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2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踝肱指数及VAS评分对比无差别,P>0.05。护理后,两组均改善且有差别,P<0.05。就并发症率看,对照组为21.57%,观察组为7.84%,两组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来说,其在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更有助于改善踝肱指数,降低疼痛,并减少并发症,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动脉闭塞症 持续动脉置管溶栓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围绕紧急主动脉夹层瘤手术患者的全程护理配合方案进行分析研究,探索紧急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全程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采用全程护理之后接诊的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全程护理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中具有至关重要作用,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显著提升且死亡风险大幅降低。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积极开展全程护理,全面关注患者的治疗与康复需求,配合医生共同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动脉瘤 全程护理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技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 我院以2021年3月-2022年4月,收治的66例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给予常规组传统诊断,观察组采取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技术,进行诊断,比较两组的狭窄程度诊断情况和临床诊断准确性。结果 在准确率等指标上,观察组改善情况,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技术 冠状动脉狭窄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CTA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应用人工智能的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CTA和冠脉造影术检查。安排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主治医师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软件处理CTA图像。对冠脉疾病诊断中应用AI辅助诊断软件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人工智能辅助软件的诊断时间更短。诊断金标准为冠脉造影术,人工智能检测冠脉狭窄和医师诊断冠脉狭窄特异度与敏感度无显著差异(P>0.05);人工智能和医师诊断冠脉狭窄检测狭窄程度≥25%敏感度与特异度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根据医生诊断结果,冠状动脉396个当中有336个斑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医师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能够评估冠脉优势分型和冠脉支架,和医师诊断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脉疾病采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准确性和敏感度较高,使诊断效率大幅度提升。因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仍存在不足,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临床医师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手段。

  • 标签: 人工智能 冠状动脉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糖尿病(DM)患者行超声诊断颈动脉、下肢动脉硬化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DM患者为患病组,另择期同期收治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体检组,行超声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相比体检组,患病组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的斑块硬化、IMT增厚、管腔狭窄及管腔闭塞检出率更高,P

  • 标签: 超声 糖尿病 颈动脉 下肢动脉硬化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早期心电图的改变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82例疑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入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为金标准,评价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并总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早期心电图的特征。结果:①本次研究中82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4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以DSA检查为金标准,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敏感度为87.0%,特异度为80.6%,准确度为84.2%,阳性预测值为85.1%,阴性预测值为82.9%。②4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早期心电图存在窦性心动过缓、过速的特征,44例患者出现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42例患者出现ST-T段改变,38例出现心房颤动。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多数患者存在窦性心动过缓、过速的特征,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早期心电图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肾动脉受累不同分型及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02年6月至2021年9月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TEVAR治疗的TBAD合并肾动脉受累患者330例。根据主动脉 CTA 影像,将一侧肾动脉受累情况分为5型:真腔型(肾动脉开口完全起自真腔),假腔型(肾动脉开口完全起自假腔),双腔型(肾动脉开口起自真、假双腔),挤压型(肾动脉开口与真腔相连,但肾动脉开口受到内膜片极度挤压),开口型(肾动脉开口有内膜破口)。双侧肾动脉受累分型分为7型:真真型(真腔真腔型),真假型(真腔假腔型),真双型(真腔双腔型),真口型(真腔开口型),假假型(假腔假腔型),假挤型(假腔挤压型),双双型(双腔双腔型)。本研究主要观察指标是不同肾动脉受累分型术后肾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及配对样本秩和检验对双肾动脉受累不同分型组间术后肾功能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比较双侧肾动脉受累不同分型组间30 d内及远期临床不良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术前肾功能重度损伤组与非重度损伤组患者全因病死率。结果患者年龄(53±11)岁,其中男性276例(83.6%),女性54例(16.4%)。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清肌酐(术前:H=18.686,P=0.005,术后:H=18.101,P=0.006)和胱抑素C(术前:H=17.566,P=0.007,术后:H=10.433,P=0.016)水平7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假假型组最高;但其术前术后变化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0 d内随访显示,术后急性肾损伤(χ2=15.623,P=0.007)、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χ2=15.523,P=0.010)、术中内漏发生率(χ2=17.935,P=0.004)7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假假型组最高(分别为2/9、5/9和5/9)。远期随访显示,全因死亡(χ2=14.772,P=0.011)、非主动脉源性死亡发生率(χ2=15.589,P=0.008)7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显示,术前肾功能重度损伤患者术后远期全因病死率高(17.7%比4.8%,P=0.009)。结论肾动脉受累分型不同的TBAD患者肾功能水平存在差异,TEVAR对TBAD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术前肾功能重度损伤患者TEVAR远期全因病死率高。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夹层 肾动脉 肾功能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明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4期
  • 机构: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重庆潼南 402660
  • 简介:蛛网膜下隙出血是一种危及生命的脑血管疾病,因此,一旦发现,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传统的手术夹闭合介入栓塞治疗都是有效的方法,但介入栓塞治疗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成为治疗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病等众多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的研究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血脂异常、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高血压、吸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最主要的方法。20余年来,经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由于对患者损伤小、血管并发症少、不必强制卧床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冠心病介入治疗。而经TRI治疗引起的桡动脉痉挛(Radial artery spasm,RAS)亦成为心内科介入医生高度重视的问题。所以探讨RAS的概念、发生机理、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避免或减少RAS的发生率,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桡动脉痉挛 相关危险因素 预防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病等众多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的研究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血脂异常、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高血压、吸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晓利 洛阳市偃师人民医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23-12-27
  • 出处:《健康世界》 2023年第15期
  • 机构: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长,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同时,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易发生问题。因此,应密切关注心脏健康。患者若想了解自己的心脏情况需要采取影像检查。当前,动脉造影与螺旋CT较为常用。但是,一些患者在想要检查时却不知道选择哪种检查方式,对此感到困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选择正确的检查方法,及时诊断疾病,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