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规范化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观察组选择我院消毒供应中心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作为规范化管理阶段,另外选择消毒供应中心 2018 年 7 月 -2018 年 12 月作为常规管理对照阶段。比较两组的院内感染率。 结果 实施干预后,观察组院内感染率( 3% ))明显比对照组( 10% )更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规范化管理在供应室应用之后,可以有效提高护士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明显的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的机会,改善了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规范化管理 消毒 供应室 优质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消毒供应中心中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环节质控的影响效果。方法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20年1月初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7月~12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150000件器械存在的问题,并与2020年1月~6月期间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后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126000件器械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比较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前后,环节质控中器械质量缺陷率、不良事件、科室内部矛盾及临床科室纠纷差异。结果 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后,环节质控发生器械质量缺陷率明显低于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环节质控 视频监控系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相同器械共计122件进行分析,此次调查选取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将相同器械分成2个小组,每组均分得61件。对比组采用传统常规清洗护理。研究组则采用预见性清洗护理。分析两组护理质量。结果:对比组污染率为13/61(21.31%)明显高于研究组的1/61(1.64%),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科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的监测分析。方法 针对本院消毒供应科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采用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三种方法,对不同监测方法的结果进行为期1年(在 2019年 1月 1日 -2019年 12月 31日)的数据分析。 结果  36次随机抽样监测结果显示,在 2019年 1月 1日 -2019年 12月 31日的使用过程中,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的有效率均达到了 100.00%。 结论 消毒供应科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是确保医院各科室物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通过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等监测方法的科学合理开展,是确保消毒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器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 

  • 标签: [ ] 消毒供应科 压力蒸汽灭菌器 灭菌效果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临床污染器械预处理的情况,进一步分析管理干预效果。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月 -2019年 12月本院消毒供应 中心 的临床污染器械 进行管理质量的研究分析, 共计调研医疗器械和相关记录共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观察其在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并给予评价。方法 :选取 2018 年 1月— 12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常规管理的阶段作为对照组,选取 2019年 1月— 12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的阶段作为实验组,对两组的院内感染率和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专业技能评分进行指标对比。结果:实验组发生院内感染率和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专业技能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优势,其中感染发生率仅 5.56%, 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达到(97.57±8.43)分,专业技能评分达到( 97.36±3.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有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常规护理服务更优,更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 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PDCA 对消毒供应中心清洗质量提升的效果。方法:成立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实行 PDCA 循环管理责任制,运用 PDCA 循环管理方法设定质控重点,制定PDCA循环改进方案,将2020年1-6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 PDCA 组, 2019年1-6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对照组,每组各300件器械,对两组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由85.7%提升到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全面清洗质量持续改进, CSSD人员整体素质、服务品质、无菌物品供应质量大幅提高。

  • 标签: PDCA 清洗质量 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采取细节管理的意义。方法:选取 2019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分为两个阶段,分析两个阶段采取细节管理模式之前和之后的临床满意度及质量, 2019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集中消毒供应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 3月到 2018年 3月期间,本院采用分散式消毒管理; 2018年 4月到 2019年 4月期间,采用集中消毒供应管理,对比实施前后的医疗器械污染发生率和清洁度。结果:集中消毒供应方式应用前的污染发生率和清洁度分别是 5.5%、 94.5%,该方式使用后的污染发生率和清洁度分别是 1%、 99%,前后进行比较有较大的差异(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集中消毒供应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医院器械消毒的质量,降低器械的污染发生率,很好地保证了消毒灭菌的效果,器械清洁度大大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中消毒供应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在医院对简易呼吸气囊进行消毒工作的过程中,使用新消毒流程的消毒方法的具体应用效果和影响。方法:将医院需要进行消毒灭菌工作的简易呼吸气囊设备进行随机的分组,分成两个呼吸气囊机器小组,其中一个小组的简易呼吸气囊消毒机器将采用新消毒流程进行消毒灭菌工作,另外一个小组的呼吸机器将采用常规的消毒灭菌流程进行机器的消毒灭菌工作,待两个小组的简易呼吸气囊设备进行消毒完成后,比较两个小组机器消毒后的清洁力度评分、消毒质量评分。结果:进行了新消毒流程的简易呼吸气囊设备,在消毒工作后,其清洁力度评分和消毒质量评分比常规组机器的评分要高。结论:在医院对相关的简易呼吸气囊设备进行消毒灭菌工作过程中时,采用新消毒流程的消毒工作方法的效果比较好,可以使简易呼吸气囊的清洁力度和消毒工作做得更加到位,有力的保障了相关医疗器械的安全性,降低了医院的感染力度,在医院对相关机器的消毒过程中,该方法是值得被推广和使用的。

