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基层卫生院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卫生安全。本文结合笔者相关工作经验,主要对社区卫生院消毒隔离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区群众。

  • 标签: 社区 消毒隔离技术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与普通的X线成像相比,DR更具有较强的优势,尤其是图像的处理系统方面功能更加强大,在视觉效果上更容易让人接受,在临床施治上倍受青睐。放射科是各个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之一,有效合理且正确的使用相应的放射成像设备,可以为临床提供准确无误的诊断。因此,对于放射科的医务工作人员而言,放射科DR影响系统技术水平运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医院的整体治疗水平,如何提高DR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便是我们必须探讨的课题。

  • 标签: DR 成像技术 放射科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测量肝硬度失败原因及提高成功率的方法。方法用FibroScan对500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肝脏硬度检测,每例进行10次有效测量,并对检测失败的患者进行身高、体重、肋间隙宽度测量、肝脏B超或CT检查,以评价身体质量指数、性别、年龄、肋间隙、影像原因对检测成功的影响.结果5000例检测者中的240例检测失败,失败率为4.8%。BMI≥28kg/m2者失败率明显高于BMI<28kg/m2者(,女性失败率高于男性,老年人失败率较<60岁的人高,肋间隙<9mm患者失败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脏影像学显示异常(肝脏血管瘤、结节、囊肿,肝脏缩小、腹腔积液、气体干扰)患者检测失败173例,失败率为3.5%。对240例初次检测失败患者采取重新摆放体位、更换检测部位、调整探头方向等方法重新检测成功52例,使失败率降低至3.8%。结论FibroScan检测的失败多由于肥胖、肋间隙狭窄、肝脏影像学显示异常(肝脏血管瘤、结节、囊肿,肝脏缩小、腹腔积液、气体干扰等)引起,老年人与女性检测失败率较高。针对检测失败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可降低检测失败率。

  • 标签: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肝硬度检测 失败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接收的交叉配血试验280例,分别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MPT)与盐水法检测,而后分析两种方法的试验效果。结果试验耗时上,MPT平均为4.4min,盐水法为7.3min;在阳性检出率上,MPT为4.29%(12/280),盐水法为2.86%(4/280);在灵敏度和准确度上,MPT为92.31%与99.64%,盐水法为61.54%与98.21%。结论输血检验中运用MPT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的试验速度和阳性率,保证准确性。

  • 标签: 输血检验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 阳性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辣木是一种辣木科多年生的热带落叶乔木。其种子、叶子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开发利用价值高。近年来,我国辣木人工栽培有较大发展,栽培规模不断增大,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市场利用空间也越来越大。本文主要对辣木的食用、药用等价值进行探析,并系统阐述她的人工栽培技术,以期为国内辣木人工栽培给予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辣木 利用价值 人工栽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各科室部门送检的1350例石蜡病理切片进行分析,采取组织病理染色,其中650例细胞学染色切片通过相关仪器检测,研究探讨病理HE染色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准确率。结果HE染色质量与脱落细胞学、快速冰冻切片等病理技术息息相关,在对病理技术实施总结改进后,能有有效提升EH染色检测质量,从而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结论针对各组织病理采取适当的制片与EH染色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制片质量,保证了病理诊断的正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极为重要的病理资料,促进临床治疗质量。

  • 标签: 病理技术 病理诊断 EH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疗器械中电子设备的维修技术。方法阐述医用器械中电子设备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技术方法,提出了维修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结果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在整个医疗服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它的日常维修工作也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

  • 标签: 医疗器械 电子设备 维修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患者病程长短、椎间盘纤维环退变破裂的程度、髓核有无破出、神经根有无粘连、黄韧带和骨性椎管结构有无继发性改变等,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可为复杂多样。临床常用的介入治疗技术包括物理消融术和化学消融术两大类,激光、射频消融术属于物理消融术,胶原酶和臭氧治疗技术属于化学消融术。目前尚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治疗方法可以治愈所有不同病程的椎间盘突出。因此,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应根据椎间盘的突出情况选择适合的、针对性强的微创介入联合治疗措施,使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个体化乃至间盘化。达到最佳效果。

