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瑞雪降临,送走了丰收的2006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07年。回顾2006年,在北京大学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国内、国外财税法学人以及各界朋友的关怀下,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在财税法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国财税法学科的发展、为中国财税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 标签: 北京大学 财经 大事记 财税法学 社会服务 国际交流
  • 简介:2015年11月14日-1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与南开大学法学院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六届反歧视研究年会”在南开大学省身楼隆重召开,来自清华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与致力于促平等、反歧视的社会公益组织代表和律师代表出席了此次反歧视研究年会。两岸四地不同领域的研究学者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和对话,以期推动反歧视法律制度的建构。

  • 标签: 南开大学 反歧视 年会 中国政法大学 社会公益组织 专家学者
  • 简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批准,以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张楚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绩效研究》获200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项目批准号:08JZD0009)。

  • 标签: 中国政法大学 成果展示 大学科研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知识产权 教育部
  • 简介: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科由苏惠渔、朱华荣、张国全、陆世友等老一辈刑法学家创建,1981年获批设立刑法学专业硕士点,2003年获批设立刑法学专业博士点(系华东地区首家刑法学博士点),同年设立刑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学科2001年获批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008年升格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 标签: 刑法学家 重点学科 华东地区 政法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 法学专业
  • 简介: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没,提高师生专业水平,增强专业意识,2018年5月24日,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系苏细清博士应邀到校为公共管理系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及学生进行了题为“优势取向的个案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学术讲座。

  • 标签: 香港浸会大学 学术讲座 博士 社会工作专业 理论与实践 专业意识
  • 简介:一、机构性质与发展目标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刑科院)成立于2005年8月,是北京师范大学重点建设的专门从事刑事法学研究的、中国刑事法学领域首家且目前唯一的具有独立性、实体性、综合性的新型学术研究机构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刑科院本着刑事一体化的宗旨,全面发展中外刑法学、中外刑事诉讼法学、国际刑法学、区际刑法学、刑事政策学、犯罪学、刑事执行法学、刑事证据学等刑事学科;

  • 标签: 北京师范大学 刑事法律 科学研究院 学术研究机构 国际刑法学 研究生培养单位
  • 简介:在跨学科的视域下,根据人才学所揭示的人才成长的有关规律,按照过程论、总体性思维原则以及实践辩证法,特别是在方法论整体主义与方法论个人主义相结合的立场下,不难发现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不仅表现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有阶段性特征,而且表现在不同阶段及其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换的动力机制,乃至贯穿全过程的动力机制上。而呈现和说明"需要—利益的驱动机制"、"交往—认同的嵌入机制"、"介入—筹划的参与机制"、"信任—关爱的发动机制"、"责任—目标的导入机制"、"优势—互补的融入机制"、"竞争—任用的促动机制"、"愿景—行动的拉动机制"、"体验—磨砺的内生机制"、"政策—制度的保障机制"十大动力机制何以存在,以及它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就成为本文探究的主要课题。

  • 标签: 大学生村官 成长 成才 规律 动力机制
  • 简介: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从当前国内国际局势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看,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提出了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 标签: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方式 中国
  • 简介:大学生违法犯罪动态特征大学生违法犯罪与青少年违法犯罪一样,总是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情势之中,但是,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又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动态变化与过去相比主要显示出以下几方面特征:1.案件的高发性。近些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有增无减,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频率向我们袭来,其发案比率持续上升,居高不下。如据前两年上海市各高校的统计数据:犯罪大学生的比例在1.3%0左右摆动(还不含一般违法的比例);另据笔者前一阶段对我省8城市23所高校学生违法犯罪情况所作的专题调查研究表明:我省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比率以平均每年53.8%速度递增(实际情况可能还要严重!)。2二主体的多元性。(

  • 标签: 大学生违法犯罪 思想道德教育 违法犯罪行为 青年学生 新态势 女大学生
  • 简介:1950年代初期,由东北行政学院司法系演化而来的东北人民大学法律系正经历着从干部培训班向综合型大学法律系转型的过程。无论教员个人的教育背景如何,都毫无例外地被纳入到学习苏联和保证教学内容政治正确的轨道中。“苏化”的具体做法包括模仿苏联,建立教研组、教研室制度,翻译苏联的法学教材。模仿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就使苏联法学在中国渗入到各个环节。政治化表现为无论是教员还是学生都要参加大量的政治学习。

  • 标签: 东北人民大学法律系 东北行政学院司法系 苏化 政治化
  • 简介: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典型事例,阐述了对大学生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生态价值观 教育
  • 简介:2016年3月20日,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中南财经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揭牌.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校党委副书记齐文远、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吴汉东等出席了揭牌仪式.

  • 标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法学会 法治发展 研究基地 中南财经大学 学术委员会
  • 简介: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激情犯罪尤为突出,涉案学生及其家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学校教学和管理秩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干扰,也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为此,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激情犯罪的现状,究其成因展开了调查问卷,并探讨了如何针对导致大学生激情犯罪的几大因素采取更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教育策略,以避免激情犯罪,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 标签: 大学生 激情犯罪 成因 预防
  • 简介:大学校园这样一个特殊的小社会、大世界中,大学生以受教育权被侵犯诉母校的不当惩戒纠纷在不断地上演着,文章分析了高校惩戒权和大学生受教育权冲突的原因,试图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受教育权为考量基点,着重规范处于强势地位的高校惩戒权,以期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

  • 标签: 惩戒权 受教育权 冲突 平衡
  • 简介: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创建于1993年。现设经济法、民商法、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刑法和国际法等六个教研室,另外设置了两个研究机构:科技法与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和日本研究所。目前法学系共有专职教师3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6人.博士导师2人.硕士导师12人。法学系现有一个法学本科专业.经济法,民商法两个硕士点,同时在法制教育方向招收博士生。

  • 标签: 武汉理工大学 法学院 简介 博士导师 日本研究所 知识产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