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9 个结果
  • 简介:四十三项工程惠泽今日高原多吉占堆四十三项工程之一的西藏体育馆。陈宗烈摄10年前,世界屋脊上曾经掀起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高潮,在中央以及全国9省市的关心、支持下,西藏建设起一批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现代化设施。由于这次建设工程具体包括了43个施工项目,并...

  • 标签: 三项工程 西藏高原 西藏自治区 各族人民 世界屋脊 惠泽
  • 简介: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三峡工程凝结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无数心血.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三峡工程的上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 标签: 邓小平三峡工程
  • 简介:23年前的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与世长辞。随即,一道电波传来了国务院的一项牵动亿万人心的指令……一、国家地质总局来了人1976年9月9日,东方巨人毛泽东终于走完了83年的人生旅程,与世长辞了。噩耗传开,八亿神州,无比悲痛;全国人民,

  • 标签: 天然水晶 一号工程 东海县 遗容 毛泽东 优质水
  • 简介:葛洲坝水利枢纽位于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2.3公里处。建坝前,江中坝址从右至左有葛洲坝、西坝两小岛,将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宽800米,足长江的主河道。二、三江是洪水期的分洪道.枯季断流。该工程因坝轴线穿过江心的葛洲坝小岛而得名。

  • 标签: 水利枢纽工程 葛洲坝 兴建 800米 长江 坝址
  • 简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沁阳天宁寺塔位于河南省沁阳市,为金代建筑。2006年10月10日至2007年5月24日对沁阳市天宁寺三圣塔进行了重点维修保护。

  • 标签: 沁阳天宁寺三圣塔 保护工程
  • 简介:四十多年前,周恩来总理和一批中外专家从武汉乘江峡轮至重庆,考察了长江沿岸的情况,确定三峡工程坝址。当时笔者是宜昌一报社的记者,采访了周总理视察长江沿岸的全过程。今天,笔者如实记述有关情况,以表示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邃密群科查三峡”1958年2月26日,寒冬呼啸着刺骨的北风,鹅毛般的雪花,在公路上铺了一层洁白的长长地毯。一辆辆黑色的“红旗”轿车载着中央领导同志和一批中外水利专家,跨过雄伟的长江大桥,在汉口武汉关前轮船码头停下,从车里走出许多人。李先念副总理走在周总理身边轻声问道:“总理,你访问朝鲜刚刚回来,一天都没休息,天又这么冷,江上的风雪更大,你去考察三峡受得了吗?”“先念,主席

  • 标签: 葛洲坝工程 周恩来 周总理 三峡工程 分洪工程 流域规划
  • 简介:<正>由《阳泉市道路运输管理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阳泉市道路运输管理志》,经认真集思广益,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校勘修正,补充润色,近日编纂完成修定稿。《阳泉市道路运输管理志》在阳泉市交通局、阳泉市道路运输管理处领导的安排、关心、指导下,于2004年3月组织开展编撰筹备工作。

  • 标签: 道路运输 山西省交通厅 编纂委员会 管系统 张岐 史志办
  • 简介:历经两年时间,先后征求市属12个区(县级市)地方志工作机构、全市172个年鉴工作相关单位意见制定的《广州市年鉴工作管理办法》,于7月28日经广州市政府同意后,以部门规范性文件印发实施。该管理办法不分章节,共24条。

  • 标签: 工作管理 年鉴工作 广州市 规范性文件 工作机构 地方志
  • 简介:民以食为天,形象地说明了食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在中国,超过2000万的穆斯林人口中,除了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保安族、塔塔尔族等10个民族外,在西藏和青海有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藏族穆斯林,在内蒙阿拉善有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穆斯林、在云南有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白族穆斯林,在全国各地还有一部分信仰伊斯教的汉族穆斯林。他们由于特有的伊斯兰教宗教信仰,

  • 标签: 清真食品 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 管理 穆斯林 柯尔克孜族
  • 简介:20世纪末以来,宁夏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宁夏河渠能否发挥最有利的功能,成为一个制约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因素。所以我们应当注重和借鉴历史上宁夏河渠的发展。本文以明清志书中有关宁夏河渠之记载为基础,注视的重点不在笼统评述,而在于地域河渠发展程度的具体探求。

