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31年农历十月初四日晚,我出生在一个贫瘠而偏僻的小山村——柳林县(原属离石)王家沟乡南蠕村。南塥东连王老婆山,西邻黄河,北接临县,南靠古镇成家庄。村南一条大石沟从王老婆山起水,向西而下至孟门镇人黄河。

  • 标签: 抗日救国 纪实 1931年 柳林县 黄河
  • 简介: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悍然宣布帝制,次日在居仁堂接受百官朝驾,并改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废除民国纪元,自称"洪宪皇帝"。面对如此倒行逆施,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云南新军军官率先酝酿起兵讨袁。他们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运动,出兵川、黔,为天下响应,公开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制度。那么"护国军"之名,是如何产生的呢?据护国运动的直接参加者,时任云南军都督府都督唐继尧秘书官的王灿(1881~1949)先生所撰《云南殖边督办李君子鬯墓表>记载:"及蔡锷入滇,讨袁之议乃决。云南宣布独立。蔡帅师入川,君任秘书长。所谓护国军名,自君定也。"王灿与李子鬯交谊深厚,当李出任护国讨袁第一军秘书长随

  • 标签: 护国军 云南 护国运动 袁世凯 辛亥革命 中华帝国
  • 简介:  坐在我们面前的齐齐哈尔建华公司锻压厂热冲冷冲工段长孙国军是这样一个人:四十多岁,典型的东北汉子形象,中等个子,因为长年在机床前操作,背稍稍有点儿驼;一双善良温和的眼睛;脸色红润;说话声音不大;黑色棉衣;裤子有点儿臃肿;皮鞋是刚擦过的,好像用的不是鞋油而是水.……

  • 标签:
  • 简介:也许你对刘罡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但提起刘罡的MTV《李向群对妈妈说》(唐跃生作词、方石作曲)相信你一定还有印象。刘罡1997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1998年因演唱了一曲感动千万官兵的《李向群对妈妈说》而被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特招入伍,成为一名军旅歌手。并于1999年由广州军区南海潮音像出版社为其出版发行了《真心军谣——当兵》的个人专辑,在部队产生了广泛影响。

  • 标签: 广州军区 歌手 军歌 青年 音像出版 出版发行
  • 简介:我在《雷友通讯》上读到雷士德母校欧天垣学长的文章《一个老朽的生活杂记》,其中有一段让我读了为之一震。这一段的题目是:"中国第一次向美国广播",里面说:1936年12月24日晚(圣诞节前夜)旅沪广东中华基督教会富吉堂圣乐团在今延安中路成都路附近的浦东同乡会(因造高架路,现已拆除)礼堂举行了圣诞音乐崇拜。

  • 标签: 新四军 作曲 军歌 中华基督教会 圣诞节 同乡会
  • 简介:清末大思想家梁启超有诗曰:"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读陆放翁集》其中一首)。笔者偶有心缘,决定反其意而用之,则得出"危亡发出怒吼声,兵魂振奋国魂雄"两句。正值全世界纪念二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窃以为用

  • 标签: 兵魂 军歌断想 国魂雄
  • 简介:国军古代军歌三国时,曹操命缪袭作鼓吹曲,于是有《魏鼓吹曲》组歌十二首《战荥阳》、《获吕布》、《克官渡》等;吴国让韦昭作鼓吹曲,于是有《吴鼓吹曲》组歌十二首《摅武师》、《伐乌林》、《克皖城》等。有人称其“字硬句坚,一扫沉靡,颇有些《长征组歌》的气势”。然而,这些都是战后的追叙,并非战时的军歌

  • 标签: 军歌 建军节 专题 《长征组歌》
  • 简介:我常常翻看家中保存的珍贵的老照片,目光跟随着父母以及他们战友的身影,父亲叙述的往事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在父亲的军旅生涯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新四军六师十六旅(1941年由新四军二支队改编)工作战斗,因此一张十六旅政治部干部合影,让我感到特别亲切。

  • 标签: 新四军六师 军旅生涯 杭村 革命军事委员会 闸口镇 报复性
  • 简介:2006年,一个可与国宝大熊猫相媲美的物种:藏獒,引起了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关注。这一产于中国青藏高原上的世界最优秀的犬种,今年被公安部正式纳入警方备用犬种,改变了警犬全由进口犬种充当的局面。而藏獒的身价更是让人咋舌,其中大连德龙藏獒工作犬研究基地申报了两只藏獒进京当“神探”,其中一只名为“雄豹”的藏獒身价就高达1600万元。

