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吸烟大鼠血浆尼古丁、可替含量的测定,探讨香烟在体内的内暴露水平。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160只,随机分为2、4、6、8、12周的低、中、高染毒剂量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呼吸道静式染毒,每日染毒一次,染毒周期为2、4、6、8、12周。观察大鼠的一般毒性效应,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吸烟大鼠血浆中尼古丁、可替的含量。结果香烟烟雾暴露组大鼠在第3周后逐渐开始出现间歇咳嗽,腹式呼吸加剧,鼻噪音等症状,暴露时间越长,症状越明显;染毒剂量越高,染毒周期越长,大鼠体重减少越明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大鼠血浆尼古丁的保留时间为7.5~8.5min,随暴露时间的延长,暴露剂量的增加,大鼠血浆中尼古丁含量较空白对照组(155±56.65)ng/mL有所增加;大鼠血浆可替的保留时间为11.5~12.5min;随暴露时间的延长,暴露剂量的增加,大鼠血浆中可替含量较空白对照组(340±41.97)ng/mL有所增加,且呈现剂量?反应关系,不同暴露周期间可替含量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暴露时间与暴露剂量存在交互效应(P<0.05)。结论香烟烟雾暴露可造成大鼠机体不同程度的损伤,大鼠血浆可替浓度能够有效反映香烟烟雾内暴露情况,且呈现较好的剂量-反应关系。

  • 标签: 香烟烟雾暴露 动物模型 尼古丁 可替宁
  • 简介:目的通过测量大鼠急性运动后心肌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活性和糖原含量的变化,探讨补对运动心肌AMPK激活的影响。方法大鼠进行急性耐力运动,并在运动前后不同时间补充不同剂量的补充葡萄,采用Westernblot测定大鼠心肌AMPK活性的动态变化,采用蒽酮法测定心肌糖原含量。结果运动诱发大鼠心肌AMPK活性显著增高并在急性运动后1h保持在较高水平,然而运动补大鼠心肌AMPK活性却无显著增高。运动或小剂量补都无法引起大鼠糖原含量的显著变化,只有大剂量补能使糖原含量在运动后24h显著增高。结论(1)急性运动可使大鼠心肌AMPK活性升高,补能显著抑制急性运动中和运动后AMPK的激活。(2)运动后大剂量补能有效提高运动后24h心肌糖原含量。

  • 标签: 运动 心肌 补糖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大鼠
  • 简介:目的口服氯化汞(HgCl2)造成大鼠的间质纤维化模型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HgCl2[(A组为5mg/(kg·bw)、B组为10mg/(kg·bw)、C组为20mg/(kg·bw)]给大鼠灌胃1周,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肾功能和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模型大鼠体重下降,体比增加,肾功能损害和组织Hyp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升高,间质炎性细胞浸润,间质胶原沉积增加,间质FN和α-SMA表达增强,以C组病变最重。结论20mg/(kg·bw)剂量HgCl2灌胃1周可造成大鼠的间质纤维化病变,其部分机制在于HgCl2促使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和细胞外基质的生成沉积。

  • 标签: 氯化汞 肾间质纤维化 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探讨艾滋病急性期炎症因子、脂类代谢及葡萄代谢对体重的影响。方法检测SIVmac239感染北平顶猴急性期炎症因子(TNF-α、IL-6)、脂类代谢(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葡萄代谢参数(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体重增加组和体重减少组SIV感染北平顶猴之间的差异,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血浆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在SIVmac239感染北平顶猴急性期,炎症因子和血脂四项在体重增加组与体重减少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体重增加组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体重减少组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并出现胰岛素抵抗表现;Pearson分析显示,感染后第5周及第11周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与血浆病毒载量呈正相关。结论SIVmac239感染急性期,葡萄代谢异常可能是导致北平顶猴体重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艾滋病 SIVMAC239 北平顶猴 体重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前有大量证据表明早期不良的发育环境对成年期增加代谢性疾病的易感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随着人们对中枢胰岛素抵抗的认识增加,中枢对调控外周葡萄稳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可能是一种表观遗传学机制。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在没有DNA序列变化的情况下,引起基因表达可遗传性的改变。它能特异性地调节相关组织的基因表达,从而诱导物质代谢长期的改变。本文着重探讨早期发育环境对成年期代谢影响的中枢调控作用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 标签: 中枢调控 早期发育环境 糖代谢
  • 简介:对活体鼠肾脏局部分散的血清蛋白进行免疫组化分析通常很难用传统的方法来实现。为此,日本Yamanashi大学的ZhouD等人创造了体内冷冻技术(invivocryotechnique)。他们使用该技术结合冷冻置换法,检测了牛血清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过载鼠肾脏中的血清蛋白,并与传统方法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对比。他们每天给小鼠注射BSA,连续2天,小鼠出现明显的蛋白尿,并可在其肾脏的Bowman’s间隙和肾小管观察到免疫组化方法定位的BSA,这些部分也可以观察到其它内源性小鼠血清蛋白。

  • 标签: 免疫组化方法 牛血清蛋白 冷冻技术 小鼠 肾脏 过载
  • 简介: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C-Jun氨基端激酶(JNK)在代谢异常大鼠肝脏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代谢异常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病理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糖耐量受损(IGT)模型组(n=20)、2型糖尿病(T2DM)模型组(n=20)、IGT对照组(n=10)及T2DM对照组(n=10),高脂饲料喂养复制IGT大鼠模型,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T2DM大鼠模型,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细胞凋亡;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肝脏组织中MIF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MIF、caspase-3、JNK蛋白表达及磷酸化JNK(p-JNK)的表达。结果IGT大鼠及T2DM大鼠肝组织凋亡细胞明显增多;IGT组和T2DM组肝组织MIF基因表达较各自对照组明升高(P<0.01),MIF、caspase-3、JNK蛋白表达及JNK磷酸化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IGT组相比,T2DM组caspase-3、MIF、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JNK磷酸化水平是明显升高(P<0.01)。结论代谢异常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可能与MIF、caspase-3、JNK表达水平的升高及JNK磷酸化水平的增强有关。

  • 标签: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C-JUN氨基端激酶 Caspase-3 糖耐量受损 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