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急危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急危重症患者57例按照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分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HD+HP)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CRRT+HP)组,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部分生化指标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生化指标和病死的区别。结果CRRT+HP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BU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住院天数及病死均明显低于HD+HP组(P<0.05)。结论CRRT+HP治疗危重症患者,疗效明显优于HD+HP,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是提高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的重要治疗措施。

  • 标签: 血液净化 急性中毒 疗效
  • 简介:寿险产品定价方法一般采用静态的死亡,没有考虑死亡改善对保障类产品或年金类产品的影响,这样可能导致寿险公司的准备金估计过高或更低,进而影响寿险公司的经营。本文首先借助MonteCarlo方法模拟静态死亡和动态死亡下寿险公司的责任准备金分布,然后比较两种情况下寿险公司责任准备金风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死亡改善对寿险公司责任准备金的影响显著,建议寿险公司在产品设计时考虑死亡改善因素。

  • 标签: 准备金风险 死亡率改善 Lee—Carter模型 MONTE CARLO模拟
  • 简介:摘要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完成《中国妇女发展规划纲要(2001-2010)》的目标,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采取免费孕检、开展贫困危重孕产妇救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工作等措施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降低孕产妇死亡。全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由2006年的61.49%增加到2010年的99.03%,有效降低了孕产妇死亡

  • 标签: 孕产妇系统管理 孕产妇死亡率 免费孕检 贫困危重孕产妇救助 住院分娩救助
  • 简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可反应红细胞体积变化,是缺铁性贫血的标志物。最近,有研究报道,RDW升高与普通人群高死亡风险相关。然而,RDW与血液透析(HD)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为探讨RDW与血液透析(HD)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VashisthaT博士和同事开展了一项大规模回顾性观察研究,结果表明,RDW升高与HD患者全因死亡增加相关。该研究发表在《AJKD》期刊。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液透析 死亡风险 全因死亡率 红细胞体积 脉通
  • 简介:香港大学医学院流感研究中心及公共卫生学院与美国专家的实验研究发现,新SARS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在48小时内的复制速度10年前的SARS快P100倍.而且对肺部的攻击是全面的,不仅破坏专责呼吸的肺泡细胞.同时破坏具有修复功能的肺泡细胞,令病况急剧转坏,

  • 标签: 冠状病毒 死亡率 SARS病毒 香港大学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肺泡细胞
  • 简介: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PPH)为产科常见并发症,大量快速PPH严重威胁着产妇生命安全,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WHO估计,全世界每年PPH患者约为2000万,每年有超过125000例孕产妇死于PPH。多年来,PPH也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约占孕产妇死亡的40%。其中,山区、农村孕产妇死亡较高。PPH患者即使获救,也可能遗留相关后遗症,如席汉综合征,或因需子宫切除挽救生命而使患者丧失再次生育功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等。

  • 标签: 孕产妇死亡率 产后出血 识别 常见并发症 PPH 席汉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少年骨肉瘤患者3年死亡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青少年骨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3年死亡的差异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青少年骨肉瘤患者3年死亡为35.0%,在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和病理组织学类型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在KPS评分、肿瘤最大径、病理性骨折、治疗方法和TNM分期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KPS评分<70分、肿瘤最大径≥6cm、有病理性骨折、单纯手术和Ⅲ+IV期患者3年死亡均显著高于KPS评分≥70分、肿瘤最大径<6cm、无病理性骨折、综合治疗和Ⅰ+Ⅱ期患者。KPS评分<70分、肿瘤最大径≥6cm、有病理性骨折、单纯手术和Ⅲ+IV期患者3年死亡均为3年死亡危险因素(均OR>1,P<0.05)。结论青少年骨肉瘤患者3年死亡的危险因素为KPS评分、肿瘤最大径、病理性骨折、治疗方法和TNM分期,KPS评分<70分、肿瘤最大径≥6cm、有病理性骨折、单纯手术和Ⅲ+IV期患者3年死亡均为其危险因素。

  • 标签: 骨肉瘤 3年死亡率 影响因素
  • 作者: 王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6-12-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16年第15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应用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比两组患者在单因素分析中的差异。结果:入选本次回顾性分析的50例患者中,死亡14例,生存36例,临床死亡率为28.00%;两组患者在入院前抗生素使用、感染性休克、气管插管、化疗等临床评价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从本次回顾性分析的结果来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死亡率较高,绝大多数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入院前抗生素使用、感染性休克、气管插管、化疗等因素均有可能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死亡率,需在工作实践中加以重视。
  • 简介:在实验室熏蒸柜中,采用不同浓度硫酰氟对德国小蠊成虫进行熏蒸效果观察研究,运用时间一剂量一死亡模型对10h内各处理组德国小蠊成虫累计死亡随时间、剂量的变化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硫酰氟对德国小蠊成虫具有较强的急性毒性。硫酰氟熏蒸浓度为1.0g/m^3、1.5g/m^3、2.0g/m^3、2.5g/m^3和3.0g/m^3熏蒸10h后,德国小蠊成虫的累计死亡分别为4%、8%、72%、84%和100%,随着熏蒸时间的延长,硫酰氟半数致死浓度(即LC50)逐渐降低。熏蒸后10h的LC50和LC90估计值分别为1.95g/m^3和2.44g/m^3。

