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芎葡萄注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芎葡萄注射治疗组,治疗后2周分别查血肌酐(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UP)、血脂(CG、TG)、红细胞压积(Hct)和纤维蛋白原(Fig)。结果治疗组2周后两组Scr、CG、TG、Hct和Fig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Scr、UP、CG、Hct和Fig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结论参芎葡萄注射可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血脂和血液粘稠度,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 标签: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丹参素 川芎嗪 慢性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芎葡萄注射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3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给予参芎葡萄注射200ml/d静脉滴注,对照组31例给予血塞通注射0.4g/d静脉滴注;疗程14d,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对症支持治疗,对临床症状改善做综合性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6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芎葡萄注射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有显著疗性、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血塞通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旋酐铁口服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缺血性贫血儿童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亚铁联合维生素C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右旋酐铁联合维生素C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治疗后两组患儿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容积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水平均明显升高,研究组患儿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可给予右旋酐铁口服联合维生素C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右旋糖酐铁口服液 维生素C 硫酸亚铁
  • 简介:目的探讨电解质溶液浓度对装量100mL以上的葡萄注射微粒检测的影响。方法采用10%和20%氯化钠溶液,各取10mL,分别加入同一瓶的葡萄注射各90mL,在KF-4微粒计数器上进行微粒测定。结果在加入不同电解质溶液浓度条件下测得每mL含10、25μm以上的微粒数日均符合药典要求。两种条件下测得的数值接近,经秩和检验,得α=0.05,即两种浓度对微粒检查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解质溶液浓度对葡萄注射微粒检测影响不大,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为葡萄注射微粒检测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微粒 葡萄糖注射液 氯化钠溶液 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及正确药物治疗效果,进而为提升小儿急性腹泻治疗成效,提高小儿生活质量提供重要依据支持,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急性腹泻患者60例资料,结合这些临床资料分析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和发生原因,并将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治疗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葡萄锌口服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个小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小儿急性腹泻发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在治疗之后,实验组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急性腹泻发生原因是多样的,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特别是要加强对葡萄糖酸锌口服的有效应用。

  • 标签: 小儿急性腹泻 临床特点 药物治疗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参芎葡萄注射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及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心肌梗死疾病模型,比较用药组和模型组心电图J点、血清肌酸激酶、血清乳酸脱氢酶、心肌梗死百分率和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参芎葡萄注射能减轻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明显降低结扎冠状动脉导致的大鼠心电图J点升高,减少心肌梗死百分率,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活力。结论参芎葡萄注射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心肌缺血 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苦参素葡萄注射治疗药物性肝病(DILD)临床表现及肝功能异常的变化,探讨其治疗DIL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苦参素葡萄注射600mg(1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33例,硫普罗宁200mg加入10%葡萄250mL静脉滴注,均为q.d,用药30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及B超检测肝脾大小.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均有改善.对SB、ALT、GGT、ALP的降低及ALB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对AST和LDH的降低两组间无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素葡萄注射在药物性肝病的治疗中,对肝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作用,而且安全,可作为目前治疗DILD的理想药物.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苦参素葡萄糖 硫普罗宁
  • 简介:目的:预测医院制剂替硝唑葡萄注射的稳定性,为临床提供贮存参考。方法:采用经典恒温加速法,分别于65℃、70℃、75℃、80℃恒温条件下,在不同间隔时间内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硝唑的含量。结果:其稳定性与温度相关,符合Arrhenius公式。结论:该制剂在室温25℃,避光条件下贮存期为2.34Y。

  • 标签: 替硝唑 经典恒温加速法 热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旋酐70滴眼治疗某些眼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120例(120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右旋酐70)及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各6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42例,有效14例,总有效56例(93.3%);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2例,总有效25例(41.7%)。经统计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适应范围内,右旋酐70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人工泪液。右旋酐70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人工泪液制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右旋糖酐70 人工泪液 眼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参芎葡萄注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用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增加参芎葡萄注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各项检测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参芎葡萄注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1例75岁男性患者因脑梗死给予参芎葡萄注射200 ml静脉滴注、1次/d,同期未使用其他药物。首次用药约6 h后,患者全身出现红斑、水疱,伴明显瘙痒;次日出现发热,大片肿胀性红斑上可见大小不等的水疱,部分水疱破溃,皮损面积超过50%,尼氏征阳性。考虑为参芎葡萄注射导致的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停用该药,给予甲泼尼龙、葡萄糖酸钙、氯雷他定、头孢唑啉钠等抗过敏和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皮肤护理。3 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红斑颜色变淡,水疱变小。15 d后皮肤损伤基本愈合。

  • 标签: 表皮松解,大疱性 中草药 输注,静脉内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8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再发伴胸痛半月余"于2013年9月2日入院。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咳嗽、咳痰,痰多为白色黏痰,无明显痰中带血、发热、胸痛、胸闷、气促等。既往给予口服药物或静脉输液抗炎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诊断为:1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2右纵膈肿物查因:肺癌?;3下咽部肿物查因;4肺部感染;5右肺尖继发性肺结核。

  • 标签: 溴己新 氨溴索 交叉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