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耶鲁大学著名的汉学家史景迁教授给我们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在1694年的法国巴黎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件,一个中国的公主被海盗掳掠到了这兄。据说这是法国人第一次见到中国女人。事情是这样的:这个女人说她是中国公主,是康熙皇帝的女儿儿,她被皇帝嫁给日本的皇子。但不幸在海上被荷兰海盗掳去,伴陪她的母亲死在了海上,她则被荷兰海盗带到了欧洲。这艘船后又被与之交战的法国船俘获。这样,这位中国公主就被带到了巴黎,这一切,都是这位公主用嗑嗑绊绊的法语叙述的。

  • 标签: 汉学 中国文化 贝耶 西方国家
  • 简介:《水经·淇水》“不异毛典”一段话,今人多误解。事实上,无论是从郦道元的治学方法与《水经》通例来考察,还是从历代学者的理解来看,其本意在于“据目验以申毛”。原文“典”字不误。

  • 标签: 《水经注》 治学方法 学者 郦道元 事实 原文
  • 简介:西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中,首次出现了"谈何容易"的词语结构。其后,士人们多次套用,以表达言谈不容许轻易和事情难做的意思,尤其是唐李善作之后,其意更是毋庸置疑。但在《非有先生论》中,通过对"谈"的词性辨析和"容易""谈何容易"的含义辨析,以及东方朔发出"谈何容易"的原因探析,我们还可揭橥出一层隐含意,即"谈论什么内容,君王的脸色会发生变化",其言外之意即进谏者所谈论的内容,君王能否在心理上接受,并深入思考,付诸行动。文中,非有先生共发了四次"谈何容易"的感叹,以表达进谏之难,吴王的脸色发生两次变化,进而行动上有所改变,最终使得吴国崛起。

  • 标签: 非有先生论 谈何容易 脸色变化 语义 心理
  • 简介:段玉裁的《说文解字》详细分析了词义的引申现象。在段氏看来,从语法角度出发,也可以引起词义的引申。名词义与动词义、名词义与形容词义、形容词义与动词义之间可以互相转移引申引起词义的演变;动词等实词可以虚化,引申为副词义;使动或意动的意义可以凝结成新义。本文就从词类活用的角度探究段玉裁《说文解字》的词义引申规律。

  • 标签: 《说文解字注》 词类活用 词义引申
  • 简介:汉语方言语法中普遍存在着代词指现象,指代词与前置的受事名词形成共指关系。文章对方言这种指现象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追溯它们的历史渊源,并由此出发探讨处置式的生成机制和语法特性。这对于汉语历时和共时语法系统的研究都具有启发性。

  • 标签: 方言 处置式 普通话 代词回指 古代汉语
  • 简介:大学英语写作和翻译一直是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的薄弱环节,写作和翻译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培养,讲究“潜移默化”,有时甚至依赖“灵光一现”。这些特征常常让学习者感到苦闷,也让教学者一筹莫展。本项目对此开展了行动研究,用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手段探索提高英语输出能力的途径,并结合数据统计分析、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法分析结果。本文报告了译练习法提高英语写作和翻译能力的行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译有自身的特点和功能,旨在提高英语输出能力的译练习更有其特殊的运作方式。本文讨论的译是从中文到英文的翻译,阐述译练习对英文写作和翻译能力的影响。

  • 标签: 回译 英语写作 英语翻译
  • 简介:郑玄《周礼》继承了以往注释家的历时沟通观念,继续使用或改造其历时沟通用语,并据之在注文中对经文用字进行历时沟通,也为后来明确创造术语“古今字”来沟通这类字际关系奠定了基础。其用语“A古文(为)B”、“A,今B字”、“古者,A为B”、“故字A为B”等严格来讲还称不上术语,但反映了历时沟通术语的初期发展过程。

  • 标签: 郑玄 历时沟通字际关系用语 古文 故字
  • 简介:鄭玄爲《周禮》作時每每稱引'故書作某',所引'故書'異文近二百條,歷來經學研究者對此均較爲重視.本文利用當今所見出土文獻材料,著重對《周禮》鄭玄中保留的二十七例形訛'故書'作了新證,重點對其訛混的時代層次作了考察.通過考察發現,這些形訛類'故書'的訛混時代基本上都可以推定爲漢代.據此亦可證明,鄭玄《周禮》時所據'古文'本並非先秦舊本,而應當是漢代用隸書轉寫的本子.

  • 标签: 字新 引形 形訛
  • 简介: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写作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作文水平及语文综合素养密切相关,因此,有效的写作教学十分重要。本文从生活化的角度,谈了谈初中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的技巧,以资借鉴。

  • 标签: 初中语文 写作 生活化 教学策略
  • 简介:汉语的“N的V”难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但却一直得不到妥善的解决,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忽略了“N的V”的语篇性,误将一个语篇问题当成是一个句法问题来研究。虽然也有学者很早就发现“N的V”的语篇指功能,可惜没有抓住这一点深入地挖掘下去。其实,“指”是解决“N的V”一切问题的关键。抓住了这一点,就能从“N的V”指对象的事件性中推知“N的V”的事件性,进而得出V的事件性。在此基础上,可以很自然得到这样的结论:“N的V”中的V是一个动词,但与普通动词不同:此时的V是一个指代用法,指代的是“V事件”。有了这一结论,“向心结构”难题就不再是难题,由此衍生出的相关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 标签: 回指 事件性 “向心结构”难题
  • 简介:范文瀾《文心雕龍》是《文心雕龍》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然而范本從天津新懋印書館本到北平文化學社本,再到上海開明書店本,直至人民文學出版社本,其間變化很大.而在'仲宣躁鋭''仲宣輕脆以躁競'條校注上的變化,更是雲譎波詭,讓人難以捉摸.考辨其變化原委,破解其背後真相,不僅可以明晰《文心雕龍》文本校注之是非,而且還有助於了結學界的一樁公案.

  • 标签:
  • 简介:《周礼》的物量词在指称范围和词义表达方面都很有特色,某些物量的表达与现代相差甚远,离开了《周礼》文本,难以判定它们的量词属性。文章从《周礼》文本出发,旁征前人注疏,借助‘说文段》,对《周礼》114个物量词中的七组疑难词从使用义的角度进行探析。

  • 标签: 物量词 《说文段注》 词义训释 《周礼》 注疏 指称
  • 简介:汉语话题链是汉语篇章组织的核心手段之一,在叙事文体中突出表现为连续零形式的使用,但目前汉语话题链研究受到指研究模式的严重影响,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从形式与意义结合的途径重新审视话题链的特点,给出合理的新定义和分类。在区分零指的基础上,从结构性特点审视话题链的本质特点,并指出话题链研究的核心内容。

  • 标签: 话题同指形式 零形式 指称分布 零形回指 篇章组织机制
  • 简介:《庄子》思想对中国古代士人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对它的解释,则历来聚讼纷纭。诸家因不同的思想背景,从儒、释等角度对它进行阐述。这种理解的“谬误”,从一个侧面展示出思想史发展的路径。本文试对诸家关於《养生主》中“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一句的解释加以评述,清理诸家对庄子的改造,寻绎庄子的本意。

  • 标签: 《庄子》 思想史 中国 养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