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2 个结果
  • 简介:1引言当前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发展很快,服务项目、服务单位都有很大增加。如何保存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原始经营数据,实行有效监管,确保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笔者利用近年来我局气象科技服务产业运行机制和在管理方面积累的经验,在WindowsXP平台上,以可视化数据库编程语言Delphi7.0为工具,采用面向对象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 标签: 服务产业 气象科技 管理系统 宁德市 WINDOWSXP DELPHI7.0
  • 简介:电视媒体的传播使得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家喻户晓,电话通讯的普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千变万化的信息时代里,“121”天气预报电话语音自动答询台应运而生。晋江气象局于2000年11月份引进新的“121”答询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目前运行状态良好,电话量稳中有升。电话量的多少直接反应了人们对气象及气象知识的关注程度,同时也说明了气象工作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 标签: 晋江市 语音信箱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 电话通讯 电视媒体 信息时代
  • 简介:利用1971-2012年42a榆林12县区气象台站逐日(20一20时,下同)降水资料,对致灾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榆林平均每年出现致灾暴雨3.5次,在地域上呈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分布;致灾暴雨多出现在7—8月,占致灾暴雨总次数的73%;致灾暴雨强度最大的时段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西太平洋副高偏北偏强、东亚大槽偏东偏弱、东亚季风偏强,亚洲区极涡偏弱时,有利于榆林产生暴雨;榆林东部的黄河沿岸暴雨多,与偏南气流和偏东气流受地形阻挡作用强迫抬升,并在榆林东部形成辐合有关。

  • 标签: 致灾暴雨 时空分布 环流特征指数 榆林市
  • 简介:“人才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随着科技革命浪潮的汹涌澎湃,作为经济发展基本要素的人才已成为最富活力的“第一资源”,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谁占领了人才高地,谁就能占据事业的制高点,我们要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培养、开发和使用,全面提高气象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开拓创新能力,才能为科技兴气象和实施拓展领域战略提供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持。要使人才战略落到实处,就应当对人才队伍的现状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预测未来人才需求趋势,相应提出对策和措施,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 标签: 人才资源 气象局 泉州市 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革命 经济发展
  • 简介:赤峰1995年农业减产的气候原因分析李俊友(赤峰气象局)赤峰农业在连续5年获得特大丰收之后,1995年全市农业总产量突减至15.78亿公斤,比去年减产32%。其中,阿旗和左旗减产幅度最大.分别为52%和55%,其次是松山区、红山区和喀旗,减产幅...

  • 标签: 赤峰市 农业生产 气候原因 气温 降水 日照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雷电灾害也越来越多,公众和媒体对雷电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灾害的信息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自2007年起,浙江省ADTD闪电定位系统具有完整的闪电时间、空间、强度等参数资料,为了能让公众完整了解金华雷电监测信息和雷灾特征,本文利用2012年金华闪电定位资料,对地闪的密度、月份—时段、地闪强度累积百分比、地闪强度空间分布等进行分析,及对雷电灾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金华雷电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兰溪东部、金华西部、东阳东部、永康南部及义乌北部等金华周边区域闪电次数较多,而东阳、兰溪、浦江的年平均闪电密度最高,分别达到4.98、5.16和4.89次/年·km~2。从时间上看,2012年主要集中在6-8月13-17时。从地闪强度分布特征看,主要为负闪,超过95%,其中0~-50kA比例最高,达到86.62%。地闪强度空间分布特征不明显。从雷灾受损类别看,主要集中在办公和家用的电子电器设备及农村地区,其中人员伤亡均出现在农村。从雷灾事故主要行业统计来看,电力、通讯、金融比例相对较高。

  • 标签: 雷电 时空特征 雷电灾害
  • 简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越来越个性化[1],而榆林公共气象服务模式一直未有跨越式的突破和发展,支撑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的技术平台发展相对滞后,现有业务平台冗余、服务产品重复、业务监控不全、服务效能不高、需求服务脱节等问题日益制约了榆林公共气象服务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开发了榆林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 标签: 气象服务 服务平台 榆林市 设计 服务模式 技术平台
  • 简介:在分析沈阳近百年特别是近50a降水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沈阳降水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沈阳降水量变化决定水资源变化,自1956年以来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且随着年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地下水变化平缓;地表水资源变化速度比降水变化速度快。同时降水量对辽、浑河的自然径流量影响显著,年际变化剧烈;近10a沈阳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将加剧沈阳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在对气候进行预估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估。

  • 标签: 降水量 水资源 径流量 地下水 对策
  • 简介:本文对白银前一年秋季,当年春季、秋季大气干旱指数与秋粮产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秋粮产量与当年伏旱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前一年的秋旱和当年的春旱.从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角度出发,用这3个旱段的干旱指数构造了服务指数,其与秋粮产量关系更加密切.

