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门诊换药护理中应用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对提高创面清洁度的效果。方法研究于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开展,共纳入84例观察对象,全部是上述时间段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泰安院区普外科接受门诊换药护理的患者,根据抽签结果将所有对象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换药护理、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创面清洁度、疼痛情况及换药次数。结果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与换药次数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均更低;两组患者的创面清洁度优良率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更高;均有很大差异(P

  • 标签: 门诊换药 创面清洁度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抚触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心理运动功能与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48例)予以常规护理+抚触护理,对照组(48例)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心理运动功能指数(PDI)与智能发育指数(MDI)的结果差异。结果:护理前1d,两组间患儿PDI评分与MDI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第12个月,实验组患儿的PDI评分、M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护理能有效促进新生儿肺炎患儿心理运动功能与智能发育,具有积极价值。

  • 标签: 抚触护理 新生儿肺炎 心理运动功能 智能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阻肺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行为转变理论对呼吸困难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时间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病例数74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纳入对照组,一组给予行为转变理论下的康复护理干预纳入观察组,使用mMRC呼吸困难指数及CAT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mMRC分级中O级、1级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CAT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CAT评分相比于护理干预前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均存在明显优势,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阻肺患者行为转变理论下的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慢阻肺 呼吸困难 行为转变理论 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人本底蕴理论的精准护理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32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人本底蕴理论的精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自测、遵医用药、科学饮食、健康运动、定期复查依从评分更高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人本底蕴理论 精准护理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时机理论(TIR)的居家护理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及其家庭照顾着照顾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接收的68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12月,分组依据系统抽样法,每组34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调整生活以满足照顾需求、适应照顾角色、处理个人情绪、应变及提供协助评分方面,护理后,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明显(P

  • 标签: 中青年 脑卒中 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 自我护理 照顾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家庭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效果、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研究对象: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应用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家庭护理模式)与乙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各49例,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甲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乙组,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生活质量 家庭护理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与病耻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病耻感与病耻抵抗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ISMI)中5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积极心理学理论 护理 自我病耻感 病耻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