  • 标签: 明清时期 开发利用 宁夏 河渠 管理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工商行政管理志研究综述唐德乾工商行政管理志是县志中的一部涉及多专业、多学科的经济综合性管理分志。它主要记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运用行政手段,在商品经济领域中,保护合法权益,实行经济监督,宏观调控,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管理活动。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

  • 标签: 工商行政管理志 分志 个体经济管理 商业志 社会经济秩序 打击投机倒把
  • 简介:盛世才是近代史上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也是新疆历史上复杂的政治人物。他主政新疆11年,采取了一系列行政管理措施。这些举措,不仅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起到了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 标签: 盛世才 新疆 行政 措施
  • 简介:我们学现代管理,为什么要了解中国传统思维?管理是人类的一种特定行为,而人们的行为必然会受其思维方式的影响。我们先从三个中外行为比较的事例讲起。第一个事例,一个在厦门大学从事教学研究的美国人曾说:"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已有5003年的历史"。

  • 标签: 现代管理 传统思维 中国 思维方式 中华文明 教学研究
  • 简介:清代赋税日常调整及决策机制是清代赋税政策趋向的重要体现。在清代前期的多次赋税调整中,乾隆元年(1736)对于福建建阳县田赋案(私自降低征收标准)的处理,就赋税征收额度和范围确立的依据、赋税征收与民众生活安定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生动的案例说明、分析表明,清朝的赋税管理实际上是在中央严格的原则和地方的灵活应对之间进行运作的。

  • 标签: 赋税则例 中央原则 地方应对
  • 简介:学术期刊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信息的主要载体,越来越受到高校广大师生们的重视.文章主要就学术期刊的管理与交流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 标签: 高校学术期刊 交流 管理
  • 简介:在唐后期经五代到北宋初期财政中枢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中,虽然唐未曾出现以一名重臣主判三司的个别事例,后梁曾设置建昌宫使、国计使、租庸使分担了一部分财政中枢的职权,但总体上看,唐末、后梁实行的仍然是宰相分判三司制。后唐才正式改行一人专判三司制,但专判人选来源有多途,其职衔称号有多种;任命财政最高长官时,“判三司”与充“三司使”是两种不同的正式职街,轮流使用,但宰相被任命为“判三司”之后也可被称为“三司使”。后唐的一人专判财政三司制显示出较高的行政管理效率,故为后晋、后汉、后周乃至北宋初期所继承。与此同时,专判者的权力逐步增强,地位明显提高。

  • 标签: 五代 后唐 财政中枢 管理体制 三司使
  • 简介:大体在宋代之前,中国城市一直实行坊市制度。在坊市制度下,城市中的住宅区与市场严格分开。市场由官方设立,被限制在四周由围墙圈定的区域内.市场交易活动也只能在白天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当城市商业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对交易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就会越来越束缚城市商业的发展.而最终被商业经济的发展所冲破;并且管理体制也随着城市商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发生改变。

  • 标签: 古代城市 中国 商业管理 交易活动 城市商业 商业规模
  • 简介:爯簋铭文"[币廾]弈"字当读作"师",可训为"长";比照宗人簋、姬季尊等铭文资料可知,"师倗"一语可视作"厥师曰倗"之省辞,即某组织首领私名曰倗,倗负责遣氏家族采邑逆地"小子"之管理。铭文所涉及的人物关系为:遣氏夫妇为遣族族长与宗妇;器主爯是遣氏新立分族之首领;以倗为首的31家小子,与分宗立氏的分族组织如遣仲、遣叔者不同,是遣氏宗氏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人身受遣氏宗族尤其是宗妇遣姬之支配。遣氏宗族内宗氏、分族界限清晰,是西周贵族大家族组织层阶化特点的体现。"小子"是"宗氏"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于分族,尤须注意。周代类似遣氏之世家大族,各类家族庶务须由专人管理,家臣员额较多,层层统属,最后统辖于宗妇之手。此类家族管理形式,亦有助于对周代国家行政管理模式的理解。

  • 标签: 爯簋 小子 分族 家族形态 家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