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早产脑室旁静脉性脑梗死(periventricular venous cerebral infarction, PVI)患儿的临床病例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及早做出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经超声诊断的16例新生儿PVI的病历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超声表现、危险因素及结局进行分析。根据超声表现,将患儿脑损伤程度分为轻度PVI(n=5)和重度PVI(n=11);按患儿发病时间,分为典型PVI(发病时间为生后6~96 h,n=14)和非典型PVI(发病时间为生后<6 h或>96 h,n=2)。统计学分析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6例PVI患儿胎龄25+2~33+1周,中位胎龄27周;出生体重660~1 760 g,中位出生体重1 065 g。所有患儿生后1周超声影像均表现为PVI,其中11例在生后1周确诊,5例为漏诊,当时诊断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临床表现为惊厥5例,余患儿表现均无特异性,所有患儿均存在Ⅲ级及以上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7例患儿累及双侧脑半球,5例累及左侧,4例累及右侧。15例大范围梗死。6例中线移位。6例生后4~25 d出现梗阻性脑积水,8例生后5~25 d出现脑实质软化。(2)轻度PVI组患儿的窒息发生率低于重度组(1/5与10/11,P=0.013),窒息是重度PVI的高危因素(OR=40.000,95%CI:1.982~807.100)。(3)典型与非典型PVI组的各临床危险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16例患儿中,9例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失访,5例后期智力运动发育落后,1例生长发育正常。轻度与重度PVI、典型与非典型PVI的预后(死亡及好转出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65和0.700)。结论早产PVI多发生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时间多在生后1周内。临床可表现为惊厥,但多无特异性。生后窒息可能导致重度PVI,PVI近期病死率较高,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较高。

  • 标签: 脑梗死 发作 窒息 婴儿,早产 婴儿,低出生体重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微量喂养在早产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7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100 例早产纳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50 例)与研究组( 50 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治疗配合鼻饲喂养,研究组则行早期微量喂养配合静脉营养,比较两组早产体重变化情况,统计并发症,观察喂养效果。 结果 :对照组体重明显低于研究组( P < 0.05 )。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研究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来我院诊治的 56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儿入院后对患儿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压、肝肾功能等,对于轻、中症呼吸衰竭患儿采用 CPAP治疗,分析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56例患儿中 36例显效, 16例好转,治疗有效率为 89.7%。患儿用 CPAP时间均在( 10-180) h,患儿平均通气时间为( 89.4±19.7) h;患儿治疗后 PaO2指标为( 85.39±12.38) mmHg、 SaO2指标为( 93.47±4.41) %,高于治疗前( P<0.05);治疗后 PaCO2指标为( 35.79±9.63) mmHg,低于治疗前( 48.17±11.16) mmHg( P<0.05)。结论 :早产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病率较高,采用 CPAP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CPAP 新生儿呼吸衰竭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应用效果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特征及Ⅴ波反应阈值的情况。方法抽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不同出生胎龄早产5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新生儿3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进行BAEP及Ⅴ波反应阈值检测,分析BAEP主要波形成分Ⅰ、Ⅲ、Ⅴ波的峰值潜伏期、波幅及Ⅰ~Ⅲ、Ⅲ~Ⅴ、Ⅰ~Ⅴ波峰间期,以Ⅴ波反应阈值作为听阈。结果观察组中BAEP异常者54例,异常率为96.4%;对照组中BAEP异常者4例,异常率为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情况主要表现为Ⅰ、Ⅲ、Ⅴ波部分或全部消失,各波潜伏期延长,Ⅲ~Ⅴ或Ⅰ~Ⅲ波峰间期延长,Ⅴ波反应阈增高等。观察组存在听力损伤34例(60.7%,34/56),对照组存在听力损伤3例(8.3%,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P<0.01)。观察组中,出生体质量<1 000 g的8例早产均发生听力损伤,出生体质量1 001~1 500 g的28例早产中听力损伤18例,出生体质量1 501~2 500 g的20例早产中听力损伤8例。结论BAEP检查有助于早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听力评估,体质量是影响早产BAEP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质量愈小,听阈越易受损。

