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2019年 12月, 突如其来的重大公共卫生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 ,对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 巨大影响。这次疫情给我们的保健巡诊任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保健对象无法按时到医院复诊和开药,且担心若突然出现不适症状无法及时得到医治,易产生焦虑情绪,不利于身心健康。针对上述情况我们 对服务对象进行了积极的健康教育和有效的心理干预,减轻了他们因新型冠状肺炎引起的心理恐慌,使其能够保持健康的心态,避免了一系列非理性行为。综上在特殊时期我们也较好地完成了干部巡诊工作。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干部保健巡诊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等突然发生、可能或已经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统称突发公共卫生事。突发公共卫生事具有严重的社会经济危害性。在目前人口流动速度不断加快、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突发公共卫生事时有发生,给相关国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鉴于此,本文对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风险评估与应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传染病模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冲击程度 冲击范围
  • 简介:【摘要】突发的公共卫生事频频发生,而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来临的反应存在薄弱环节。本文从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入手,着重阐述公众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指导民众了解或掌握相关知识理论,为遇到突发事件争取抢救时间。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对处理 护理 培训
  • 简介:摘要:学校是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区域,这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本文就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的预防及其对策进行了探究,以求提高学校传染病的防控意识,从而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 标签: 学校 传染病 公共卫生事件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条件有限,面对公共卫生事,需要及时做好评价模型分析,依据相关的构建模式标准方法,实施有效的测试方法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模式标准。运用模型定量分析,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方便面对突发事件的资源配置操作,确定最优的科学操作标准内容。

  • 标签: 疾病防控中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能力模型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应急机制的设想得到建立和完善 ,建设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的健全机制是我国现阶段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 重中之重,但就目前的建设现状看还有许多问题未得到解决。本文主要是从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应急机制提出设想和应急机制的建立以及对建设中的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希望能够为将来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应急机制能有所借鉴和帮助。

  • 标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设想 研究和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 +的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其中也关乎卫生事业相关管理工作的展开。利用互联网 +这一类的大数据,能够提高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效率,扩宽分析问题的角度,解决维度更为广泛,但新技术的引入学习,也为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为苛刻的工作技术要求,为促进卫生事业的良好的发展,本文简明扼要的分析大数据探讨发展对卫生事业管理的促进,希望为相关管理工作人士提供一定的价值参考。

  • 标签: 大数据 卫生事业管理 促进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抗体检测诊断不孕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 100例不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 100例健康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空腹进行静脉血抽取 3毫升,将血清分离,在 2-8摄氏度冰箱冷藏,并在采集静脉血之后的 48小时内进行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式进行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以及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和抗精子抗体的检测、抗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式进行抗抗体的检测。比较测定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值以及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值和抗精子抗体的检测值、抗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值、抗抗体的检测值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值以及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值和抗精子抗体的检测值、抗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值、抗抗体的检测值分别是 24( 48.00)、 21( 42.00)、 8( 16.00)、 11( 22.00)、 19( 38.00),而对照组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值以及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值和抗精子抗体的检测值、抗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值、抗抗体的检测值分别是 1( 1.00)、 1( 1.00)、 1( 1.00)、 1( 1.00)、 1( 1.00)。结论:抗抗体检测诊断对不孕具有显著诊断作用,可有效提高不孕的临床诊断标准,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联合检测 不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卫生事业也得以快速发展,同时也给各项工作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卫生统计信息化建设、卫生统计工作对于领导决策、卫生工作部门评价以及医学科研工作四个方面探析卫生统计工作在卫生事业中的重要性,并且对卫生统计工作开展部门提出了几点意见。

  • 标签: 卫生统计 卫生事业 重要性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安全方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然而却依旧存在着诸多的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甚至还会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的处理好突发事件刻不容缓, 120调度则能对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进行高效的协调和处理。本文从入院前需进行急救突发事件、病重患者突然发病事件以及 120调度中人员的岗位职责入手,对突发事件中 120调度所起到的协调作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120调度 突发事件 协调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方法:针对我院儿科在 2018年 10月到 2019年 10月期间内接受的 50例患儿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把他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个组别平均各要 25例患者,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针对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防范措施,对于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以及潜在原因进行有效探究并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防范对策。结果:通过研究能够看出,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根源主要体现在:在服药的过程中不够科学得当,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并没有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了解,护理人员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风险防范意识,护理人员的资源,专业度不够完善,并不能进行切实有效的配合等等。通过对比能够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等相关指标,都要比对照组有十分明显的改善, 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儿科疾病患者而言,在护理实践中有效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这样能够使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有效降低,为患儿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管理服务,这样可以使患儿的护理满意程度充分提升,使其尽快恢复,这种针对性护理防范措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儿科护理 不良事件 发生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儿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地防范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发生的 124 例不良事件,针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有效分析,达到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结果: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的前三位分别为给药错误、违规操作、转抄、执行医嘱错误,且上述不良事件大多发生于工作年限 0-3 年护理人员中。 结论: 针对儿科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为了避免发生类似事件医院以及科室都需要工作流程优化,对护理人员展开分层培训,进行医院信息系统完善,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等相关措施,进行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儿科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血液净化中心常见不良事件以及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期间,血液净化中心常见不良事件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血液净化中心常见不良事件为交接班不到位、制度执行力度不强、护理文书错误等,实行安全管理措施后,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管理前,组间对比( 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的管理中,分析风险隐患并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能够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透析安全。

  • 标签: 血液净化 风险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阻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的原因及如何构建人性化的上报系统。方法 对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按职称结构分层,发放护理不良事件调查问卷。结果 护士面对不良事件时:选择“不会”比例最高的是“不说出来”;选择“不确定”比例最高的是“向不良系统汇报”;选择“会”比例最高的是“报告主管医生”。阻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原因中:“我可能会受到批评处罚”得分最高;“我的科室没有上报的传统”得分最低。结论 良好的安全文化是不良事件管理的基础;阻碍上报的原因主要是惩罚性氛围;构建人性化的不良事件网报系统势在必行。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阻碍上报原因 安全文化 构建人性化网报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临床中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到原因,进而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至2019年期间的78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种类以及发生概率。结果:不良治疗事件发生概率为58.97%(46/78),意外事件发生概率为7.69%(6/78),饮食、皮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7.69%(6/78),不良辅助诊查、病人转运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5.13%(4/78),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20.51%(16/78)。临床认为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包括:医院管理方面(护理安全核心制度执行不严、床护比例不合格、信息系统无完善)、护士方面、患者家属方面。结论:基层医院中的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应该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进行干预,进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基层医院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 引发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每日护理安全员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体会。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 -2017年 6月期间抽取 540名患者为实施前, 2017年 7月 -2018年 12月期间抽取 540名患者为实施后,然后进行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工作满意率调查。结果: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率由实施前 93.0%上升到实施后 98。 0%,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总数由实施前 91例下降到实施后 13例,(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每日护理安全员在护理不良事件

  • 标签: 安全员 护理不良事件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