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实践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或滑脱病变患者的护理。方法对40例腰椎退行性滑脱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于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予以充分保健按摩、饮食、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治疗后神经压迫症状消失17例,减轻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2.5%。结论很多的椎间盘突出并伴有持续疼痛的患者,长期的保守治疗过程中神经损伤加重或增加新的马尾综合的可能性并不大。L4/5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采用综合治疗,腰椎推拿、针灸、电疗、封闭等法,同时,正确的康复按摩护理能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 标签: 腰椎退行性滑脱症 腰椎间盘突出 保守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的手术方法在对腰椎滑脱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0例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完成后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腰椎滑脱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的手术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 手术治疗 腰椎滑脱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48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实验组5例优,7例良,10例可,治疗总有效率为91.6%,高于对照组(3例优,6例良,9例可,治疗总有效率为75%)(P<0.05)。结论腰椎滑脱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腰椎滑脱 临床效果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y fusion,OLIF)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用于腰椎滑脱患者临床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于[2021年6月-2022年5月]就诊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腰椎滑脱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对患者进行均等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TLIF治疗,观察组患者行OLIF治疗,以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前和术后3天的疼痛程度和炎症指标、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影像学指标、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腰椎功能障碍情况和腰椎功能及术后3个月的腰椎融合情况为观察指标,对两种手术方式的近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和白蛋白丢失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天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的评分,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β-内啡肽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 斜向腰椎间融合术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腰椎滑脱患者70例,按照其住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融合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内镜融合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段功能评定,时段包括:3个月、6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6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时的共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脊柱内镜 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 简介:目的:运用5种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器(Pedicleshortsegmentfixation,PSSF)(Dick,RF,SF,Steffee,APF)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PSSF治疗57例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随访总结手术疗效、术后并发以及手术失误原因.结果:随访6~60个月,平均15个月,疗效满意,优良率80%;主要并发有:螺钉位置不当、断钉、螺钉松动、钉杆连接松动、植骨不融合、再度失稳等,发生率为29.8%.结论:(1)PSSF较适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2)并发发生率与手术操作有直接的关系.并认为各种PSSF自有特点,只有充分理解其设计原理,准确应用,操作合理时才能达到其设计的复位、固定目的.

  • 标签: 胸腰椎 脊椎滑脱 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器 治疗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退行性腰椎滑脱治疗与康复方案以及临床疗效,为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康复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治疗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总计10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接受腰椎牵引、佩戴腰围治疗,观察组5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接受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法、腰椎康复操治疗。比较2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疗效以及VAS、JOA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VAS以及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腰椎牵引、佩戴腰围治疗效果肯定且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佳。

  • 标签: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腰椎牵引 佩戴腰围 疼痛情况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枚椎间融合器(cage)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及cage治疗腰椎滑脱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27-76岁。单节段29例,双节段2例,其中L3/41例,L4/515例,L5/S114例,双节段L3/4和L4/51例。手术方法一侧症状者采用症状侧椎板关节突显露,双侧症状者采用双侧显露,以症状侧位主,经症状侧或症状较重的一侧椎间孔入路(TLIF手术)切除椎间盘及软骨终板,植骨后斜向置入单枚cage。结果术后获随访26例,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1个月。26例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6-12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10.8分,术后一年时平均24.7分。优18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2%。并发发生情况,术中硬膜损伤2例,神经根损伤1例,无断钉及cage移位。结论单枚cage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及牢固的固定,可保持椎间高度和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spondylolis,DS),又称假性腰椎滑脱,是骨科常见病。本文主要选取无外伤史、未经手术治疗的中老年Ⅰ度腰椎滑脱患者,运用“大牵引”的牵引原理为基础,牵引过程中结合手法整复对滑脱腰椎关节位置复位。经过临床数据统计分析,腰椎滑脱的完全复位率52.7%,部分复位率44.5%,未复位率2.7%;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8.2%。治疗后2个月复发率0%,治疗后4个月复发率0.9%。证明拉压整复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行性强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退变性 腰椎滑脱症 拉压整复法 保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以整脊调曲复位法为主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四维悬吊牵引腰椎,以调腰曲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治疗,对滑脱复位,系统观察腰椎滑脱121例,并进行随访。结果:复位总有效率98.35%,其中以复位效果和症状体征为疗效标准的治愈率74.38%,临床治愈率91.74%。平均30个月随访优良率88.99%。结论:导致腰椎滑脱的主要原因是腰椎力学紊乱,通过整脊调曲恢复或改善生理曲度,滑脱可以复位,如能坚持功能锻炼,可有效控制复发。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四维悬吊牵引法 调曲复位法 整脊
  • 简介:笔者在韦以宗老师指导下,运用以调腰曲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治疗,通过科学合理的使用“以宗四维整脊仪”进行四维悬吊牵引法的临床操作,对滑脱进行复位,共系统地观察腰椎滑脱21例,并进行随访,结果复位总有效率95.22%,其中以复位效果和症状体征为疗效标准的治愈率71.42%,临床治愈率90.46%,平均20个月随访优良率89.47%。体会:导致腰椎滑脱的主要原因是腰椎力学紊乱,通过整脊调曲恢复或改善生理曲度,滑脱可以复位,如能坚持功能锻炼,可有效控制复发。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复位法 整脊 临床观察 治疗 临床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腰椎滑脱患者使用Cage和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探讨其在腰椎滑脱中的临床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对27例患者均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滑脱椎体复位,Cage植入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经11月~2年随访,平均16月,JOA评分优良率为92.4%,骨愈合率达100%。结论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注意术中技术操作,Cage和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可有效恢复椎间隙高度,提高骨愈合率。对腰椎滑脱可有效复位,保持腰椎稳定,解除临床症状,是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方法。

