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铁兵器,无论是数量、品种,还是质量、技术上,都达到了一定水平。但在这段上下跨越450年左右的历史中,铁兵器是如何发展并取代铜兵器,学界说法不一。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秦汉各时期的铁兵器和铜兵器的出土数量进行了详细统计,发现秦代的铁兵器虽有所发展,但并未占据主导地位;西汉时期尤其是西汉中晚期,才是铁兵器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铁兵器取代铜兵器的重要节点;到了东汉时期,则是这种取代过程的巩固加强期。

  • 标签: 秦汉时期 铁兵器 出土数量
  • 简介:贵赴台湾参加学术交流1995年8月1日至7日,本刊副主编、宁夏社科院副院长余贵研究员前往台湾参加了“第三届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宣读了题为《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穆斯林少数民族走向现代化》的论文。主会场在台北市福华饭店举行。会后,又应邀...

  • 标签: 清真寺 台湾 学术交流 台北市 青年服务队 新竹科学园区
  • 简介:甲午战争后,“侨资”被清廷认定为芦汉铁路建设的重要资金。盛宣怀与张之洞、王文韶等人共谋,将张勋从南洋调回国内,共同参与铁路的筹建,张勋侨领和富商的身份成为他们应付清廷及对付竞争对手的有效手段。张勋主张以包揽广东境内的铁路修筑权以吸引富有的粤侨商人的投资。在实践中,张勋被任命为中国铁路总公司和通商银行的第一总董,成为一面引进“侨资”的旗帜,并完成了在南洋的招商任务。张勋介入芦汉铁路建设,成为晚清时期引进侨资的先声,对此后侨资在中国的经济建设及晚清华侨政策的变化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张振勋 芦汉铁路 侨资 晚清
  • 简介:弢简介著名文化学者,南阳师范学院教授、中国冯友兰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孔子学会副会长。他酷爱读书,勤于著述。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积极致力于弘扬传统国学,在国内外义务讲学2000多场。现年74岁高龄的他,依然积极投身于国学教育事业,乐此不疲。

  • 标签: 国学教育 文化学者 传统国学 南阳师范学院 冯友兰 学会副会长
  • 简介:羽(1900年-1980年),出生于湖南省武冈县(今邵阳县)农民家庭。1926年湖南大学电机工程专业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赴日本求学。1928年归国后到北平求职,出任《村治》月刊编辑。1929年底,参与创办撕东方》杂志。先后在中国大学和朝阳大学任教,参加“中国社会史论战”。“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曾任中共北平市委领导下的“自由职业者大同盟”书记。

  • 标签: 吕振羽 历史学家 “九一八”事变 抗日救亡运动 湖南大学 大革命失败
  • 简介:满谦先生1903年生,广西荔浦县人。1935年7月毕业于我国当时最著名的音乐学府国立上海音专。是我国享有盛誉的著名艺术教育家,现代音乐家和男中音歌唱家,是广西现代艺术教育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他以一生的执着追求,殷殷赤子之心,几十年如一日,献身于艺术教育和现代音乐创作,对艺术教育和现代音乐作出过诸多的贡献。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他以极大的爱国主义热情,为唤起民众,宣传抗战,竭尽了全力,是一位忠贞的爱国者。

  • 标签: 满谦子 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 爱国主义 音乐创作
  • 简介:邓泽同志原是延安中央党校第三部的学员,会拉一手好京胡,我们党校俱乐部排演新编历史京剧《逼上梁山》时,他任琴师,并兼演“李小二”一角。毛主席观看该剧演出,是在1944年1月9日。约两个月后,毛主席接到从蒋管区四川成都寄来的一封信,内称:犬子邓泽,离家出走,数载未归,杳无音讯。近闻他已到了延安,未知确否?恳请毛先生在百忙中帮鄙人查找一下。毛主席习惯在晚上办公,阅信时已是晚9点多钟了。阅后他立即摇电话给彭真同志。彭当时是中央组织部代部长,又是中央党校副校长,对邓泽很熟悉。他随口回答主席,邓泽现在中央党校第三部学习。毛主席立即给邓泽同志写了一封信,派两名通讯员

