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神经内分泌肿瘤(NEN)发病率在全球呈逐渐升高趋势,其中以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最常见。GEP-NEN的高度异质性为其临床诊治带来挑战。近年来,GEP-NEN在病理学、影像学、治疗各领域均有较多进展,且临床诊治高度强调多学科团队合作,因此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激素与神经内分泌肿瘤学组在2014年发布的《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内科诊治若干建议》的基础上进行扩充与更新,制定本共识,涵盖GEP-NEN的临床表现、内镜、影像学、病理学、核医学、内外科治疗等方面,为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规范化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内分泌癌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亚类,在胃肠道中很少见,目前大多数关于神经内分泌癌的文献源于对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而直肠神经内分泌癌的公布数据很少。本文报道了1例直肠神经内分泌癌合并肝转移病例,就诊时表现为明显的类癌综合征症状,结肠镜检查拟诊为直肠恶性肿瘤,结合有类癌综合征的表现,考虑诊断为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随后免疫组化检查显示Ki-67约65%(+),最终诊断为直肠神经内分泌癌。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 癌,神经内分泌 类癌综合征
  • 简介:摘要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外科治疗过程中仍有许多有争议的问题有待解决。如小的无功能神经内分泌治疗是否均需手术切除;对转移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是否均需要切除;局限性肿瘤切除术后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对小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应选择规则切除还是局部切除,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一些来源于真实世界的研究已经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未来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有望对这些问题做出满意的回答。

  • 标签: 胰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瘤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老年人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继发的消化不良及营养障碍的问题严重影响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且潜在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国内外关于老年群体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的研究报道甚少。本文系统性分析回顾国内外文献,对老年人胰腺外分泌不足的可能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 作者: 鲜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 南充637300
  • 简介:目的:研究协同教学模式在内分泌临床护理教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21年在同一科室接受培训的三十名护士作为对照组,以2022年来院内分泌科培训的三十名执业护士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实习生手术评分及病例分析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思维能力、认知成熟度、分析能力、好奇心等思维能力得分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实习护士满意度为百分之九十六,对照组为百分之八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临床护理教学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着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 标签: 联合教学;教学模式;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3大质量指标的夏枯草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收集14批不同产地的夏枯草药材,根据技术要求制备14批夏枯草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计算出膏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夏枯草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指纹图谱,计算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的相似度,测定迷迭香酸含量并计算转移率。结果标准汤剂平均出膏率为(12.59±2.32)%,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分别为11.14%、10.78%和10.39%;标准汤剂迷迭香酸平均含量为(18.99±9.74)mg/g;平均转移率为(60.58±7.87)%;3批配方颗粒含量分别为7.40、7.49、7.09 mg/g,转移率分别为52.06%、50.10%和50.40%。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均标识出9个共有指纹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其中2个指纹峰分别为迷迭香酸和咖啡酸。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54、0.973和0.952。结论3批配方颗粒的质量指标与标准汤剂一致,该方法可为夏枯草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夏枯草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迷迭香酸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上呼吸道由鼻腔及咽喉腔两部分组成,是人体进行呼吸的重要解剖通道。目前经鼻腔内给药治疗鼻腔及肺部疾病的方法日益引起关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流体动力学已然成为研究上呼吸道颗粒沉降的常用方法,研究表明颗粒参数、上呼吸道结构、气流特性等均会对颗粒沉降造成影响。本文就目前针对上呼吸道颗粒沉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完善上呼吸道颗粒物沉降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为开发经鼻腔给药的装置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人体模型 计算机模拟 上呼吸道 颗粒沉降
  • 简介:摘要人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发全球性人类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减毒活疫苗是预防RV感染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RV疫苗的安全性,开发活病毒疫苗以外的其他形式疫苗,如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 particle,VLP)等,以避免减毒疫苗株通过回复突变恢复毒力、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如肠套叠)或造成环境污染,本文就RV VLP疫苗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展望。

  • 标签: 轮状病毒 病毒样颗粒 疫苗
  • 简介:摘要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是由病毒的一个或多个结构蛋白在表达系统内重组表达,并自行组装形成不含病毒遗传物质且不能复制、不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样蛋白颗粒。VLP因具有和天然病毒颗粒类似的空间立体结构,可通过和病毒感染一样的途径提呈给免疫细胞,有效地诱导机体产生免疫保护反应。本文就目前VLP疫苗在预防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VLP疫苗基于目的基因选择、结构确证、生产质控对免疫原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病毒样颗粒 疫苗 目的基因 结构确证 免疫原性
  • 简介:摘要笔者报道3例眼肌颗粒细胞瘤(GCT)的影像及病理表现。GCT的影像特点为肿块以肌腹为中心,CT上呈均匀等或稍高密度;常规MRI,相对于脑灰质,肿块于T1WI呈等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中等至显著强化;扩散加权成像呈等或稍低信号,平均表观扩散系数为0.60×10-3 mm2/s。GCT的病理特点为瘤细胞体积大,且细胞排列紧密,胞质充满嗜酸性颗粒,S-100表达强阳性。