  • 标签: 干旱 秋粮 服务指数
  • 简介:1引言近年来,随着福州的气象业务不断发展,繁琐、低效的传统预报制作方法和日益增加的业务量的矛盾愈加明显,常规天气中的日常预报就有几十项之多,遇到灾害性天气等重大天气过程,临时增加的各种预报服务更是让预报员难以应对,针对当前问题,我市通过开发综合预报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了业务量剧增与效率低下的矛盾。

  • 标签: 预报服务系统 福州市 气象台 天气过程 灾害性天气 气象业务
  • 简介:引言目前,城市空气污染预报主要利用3种方法进行预报集成,即气象形势潜势预报、要素统计模型预报和污染模式预报.通过对3种结果的经验集成,综合得出预报产品进行分发服务.为了配合兰州4月1日按时开展空气质量试预报,我们设计了一个利用实时资料和数值资料相结合并直接用于业务应用的要素统计模型.

  • 标签: 兰州市空气质量 模型设计 空气质量统计
  • 简介:通过对1951--2005年营口逐年和逐月气温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55a营口年平均气温呈递增趋势,其中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最强、平均气温次之、平均最高气温最弱。极端最高气温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不同,呈现出前30a递减、近30a递增,近20a气候变暖更为突出;各月极端最高气温变率差异不明显。近55a营口年极端最低气温呈递增趋势,最近30a较近55a显著递增,但近20a则稳定少动;各月极端最低气温均呈递增趋势,冬季递增趋势最强、夏季最弱。城市化发展及工业化引起的热岛效应是营口显著增温的重要原因,而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则进一步加强了增温趋势。

  • 标签: 气温 变化特征 成因分析 营口市
  • 简介: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组成的一部分,是气象部门在气象事业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在建设先进文化的道路上,全市气象部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充分体现对“四有”职工的培养教育,突出气象文化的科技内涵和科技品位。为此,特提出我市气象部门气象文化目标和实现途径。

  • 标签: 气象文化 气象部门 莆田市 “三个代表”思想 气象事业发展 组成部分
  • 简介:1前言进入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伴之而来,人们对居住生活环境也日益关注,空气污染的控制和空气质量改善成为各级政府决策者面对的重要问题,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气象局2000年11月24日,联合下发环发[2000]231号文件,气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联合开展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从2001年6月5日起,在中央电视台共同发布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

  • 标签: 城市空气质量 预报工作 气象因子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福州市 环境保护部门
  • 简介:利用哈尔滨站1881—2010年的月平均气温、1909—2010年的月总降水量和1961—2010年哈尔滨所辖区、县()月平均气温、月总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计算了哈尔滨气温、降水变化速率,分析了哈尔滨气候变化特征;阐述了气候变化对哈尔滨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a,除巴彦7月气温略呈下降趋势外,哈尔滨各区、县()各月、季、年平均气温均呈升高趋势。哈尔滨各区、县()各月、季、年总降水量变化趋势不一致。近130a,哈尔滨年、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开始明显增温,21世纪开始增温尤为显著。近百年来,哈尔滨年、季总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气候变化对哈尔滨农业、能源等方面的影响有利有弊,但对于水资源、人体健康和交通等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 标签: 哈尔滨 气温 降水 气候变化
  • 简介:本文从新余大暴雨个例入手,通过分析其前期的假相当位温场,揭示大暴雨与假相当位温的关系,为本市的大暴雨预报寻找热力学因子。

  • 标签: 大暴雨 假相当位温场
  • 简介:本文从气象条件、下垫面状况和人类活动诸方面,对金华洪涝灾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1.梅雨期的连续大到暴雨和夏秋季由登陆热带气旋及MCC产生的特大暴雨天气是造成金华洪涝灾害的主要气象因子。2.金华三面环山、集雨面积大、河道比降小等特殊地形是速成洪涝灾害频发的主要下垫面因子。3.滥伐森林、盲目垦荒、围滩造田等人类活动是使洪涝灾害进一步加剧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洪涝灾害的上述成因,从战略角度提出了若干防御对策。

  • 标签: 洪涝灾害 灾害成因 暴雨天气 热带气旋 下垫面 河道比降
  • 简介:1引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福建省气象条例》中的有关精神,南平气象局依法积极开展了防雷工作。几年来该局防雷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南平每年还是有相当数量的设备因雷击而损害,随着经济的发展,弱电设备也日益增多,表1为南平通信行业雷击事故的调查,可见近年来弱电设备因雷击遭受的损失也在不断增加,防雷工作愈显得任重而道远。基于目前南平雷电灾害和雷电防御的现状,笔者结合近几年的防雷工作经验,对南平地区的防雷工作提出几点粗浅的想法,希望对南平防雷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 标签: 防雷减灾工作 南平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防雷工作 弱电设备 雷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