  • 标签: 毛主席 毛泽东 《逼上梁山》 延安 中央党校 八路军办事处
  • 简介:净风五是摩尼教诸神中的五位次级神灵。然而,他们却在摩尼教的基本教义和宇宙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比定了光辉护持者、光荣大王、光明阿达马斯、荣耀之王、支撑者阿特拉斯这五位神灵的名号,并辨析了他们的职能,纠正了若干错误的认识,有助於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古代的“夷教”摩尼教。

  • 标签: 摩尼教 净风 五子 暗魔
  • 简介:我的父亲刘满贵,出生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农历二月十七日。如果他还活在世上,按阳历计算到2017年3月19日他就120岁了。父亲生前,我的妻子宁、儿子丁、儿媳娅都未曾见过他老人家。如今,母亲、长兄已去天堂与父亲相会,而入古稀之年的我只能在这世上遥寄哀思。华夏五千年,历史上千万伟人、豪杰、义士、贤臣、良相、明君、领袖、先驱、英雄、烈士等以卓越的功勋、悲壮的

  • 标签:
  • 简介:说项依刘百不成,流传海内只诗名。新笺热写冷难辨,粗服乱头意态生。柳氏,笠泽世家子也。幼从母受诗学,长而负笈淞沪,因师友之介入同盟会。复与高天梅、陈佩忍等共创南社,后独力主之。迹其平生,说项依刘,飘零转徙,以一世之谔谔,致身政谋党争,用非其才,终无所成。

  • 标签: 书绝句 绝句评 评柳亚子
  • 简介:著名爱国诗人、南社主帅柳亚与艺术全才、一代高僧李叔同——弘一法师有着不少鲜为人知的交往。早在清朝末年,两人就互相仰慕;民国初年他们在上海相交而相知;李叔同出家成为弘一法师以后,僧俗异途,交往中断;抗日战争开始,柳亚和弘一法师重新接上关系,各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异曲而同工地合唱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主义之歌。

  • 标签: 柳亚子 李叔同 弘一法师 南社 袁世凯 太平洋
  • 简介:在中国当代文学塑造的人物长廊中,'乔厂长'——乔光朴无疑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小说人物之一。1979年,蒋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在《人民文学》当年第7期上发表。一时间,小说中这位主动要求到濒临破产的重型电机厂担任厂长、并以铁腕手段推行改革的乔光朴厂长,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蒋龙回忆说,当时甚至'有人贴出大标语欢迎我的‘乔厂长’到他们那里去‘上任’'。

  • 标签: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 张玉田 天津重型机器厂 乔光朴 《机电局长的一天》
  • 简介:广西籍女作家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可谓一个独特的存在,因艺名盖过文名,较之20世纪30年代就引人瞩目的话剧明星角色,她的文学创作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在目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鲜有提及。但是,如果整体审视中国现代文学史,特别是女性文学史,凤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她的小说是不应忽略的一环。凤的小说创作始于1943年前后,作品多成于20世纪40年代。此期凤辗转于大后方的桂林、昆明、重庆等地,但正如她本人所言“在奇山异峰的桂林,在四季如春的昆明,

  • 标签: 女性文学史 小说创作 大后方 中国现代文学史 书写 20世纪
  • 简介:善研读中国现代文学史,历来注重'历史的细节,作家的生平、生活和交游细节,作品的创作、发表和流传的细节'。笔者也延续他的思路,从细节入手,从几个侧面解读他的治学思路与文人风范。当然,我这只是'素描',并非是对他学术成就的全面评价和深入阐述,这是需要说明的。

  • 标签: 好玩进行 进行到底 陈子善好玩
  • 简介:公元1435年(明宣德十年)初夏的一天清晨,北京阜成门外三里许一所俗名三塔寺的古刹附近.一时车马辐辏,人声喧阗,王公、内侍、官员、僧尼、士庶人等,争先恐后地赶到这里,为的是瞻仰名僧大国师智光的蔡毗盛典。这不仅因为新登基的皇帝(这年

  • 标签: 明朝 佛教 智光 传记材料 考证 生平事迹
  • 简介:西汉刘安所著《淮南》一书给予神话以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拟就《淮南》对上古神话的整理略作讨论。

  • 标签: 《淮南子》 上古神话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