  • 标签: 颗粒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眼肌
  • 简介:摘要超过60%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NENs)内镜下病变表现为多发病灶,可为息肉样隆起、黏膜下来源的肿瘤,或为丘疹、糜烂、溃疡性病灶,病变多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病灶多数<10 mm,平均5 mm。1型G-NENs中,约22%病例内镜下并无任何肉眼可见的病灶,只有通过胃体、胃底的盲检,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病灶,即微小类癌。本例患者胃镜下并无任何肉眼可见的隆起型病灶,因一次随机活检,才得以发现病变。本文结合该例病变内镜下表现及其临床特征,以提升诊断G-NENs的经验。

  • 标签: 神经内分泌瘤 类癌瘤 内窥镜检查
  • 简介:摘要气道黏液高分泌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引起气道黏膜产生过量黏液的病理生理过程,气道黏液高分泌会导致气道阻塞,进而出现气体交换功能障碍、通气与灌注比例失调等病理生理异常,使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是影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发病与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明确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病理生理及临床特征,将有助于建立针对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呼吸康复治疗方法。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学装备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中青年肺康复专业学组的有关专家组成的共识撰写专家组,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组的反复讨论,制订本共识,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呼吸道疾病 黏液高分泌 呼吸康复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正在得到临床医师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围绕它的组织来源、分型和治疗存在很多争议和讨论。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流行病学、分型分期、诊疗方法等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至2021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30例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胰头部10例,胰体2例,胰尾部18例。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脏肿瘤切除术2例,十二指肠切除术8例,胰腺中段切除术2例,胰腺体尾部切除术18例(联合肺叶切除术1例,联合脾脏切除术14例,保留脾脏4例)。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瘤体直径1.5~12 cm,淋巴结转移7例,侵犯脾脏1例,肝转移2例,肺转移1例。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胰瘘。本研究显示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大多缺乏临床症状,微创与开腹手术均安全可行,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胰瘘。

  • 标签:
  • 简介:摘要多发性内分泌肿瘤2型(MEN2)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内分泌癌症综合征,临床特征性表现为甲状腺髓样癌,伴或不伴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内分泌腺外表型;有2种亚型MEN2A和MEN2B。基于RET突变与MEN2表型的相关性,通过产前诊断和植入前基因检测,可预防(preventive)MEN2发生;整合RET突变和血清降钙素等检测,可准确预测(predictive)MEN2进展,进而实施MEN2的个性化(personalized)精准治疗。此外,着力提高对MEN2的认识,需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以及相关组织机构的共同参与(participation),并辅以心理支持(psychological support),可促进MEN2的综合诊治水平的全面提高。MEN2的“5P诊治策略”是精确医学的范例代表,可有效避免或减少MEN2的临床危害,改善MEN2患者预后及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多发性内分泌瘤病 早期诊断 甲状腺髓样癌 嗜铬细胞瘤 RET原癌基因 遗传学诊断 精准医学
  • 简介:摘要双向分化的癌(amphicrine carcinoma,AC)为具有腺上皮及神经内分泌分化特征的恶性肿瘤。本文报道了1例发生于胃体的AC,镜下可见细胞呈管状、片状、巢团状、花环状、条索状排列,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及脉管癌栓易见,神经侵犯亦可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广谱细胞角蛋白弥漫阳性,染色模式在管状、条索状、筛状排列肿瘤区域明显膜着色,在巢团状排列区域可见膜染色强度的减弱,突触素弥漫阳性,过碘酸雪夫染色可见细胞内、外的着色,MUC1、MUC4区域也有表达,不表达嗜铬粒素A、CD56、MUC2、MUC5AC及MUC6,Ki-67阳性指数热点区域约80%。AC的临床表现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与腺癌类似,易误诊为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或混合性腺癌与神经内分泌癌等。胃AC罕见,对其特殊的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的描述十分有限,临床对AC的认识严重不足,其病理特征、临床治疗及预后需收集更多的病例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汗腺在人体皮肤中分布广泛,其中外泌汗腺主要起散热排汗作用。汗液分泌由神经系统调控,包括分泌分泌与导管部重吸收2个过程,涉及钙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钠钾氯协同转运蛋白1、Best2蛋白、水通道蛋白5、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上皮钠离子通道等多种离子通道和蛋白。该文将对涉及外泌汗腺汗液分泌的神经传导体系、各类离子通道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损伤汗腺再生修复及干细胞转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外分泌汗腺 离子通道 皮肤 汗液分泌 神经调控
  • 简介:摘要外分泌腺导管癌是外分泌腺恶性肿瘤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唾液腺导管癌、胰腺导管腺癌、胆管癌等,这类疾病多具有一定的侵袭性,恶性程度较高,危害人体健康,早期筛查诊断是外分泌腺导管癌预后良好的关键。不同的外分泌腺导管癌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联系,其分子生物学特征、病理特征与分子机制具有相似之处。手术切除治疗伴辅助放化疗是目前外分泌腺导管癌常用的治疗方法,同时其相关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位点也可以相互借鉴,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同家族标志物已成为乳腺导管癌和唾液腺导管癌的靶向治疗位点,针对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位点的免疫治疗在许多研究中也有涉及,但尚无明确结论。

  • 标签: 导管癌 诊断 分子靶向治疗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