  • 标签: 合理选择联合微创介入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关于无创助产技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间,我院接诊并收治经阴道自然分娩的200例产妇参与此次研究,依据患者病情和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无创助产法,对照组采取传统助产法,记录并做回顾性总结分析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产后2小时出血量、软产道裂伤情况、助产士劳累程度及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情况。结果经观察比较,观察组产妇助产士劳累情况,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软产道裂伤情况,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产后2小时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助产技术应用于自然分娩得到效果是确切肯定的,不仅显著缩短了产程,降低了分娩过程中的会阴侧切率,而且较传统的助产术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无创助产技术 临床应用效果 分析思考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呼吸病进入了微创时代,通过气道内的介入微创技术改善了许多气道内良性病变或恶性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他们的生存期。目前气道内介入技术是涉及呼吸系统各种疾病的诊断和分期的侵入性新型学科,侧重于肺部及支气管的良恶性肿瘤、胸膜疾病、支气管及肺血管相关性疾病、气道良恶性狭窄等。本文就介入在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及发展做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胸外科术后感染已成为目前最常见的医院内感染,同时它也是评价胸外科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作者以对2014年4月到2015年3月期间在本院胸外科进行手术的718例患者进行了院内感染监测,进行跟踪调查,得出了加强胸外科护理技术对减少院内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影响胸外科院内感染相关因素,为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 标签: 胸外科 院内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技术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是在免疫荧光、放射性免疫和酶联免疫吸附法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免疫测定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能够缩短临床诊断的速度,解决临床诊断中的问题,提升临床诊断的质量与效果,降低误诊、漏诊等问题的发生几率。本篇文章主要从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当前临床诊断技术的发展,对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进行研究。

  • 标签: 免疫胶体金 快速诊断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B超下提高赛丁格穿刺技术的方法。方法总结17例肿瘤病人应用赛丁格技术在非B超下置管资料。结果16例病人置管成功,1例穿刺失败,穿刺成功率为94.1%。结论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提高置管成功率,操作简单、方便。

  • 标签: PICC塞丁格技术穿刺成功的方法应用
  • 简介:围绕非侵入性产前检测技术(NIPT)的临床应用实践规范,总结分析了国际相关经验与研究,并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探讨了对我国的政策启示。提出审慎确定NIPT在我国临床实践定位与应用范围,有效整合NIPT与传统技术,以及理性规范NIPT商业化发展应用的建议。

  • 标签: 非侵入性产前检测技术 产前筛查 临床规范 商业规制 国际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光技术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3月应用E光治疗仪治疗各种有碍美容的皮肤病190例,统计其有效率,观察E光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E光治疗后皮肤恢复效果较好;结论E光把光子和射频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运用能量优势互补技术获得了比单独应用光子设备更好的治疗效果,E光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非侵入性医学美容技术,在各种有碍美容的皮肤病治疗方面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E 光技术 皮肤治疗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外固定技术的治疗。方法分别运用骨端一端加压、EEL或EBIT方法,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85例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并一期完成肢体延长。结果85例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均获骨性愈合,并一期完成了肢体长度的重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压量为自身体重的l2/一l倍较适宜;术后1周内应每天在传感器的监测下将压力量调整至初始值;对单纯性骨不连仅需骨端一端加压即可;伴有患肢短缩的骨不连,骨缺损幅度小于骨原长度15%时,可安全采用EECL方法,骨缺损幅度为15-20%时,需在脉冲多谱勒血流测定仪监测下谨慎采用;若骨缺损幅度大于20%时则必须采用SBTL方法治疗。骨外固定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的重要手段,在牢稳固定下,感染易于得到控制。

  • 标签: 骨外固定技术 复杂骨不连与骨缺损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就通过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所需要的材料以及应用的具体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并总结得出负压封闭引流的指征,从而可以探讨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外科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外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脊柱创伤手术应用微创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脊柱创伤74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技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与术后活动的时间均比对照组少,观察组VAS评分(3.28±1.05)分比对照组(8.43±1.68)分低,且伤口的感染率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创伤手术应用微创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优化手术指标,减轻疼痛,并减少感染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柱创伤 微创技术 开放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三维CT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份来我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且平均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对其采取常规的扫描检查方式,观察组患者对其进行三维CT技术扫描,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各类畸形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的畸形检出率(10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畸形检出率(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CT技术在口腔正畸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三维CT技术 口腔正畸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