  • 标签: Cage 椎弓根钉 腰椎滑脱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35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随访1~5年,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7.14%,6~12个月X线片34例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1例失败。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减压、Cage椎体间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内固定 Cage 植骨融合 后路减压
  • 简介:腰椎滑脱是门诊腰腿痛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成人中发病率约为5%,一般发生在20-40岁较多,症状缓慢出现,早期有些无症状,有些在X线片检查时才发现,所以早期一般不引起注意。我在门诊按以前的治疗方法,以仰卧或俯卧牵引,牵引后再做手法,时间长,效果慢,参加整脊学习班后,改为侧卧牵引,治疗的时间短,效果好。

  • 标签: 腰椎滑脱 中医治疗 手法复位 X线检查 腰椎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病人行减压植骨内固定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效果。方法对86例腰椎滑脱病人行减压植骨内固定融合术,着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的指导,出院后定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一期愈合,内固定无松动、脱出、断裂及椎间植骨移位现象,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恢复良好。结论腰椎滑脱围手术期的正确护理措施及指导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了解相关疾病知识,配合治疗及护理,促进手术后腰腿功能全面康复。

  • 标签: 腰椎滑脱 内固定术 功能锻炼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RF系统加椎间融合器(Cage)植入治疗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的机制、操作方法、主要并发和处理方法等。方法自2000年以来本科室共收治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患者103例,均予以RF系统加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回顾分析其手术方法、治疗机制和术后常见并发。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年限3个月-3年。82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21例术后残留不同程度的下肢麻木等感觉障碍,均在6个月-1年内恢复,103例行走功能完全恢复,1例椎间融合器向前滑脱进入椎体前方但未引起任何症状。结论RF系统加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疗效确切,钉棒内固定坚强,Cage融合稳定。是否正常植入椎弓根钉,合理放置Cage进行融合,有无充分减压等对手术疗效有决定性影响。

  • 标签: RF系统 椎间融合器 腰椎峡部崩裂 腰椎滑脱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退行性腰椎滑脱(DS)治疗中腰椎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ynesys内固定及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Ⅰ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Ⅰ度滑脱患者68例(Dynesys组),男35例,女33例;年龄(55.3±7.5)岁(范围44~74岁);L3 8例,L4 52例,L5 8例;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5±2.1)分。同期采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72例(PLIF组),男37例,女35例;年龄(56.8±7.2)岁(范围46~76岁);L3 9例,L4 53例,L5 10例;VAS评分为(4.4±2.3)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并发,并对两组间的椎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稳定节段和上邻节段的椎间隙高度、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SD)、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Dynesys组随访时间(64.2±18.3)个月(范围50~74个月), PLIF组随访时间(65.2±15.5)个月(范围55~79个月)。Dynesys组手术时间[(120.5±21.0)min vs.(132.5±27.0)min;t=2.924, P=0.004)]、术中出血量[(312.5±80.7)ml vs.(352.5±84.5)ml;t=2.861, P=0.005]和术后引流量[(120.3±45.8)ml vs.(140.2±50.2)ml;t=2.446, P=0.016]均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稳定节段ROM、上邻节段ROM、稳定节段椎间隙高度、上邻节段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5年稳定节段ROM(4.3°±1.6° vs. 0, t=22.809,P<0.001)和上邻节段ROM(10.5°±2.1° vs. 12.8°±2.2°;t=6.329, 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5年,Dynesys组和PLIF组ODI评分分别为11.25%±8.12%和16.53%±9.23%,JOA评分分别为(22.60±2.20)分和(19.01±2.3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5,9.340;均P<0.001);两组患者症状性ASD发生率(8.8% vs. 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4, P=0.257);影像学ASD发生率(2.9% vs. 1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 P=0.044)。结论采用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相对于PLIF,可减少邻近节段退变。

  • 标签: 腰椎 脊椎前移 内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