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以天然石墨为原料,球磨过筛得到颗粒均一的球形颗粒。酚醛树脂作为碳源对球磨后石墨进行包覆,经过高温炭化处理,在天然石墨表面形成一层炭包覆层,再对包覆后石墨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表面预成膜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池测试系统等对共改性石墨进行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分析。XRD分析显示,共改性后的石墨层间距d(002)和无序化程度增加,说明在石墨的表面形成了一定的包覆层。SEM图片中可以看出改性后的石墨颗粒致密均匀且较为圆滑,这种结构使得石墨颗粒表面积适当减小,电化学性能得到提高。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共改性后的石墨在0.1C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362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92%,100个循环后容量仍保持为最高容量的98.6%。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酚醛树脂 聚二甲基硅氧烷 石墨
  • 简介:样品用四酸(盐酸+硝酸+高氯酸+氢氟酸)溶解,经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其中的15种的稀土元素.选用HCl(1.2mol/L)作平衡液和淋洗液,HCl(4.0mol/L)作洗脱液进行实验,测量时选择最佳的分析谱线从而避开杂质峰的干扰.各稀土元素的方法检出限均低于1.5μg/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经标准物质验证结果可靠,适合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同时测量.

  • 标签: 阳离子交换树脂 分离富集 ICP-AES 地质样品 稀土元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选用EDTA螯合树脂固相萃取柱,ICP的蠕动泵过柱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了盐类食品添加剂中的铅和镉.对铅和镉的富集与洗脱条件进行优化,消除了基体离子的干扰.结果表明,pH为7.3时,进样速度为5mL/min,以0.5mol/L硝酸溶液1mL/min洗脱,固相萃取同时富集铅和镉的效果最好.本方法铅和镉的检出限分别为0.030mg/kg和0.010mg/kg,富集倍数为10.本方法应用于几种食品添加剂的铅和镉的同时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6%~99%之间,RSD<6%(n=3).

  • 标签: 固相萃取 ICP-OES 食品添加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楔状缺损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及光固化Dyract复合体实施临床修复的远期效果。方法试验组应用光固化Dyract复合体实施楔状缺损修复,对照组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实施楔状缺损修复。比照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两组前6个月均效果满意,试验组在12及24个月后修复后的牙齿仍坚固耐用,无磨损。对照组12个月时2人对修复1年后的效果感到不满意,24个月时,不满意人数增至6人。两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楔状缺损应用光固化Dyract复合体经久耐用,坚实美观,仅就本次结果而言,在材料制备及规范操作前提下,可保障2年的远期修复效果。

  • 标签: 光固化复合树脂 光固化Dyract 复合体 楔状缺损
  • 简介:建立了一种以聚氨酯泡沫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土壤及水系沉积物中铊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实验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0.01mg/L,对土壤及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相符,相对误差小于10%,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在1.9%~4.9%.

  • 标签: ICP-AES 聚氨酯泡沫 正交实验 土壤 水系沉积物
  • 简介:<正>徐晓群,年出生,毕业于长春师范学院化学专业,吉林吉诺树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群于1989年参加工作,在辽源市塑料六厂任出纳、会计。在工作中她勤劳认真、踏实肯干,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多次当选为厂"三八红旗手"、

  • 标签: 徐晓 化学专业 长春师范学院 企业经营规模 科学技术厅 国家专利局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孔吸附树脂提纯绞股蓝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培养的乳腺肿瘤MCF-7细胞株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浓度为25、50、100、200和400mg/ml大孔吸附树脂提纯绞股蓝黄酮类化合物培养液分为五组:A、B、C、D和E组。A、B、C、D和E组均作用于体外传代培养对数生长期乳腺肿瘤细胞株MCF-7细胞24h;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五组各对乳腺肿瘤细胞株MCF-7的生长抑制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五组各对乳腺肿瘤MCF-7细胞株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mRNA的相对表达量。

  • 标签: 绞股蓝 黄酮类化合物 大孔吸附树脂 乳腺肿瘤 MCF-7细胞 MTA1
  • 简介:采用浓HNO3/浓H2SO4混合酸在60℃超声环境下对T300碳纤维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并以其为增强体制备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对表面氧化前后的碳纤维形态与表面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研究氧化时间对纤维的表面形貌与表面性质以及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初期,碳纤维表面生成S—、N—含氧基团,以及—OH和—C=O;后期形成—COOH,氧化时间为15min时,—COOH的浓度达到最大值。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强度随混合酸氧化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强,氧化15min时强度达到峰值,相比于未氧化处理的样品,复合材料层剪切强度从16.3MPa提高到38.8MPa,抗弯强度从148.3MPa提高到379.7MPa。

  • 标签: 碳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氧化机制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