  • 标签: 硫酰氟 德国小蠊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 简介:其中过期妊娠328例占3.25%,其中羊水暗区<2cm34例占11.6%、2~3cm90例占30.7%,羊水量例羊水污染剖宫产胎儿窘迫低阿氏评分围产儿死亡n%n%n%n%n%羊水少 1243729.86955.64233.9513214.521.6羊水适量1693017.84828.43319.5275.30P值 <0.05<0.01<0.01<0.01

  • 标签: 临床分析 产儿死亡率 例分析
  • 简介:综述国际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多中心研究结果,并就适用范围、常用剂量及治疗注意事项等主要问题进行。对临床应用有重要价值。

  • 标签: Β阻滞剂 卡维地洛 心力衰竭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十年来我区孕产妇死亡的原因、死因构成及其他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0-2010年收集的卫生常规报表及年报质量控制资料、孕产妇死亡个案及调查附件、孕产妇死亡监测和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等。结果2000-2010年孕产妇死亡分别为189.51/万、154.94/万、188.91/万、164.32/万、140.17/万、178.36/万、72.6/万、48.63/10万、30.56/10万、14.84/10万,自2000年的189.51/10万降至2010年的14.84/10万,下降了92.17%,成效显著。孕产妇死亡与经济和文化水平、计划生育政策、卫生资源和产科服务技术水平及交通和通迅等因素有关。结论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建议增加卫生经费的投入,改善卫生服务设施,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对医疗保健服务的利用率;加强对卫技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知识技能水平;加强围产期的保健服务,及时发现和纠正高危因素的发生。

  • 标签: 孕产妇死亡率 相关困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镁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MHD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随访期间平均血清镁水平三分位数分为低血镁组(血清镁≤0.96 mmol/L)、中度血镁组(血清镁0.97~1.07 mmol/L)和高血镁组(血清镁≥1.08 mmol/L),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3组患者生存的差异。多元Cox回归方程法分析MHD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33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男194例(58.4%),中位年龄63(51,72)岁,中位随访时间36(20, 45)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血镁组患者总生存及心脑血管疾病生存低于中度血镁组和高血镁组(分别Log-rank χ2=36.286,P<0.001;Log-rank χ2=20.145,P<0.001)。在校正多项混杂干扰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低血清镁是MHD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低血镁组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显著高于高血镁组(分别HR=2.925,95%CI 1.352~6.330,P=0.006;HR=3.821,95% CI 1.394~10.473,P=0.009)。结论低血清镁是MHD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低血清镁水平可致MHD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

  • 标签: 肾透析 死亡率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探索杀灭德国小蠊的方法,为有效控制德国小蠊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验室熏蒸柜中,采用不同浓度硫酰氟对德国小蠊成虫进行熏蒸效果观察研究,运用时间-剂量-死亡模型对10h内各处理组德国小蠊成虫累计死亡随时间、剂量的变化进行拟合。结果硫酰氟熏蒸浓度为1.0、1.5、2.0、2.5和3.0g/m3熏蒸10h后,德国小蠊成虫的累计死亡分别为4%、8%、72%、84%和100%,随着熏蒸时间的延长,硫酰氟半数致死浓度(即LC50)逐渐降低。熏蒸后10h的LC50和LC90估计值分别为1.95和2.44g/m3。结论硫酰氟对德国小蠊成虫具有较强的急性毒性。

  • 标签: 硫酰氟 德国小蠊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浙江省新增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早期死亡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透析患者早期死亡风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浙江省血液透析登记数据库,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浙江省新增血液透析患者的早期死亡及其相关因素,早期死亡的定义为患者透析后90 d内死亡。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早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开始透析后第1个月死亡最高(46.40/100人年),3个月后死亡逐渐稳定,早期死亡为25.33/100人年,120 d内、360 d内总体死亡分别为21.40/100人年、11.37/100人年。年龄≥65岁患者早期高死亡现象尤为明显。老龄(≥65岁,HR=1.981,95%CI 1.319~2.977,P<0.001)、原发病为肿瘤(HR=3.308,95%CI 1.137~5.624,P=0.028)、合并肿瘤(不含原发病为肿瘤,HR=2.327,95%CI 1.200~4.513,P=0.012)、首次透析通路为临时导管(HR=3.632,95%CI 1.806~7.307,P<0.001)、低血白蛋白(<30 g/L,HR=2.181,95%CI 1.459~3.260,P<0.001)、低血红蛋白(每增加0.01 g/L,HR=0.861,95%CI 0.793~0.935,P=0.001)、高密度脂蛋白偏低(<0.7 mmol/L,HR=1.796,95%CI 1.068~3.019,P=0.027)和C反应蛋白偏高(≥40 mg/L,HR=1.889,95%CI 1.185~3.012,P=0.008)是血液透析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开始透析后早期死亡较高,3个月后死亡逐渐趋于稳定。老龄、低血白蛋白、低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偏低、C反应蛋白偏高、原发病为肿瘤、合并肿瘤以及首次血管通路为临时导管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肾透析 肾功能不全 死亡率 终末期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