  • 标签: 新消毒流程 简易呼吸气囊 消毒作用 应用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空气消毒器联合含氯消毒剂在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128例手术时间>2 h的手术间次,按消毒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予以动态空气消毒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含氯消毒剂。记录对比第1台手术前、第1台手术毕、第2台手术前、第2台手术毕手术室消毒合格率、消毒前、消毒后、手术2 h手术室菌落数、两组患者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第1台手术毕手术室消毒合格率、第2台手术毕手术室消毒合格率分别为100.00%(64/64)、100.00%(64/64),均高于对照组84.38%(54/64)、71.88%(46/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2 h手术室菌落数为(114.12±13.34)cfu/m3,低于对照组(161.54±14.82)cfu/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率6.25%(4/64)与对照组12.50%(8/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空气消毒器联合含氯消毒剂应用于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中,可提高第1台手术毕、第2台手术毕手术室消毒合格率,减少手术2 h手术室菌落数,且患者感染率低。

  • 标签: 动态空气消毒器 含氯消毒剂 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
  • 简介: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 ,自来水厂在消毒工艺环节常见的方案有液氯消毒与次氯酸钠消毒。自来水厂生产用液氯是黄绿色的液体,储存于液化氯瓶中,常温常压下会气化成浓度含量大于 98% 的高纯氯气,高浓度氯气具有剧毒与很强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对人体危害极大。次氯酸钠能与水相互溶解,生产用 10% 次氯酸钠水溶液是一种微黄色透明液体,具有似氯气的气味,但其对人体的危害远低于氯气。白晓慧、候宝芹、巢猛的研究表明次氯酸钠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同时能有效降低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是自来水厂液氯的替代品。

  • 标签: 次氯酸钠 液氯 消毒 制水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科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没有采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设立为对照组,与之对比的则是采用了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的观察组。对比两组的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 16.67%,对照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 66.66%,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实施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的积极性,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值得使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洗必泰进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长期维护的两种消毒手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长期住院、PICC维护周期大于1个月的带管患者,PICC维护中皮肤消毒剂均为洗必泰,其中2017年1~3月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小Z字型反复摩擦结合环形手法(Z+O);4~6月患者为试验组,采用大Z字型反复摩擦结合上下左右手法(Z+#),统计比较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为4.7‰,对照组为3.8‰,χ2=0.000,P=1.000)。结论两种洗必泰消毒手法都能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与(Z+O)手法相比,(Z+#)手法能够降低成本、节省时间,方便护士操作,提高临床工作效率,而且增加患者舒适度。

  • 标签: PICC 洗必泰 消毒手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机管理在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起在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的优质护理中采取危机管理,分析危机管理应用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危机管理实施后,临床科室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危机管理实施前,管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危机管理实施后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防范意识均高于管理前,管理前后的各项意识评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优质护理中实施危机管理后,不仅能够提高护理的满意度,还能减少医院感染率,保证医院诊疗质量,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

  • 标签: 危机管理 基层医院 消毒供应室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2017年 1月 1日~ 6月 30日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 15名工作人员((根据我们单位供应室实际情况,科室只有 15名工作人员,护士 10个,工人 5名)作为对照组 ,随机抽取 300件无菌物品进行调查 ;将 2017年 7月 1日~ 12月 31日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联合层级管理模式的 15名工作人员作为实验组 ,随机抽取 300件无菌物品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物品回收、清洗、灭菌、包装、发放达标率 ,无菌物品配送时间 ,供应室去污区、检查包装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达标情况。结果 :实验组无菌物品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无菌物品配送时间为 (50.24±4.06)min,对照组为 (70.35±5.14)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供应室去污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和检查包装区域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能够显著提高消毒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发放合格率 ,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质量 改进 消毒中心 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为对饮用水之中浑浊度对余氯消毒效果的影响进行探讨。在 2017年到 2019年之间对某市的供水单位供应的生活饮用水进行卫生监测,一个月对该供水单位的各个供水点末梢水进行一次采集,对并水质中的细菌总数、浑浊度以及余氯进行检测,并且对水质的浑浊度和细菌总数存在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游离余氯在 0.05到 0.1mg/L和 0.1到 0.2mg/L的情况下,水质的浑浊度和细菌总数呈正比例的关系,游离的余氯在 0.2到 0.3mg/L和大于 0.3mg/L的情况下,水质的浑浊度和细菌总数不存在统计学相关。由此得出:在游离余氯的含量在 0.05到 0.2mg的情况下,减低水质的浑浊度可以有效的实现水质中的细菌总数的减少,有利于氯化消毒作用的发挥;在游离余氯的含量超出 0.2mg/L的情况下,对水质的浑浊度进行控制对于水质中的细菌总数减少并没有显著效果

  • 标签: 饮用水 浑浊度 余氯消毒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