  • 标签: 脑损伤 早产儿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Ⅴ波反应阈
  • 简介:【摘 要】 袋鼠式护理是一种经济、简便且十分有效的早产护理方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袋鼠式护理在早产中应用的有关文献研究进行剖析和总结,包括起源和意义、效果评价、实施瓶颈、缺点及解决方式等,旨在为袋鼠式护理在我国早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早产儿 低体重出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在新生儿期的脑干听觉功能(通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脑干测听记录评估)与1年后语言发育的关系。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图尔库大学医院出生的155例早产(出生体重≤1 500克和/或出生≤32周),记录新生儿期的脑干听觉功能。使用麦克阿瑟交际发展量表的芬兰语版本评估平均校正年龄1岁时的语言发育情况。结果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记录中的右耳听觉处理较慢(峰间间隔较长,IPI I-V)与1岁时接受词汇量较少有关(P=0.043)。IPI I-V较长的婴儿更易出现接受性词汇总量减少(少于17个)(P=0.033)。右耳刺激对侧反应缺失会增加词汇量减小的风险(P=0.049)。结论早产在新生儿期听力受损可能导致1年后接受性语言障碍。听觉通路功能评估有利于鉴别哪些早产存在语言发育障碍的风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应用母乳强化剂后的生长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时间段60例超低出生体重早产,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母乳强化剂治疗的实验组和非母乳强化剂治疗的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身高、体重、头围等基础生长情况和血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同步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儿的身高、体重、头围增加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母乳强化剂,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情况,血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脑白质弥漫性过度高信号(diffusive extensive high signal intensity,DEHSI)是指在T2加权磁共振影像(T2-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T2WI)上,双侧脑室周围及皮层下白质的信号异常。DEHSI在早产校正胎龄足月时T2WI上很常见,特别是极早产,目前,DEHSI的临床意义及与早产远期神经预后的关系备受关注。现就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婴儿,早产 磁共振成像 脑白质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早期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eHF)喂养与标准早产配方奶(SPF)喂养对早产生长发育、喂养情况及后期变应性疾病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蚌埠医学院附属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早产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出生后即用eHF喂养,喂奶量达20 mL/次时,改为热卡较高与早产奶相当的浓eHF喂养。对照组:出生后即用SPF喂养。记录比较两组头围、身长、体质量、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达全胃肠营养时间、住院天数;随访至纠正胎龄3个月时比较两组变应性疾病及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达全胃肠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9.32±3.02)d比(11.25±3.70)d],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90%比30.95%),至纠正胎龄3个月内变应性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76%比19.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33,χ2=4.655、4.086,均P<0.05)。两组早产在头围增长速度、身长增长速度、体质量增长速度、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NEC发生率、住院天数及纠正胎龄3个月时EUGR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NICU住院期间早产进行深度水解奶喂养能更快的达到全胃肠营养,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减少后期变应性疾病发生率。

  • 标签: 婴儿,早产 肠道营养 小肠结肠炎,坏死性 胎儿生长迟缓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 早产儿配方奶
  • 简介:摘 要:随着每个早产的降生,都将会给一个普通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早产的护理工作一直是护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随着人文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家庭参与护理模式逐渐受到各个学科的重视,相关研究表明家庭参与护理模式(FICare)也能为早产带来巨大获益。所以目前国内外临床医学的关注重点已经从早产的治疗效果转移到“婴儿-家庭”这一家庭内部关系。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得到进一步重视并逐渐发展起来,该模式希望早产父母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新生早产的护理工作中来,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作为家庭强化育儿的有效措施,到目前为止,已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可。本文将通过重点介绍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起源,以及目前其在国内外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以便FICare 模式能够尽快的普遍适用于我国早产救治。

  • 标签: 早产儿 家庭参与式护理 育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对早产的护理中运用家长参与护理模式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妇产科出生的早产 80 例,把所有早产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 40 例,对照组 40 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家长参与护理模式。 结果 :实验组的早产各方面发育情况数据明显比对照组更好( p < 0.05 )。 结论 :在早产护理工作中采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早产的发育指标。

  • 标签: 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 早产儿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 NICU早产救治中脐静脉置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9年 2月 ~2020年 3月,于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 80例早产展开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40)与观察组( n=40),对照组行外周静脉置管,观察组行脐静脉置管,比较两组早产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导管留置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早产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导管留置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均显著较短,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堵管、渗血、肝功能异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NICU早产救治期间采用脐静脉置管的临床效果,不仅缩短了早产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导管留置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而且降低了患儿堵管、渗血、肝功能异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脐静脉置管 NICU 早产儿 外周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体格和神经发育的影响,为开展早产早期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抽取浙江省磐安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出生的早产152例,根据家长意愿分为干预组(77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系统保健和育儿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指导和个体化训练,分别于矫正月龄6个月及12个月进行智力发展指数(MDI)和运动发展指数(PDI)评价,比较两组早产矫正月龄6个月和12个月时体格和神经发育情况。结果矫正月龄6个月和矫正月龄12个月时,干预组MDI评分高于对照组[(94.2 ± 5.2)分比(85.3 ± 6.1)分、(104.9 ± 3.9)分比(91.7 ± 5.7)分],PDI评分也高于对照组[(93.7 ± 4.3)分比(81.7 ± 5.5)分、(96.9 ± 3.8)分比(83.9 ± 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早产进行早期综合干预,对其体格、智力和运动能力发育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婴儿,早产 早期干预 生长和发育
  • 简介:摘要左旋肉碱是一种条件必需营养素,在人体脂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早产由于产前体内储存量少、食物摄取量少、能量代谢旺盛等特点,容易出现左旋肉碱缺乏。肠外营养补充左旋肉碱可提升早产体内左旋肉碱水平并改善早产酰基肉碱谱,促进早产生后早期的脂肪酸代谢,并加快其恢复出生体重。母亲产前预防性使用左旋肉碱能降低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生后早期肠外营养补充左旋肉碱能减少呼吸窘迫早产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然而,肠外营养补充左旋肉碱对早产后期脂肪酸代谢及体格生长速率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左旋肉碱 婴儿,早产 营养 脂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早产 PICC 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临床有效性。 方法:对 40 例 PICC 置管的早产 进行研究,按照早产出生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每组早产均 20 例。参考组早产行常规管理,研究组早产行 风险管理 ,对比两组早产管理后临床指标以及管理前后 QOL 评分。 结果:与参考组相比,研究组早产管理后临床指标以及 QOL 评分更好, P < 0.05 ,优势非常显著,认定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在早产 PICC 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临床有效性较高,管理后早产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较低, 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风险管理 早产儿 PICC护理 有效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