出血热占3.57%),患有丙类传染病的学生占38.00%(流行性腮腺炎占26.32%,流行性感冒占23.68%,风疹占15.79%,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15.79%,手足口病占10.53%,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占7.89%),患有其他传染病的学生占34.00%(水痘占88.24%,流感样病例占11.76%)。时间分布状况1月-2月占10.00%,3月-6月占40.00%,7月-8月占10.00%,9月-12月占40.00%。人群分布状况幼托机构占30.00%,小学占50.00%,初中占10.00%,高中占10.00%。结论需增强对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的预防干预,减少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的发生,保证学生的机体健康。

  • 标签: 学校 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预防 对策
  • 简介:【摘要】突发的公共卫生事频频发生,而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来临的反应存在薄弱环节。本文从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入手,着重阐述公众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指导民众了解或掌握相关知识理论,为遇到突发事件争取抢救时间。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对处理 护理 培训
  • 简介:目的了解合肥市12320全国公共卫生公益电话的信息构成情况及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监测中的应用。方法根据电话记录,分类统计合肥市2009-2010年各类信息总频次及时间分布情况,分析疑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信息报告的时间分布及其处置反馈效率。结果12320电话信息涉及到健康体检、疫苗接种、防病知识咨询、市长热线“12345”移交电话处置、疑似突发公共卫生事报告、其他如工作时间和地点询问等内容,其中有关疫苗接种咨询的信息最多,且在免疫强化活动期间明显增多;疑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信息报告高峰主要集中在冬春交换季节和夏秋交换季节,从12320接到报告至现场初步核实反馈的平均时间为(115±14.97)rain。结论12320承担着疫情监测和舆情引导等多重职能,尤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信息报告中是个敏感的监测手段。

  • 标签: 人群监测 热线 公共卫生
  • 简介:目的了解近几年突发公共卫生事监测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为该系统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献分析,并利用2009-2013年哈尔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预警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预警系统的灵敏度和疑似信号比例。结果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应对的法律、法规体系已初步建立;目前已建立了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结论目前的监测预警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支撑体系。

  • 标签: 传染病 自动预警 灵敏度 疑似信号
  • 简介:摘要世界范围内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屡有发生,该类事件的发生可给社会带来多方面的冲击,因此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的预警成为社会公共卫生学科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的预警方法较多,本次研究则对其常见预警方法做出列举,现将其详情整理并综述如下。

  • 标签: 突发事件 公共卫生 预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龙陵县突发公共卫生事发生情况与特征,为制定防控和处置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龙陵县2006年-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龙陵县共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12起,发病731人,死亡5人,死亡率0.68%。报告事件和发病人数以传染病事件(7起,发病603人)最多,死亡人数以食物中毒事件(死亡4例)最多,事件主要发生在乡(镇)以下农村地区,乡村小学是传染病事件主要发生场所,学生是高发人群,食物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家庭家庭。结论龙陵县突发公共卫生事发生较为频繁,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加强丙类传染病监测与预警和食品卫生安全宣教,加强乡、村疫情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力度。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学校范畴的、突发态势下的卫生事,解析现有的疑难;在这种基础上,摸索更为适宜的防控路径。方法筛选3年之间某市区学校特有的传染病实例,作为解析数值。面对突发情形下的卫生事,借助流行病的科目视角来描绘,评估预防成效。结果在三年之间,共有8起搜集得来的突发事件,没有死亡师生。经过测定可得病情防控的间隔。结论这类事件常常聚集于偏远的、水准不佳的村内中小学,突发水痘、流行腮腺炎及感冒。为此,应能侧重防控,拟定联防规程,切实规避突发态势下的卫生事,保护师生安全。

  • 标签: 学校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预防控制 办法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基层微生物实验室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的探讨及现状分析,认清其重要作用,理清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和提高应对的能力。方法总结微生物实验室实际工作经验,包括日常工作中食物中毒、2003年的SARS、2009年甲型流感、手足口病等;参加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应急演练及应急能力竞赛,查阅相关资料;与兄弟单位的同仁们交流探讨。结果通过分析、探讨相应对策,从而进行人力资源建设、改善设施环境、更新仪器设备、适量储备消耗性材料、保障实验室安全、时刻做好应急前准备、与现场流调人员及时沟通、保障样品采集质量、建立健全快速诊断突发性疾病的检测手段。逐渐探索适合实际工作请况、行之有效地工作方案,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

  • 标签: 基层 微生物实验室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