  • 标签: 青藏高原 国宝 藏獒 警方备用犬种 评比标准 原产地
  • 简介:在明朝最后的日子里,崇祯这个刚愎自用、极爱面子的皇帝,为挽救江山社稷作最后的努力。他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亲戚捐款,给防守北京城的士兵发饷,结果,皇亲国戚一毛不拔,满朝文武装疯卖傻。

  • 标签: 捐款 救国 权贵 明末 北京城 皇帝
  • 简介:战国时期,秦国的势力强大,时常派兵去袭击别的小国。一天,三个秦国将军率领着一支骑兵,带着辎重,要去偷袭郑国。半路上,一个叫弦高的郑国商人,偶然发现了这支神秘的部队,他不由得急出一身冷汗,他所在郑国还一点也不知道秦兵要来偷袭呢!弦高想到郑国的国君爱民如子,郑国百姓安居乐业,自己虽一介平民,也当为国效力。于是他急中生智,一方面暗暗叫人急忙赶回郑国报告秦国来犯的消息,一方面自己挺身而出,勇敢的向秦军走去,随身带着四张牛皮,赶着十二头活牛。找到秦军将领后,他机智的说:“我叫弦高,是郑国特使。我国国君听说你们来了,特派我带来微薄礼物,犒赏

  • 标签: 郑国 平民 战国时期 弦高 偶然发现 国君
  • 简介: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是抗日战争时期以回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穆斯林建立的全国性抗日救国团体。笔者经多方搜集资料,拟对宁夏分会的成立背景、初期活动、后期活动及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以期能够充实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的研究内容,同时也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 标签: 协会 回教 中国 宁夏 抗日战争时期 述评
  • 简介:一是严重亏损企业实行“安乐死”。据悉,在企业的调整重组中,广州仍有155家企业要分三批退出市场(关闭了120户、破产35户)。去年广州市有关部门和授权投资主体在把好资产处置关、债务清偿关、人员安置关的前提下,让这些企业关闭破产,到目前为止,已有145家企业完成了统计销号,7万职工得到了重新安置。为促进该关闭破产行动,广州市政府专门从财政安排10亿元用于资助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

  • 标签: 严重亏损 “安乐死” 债务清偿 破产 市政府 前提
  • 简介:《荒原蚁丘》被认为是“非洲小说之父”钦努阿-阿契贝表现后殖民时期尼日利亚社会现实的一部长篇小说,但从小说的复调性和对话特征来看,小说围绕着对话救国的主题并贯穿着强烈的对话精神。阿契贝用对话的方式指出了在后殖民时期西非国家精英统治脱离大众的危害,探索了一条聆听社会各阶层人民声音并与之相对话的救国之路。

  • 标签: 复调小说 对话 独白 救国立场
  • 简介:“文革”是一场浩劫。它不仅践踏人权,残害生命,也殃及文物。在高压的氛围中,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的郑为、承名世、钟银兰等国家级鉴定家,以拳拳爱国之心,顶住恶浪,甘冒风险,保护了8万多件古代和近代的书画珍品,被人们誉为“国宝保护神”。

  • 标签: “文革” 国宝 专家 书画研究 上海博物馆 国家级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党制定和实施的抗日救国政策,在实现抗日战争的发动、发展、坚持和胜利的历史任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的刘少奇,严格遵循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不但对抗日民主政府制定和实施抗日救国政策作了深刻的科学的论述,而且对一系列抗日救国政策作了原则的甚至是明确的规定,从而为华北敌后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制定和实施抗日救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出了明确方向。

  • 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根据地 刘少奇 发动 民主政府 胜利
  • 简介: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日寇铁蹄踏遍中原,武汉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过着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生活。爱国的知识青年目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莫不义愤填膺,切齿痛恨。我和一些爱国知识青年一道,在中共鄂豫边区党委(后改为中原局)领导下,积极投身抗日救国活动。武汉青年参加新四军抗日抗战初期,在武汉的中共代表团(即长江局,后改为南方局)及其领导的革命团队——"民族解放先锋队""青救""蚁社"和一些进步文化人,

  • 标签: 抗日救国 抗战初期 中共代表团 日本侵略者 悲惨生活 民族解放
  • 简介:1905~1911年章士钊曾有过一段在日本和英国留学的经历。在这一过程中,章士钊的思想改变很大,由一个极端的革命论者转变为一个平和的调和论者,从主张废学救国转变为主张苦学救国。本文考察了章士钊赴日前及其在日、英的留学经历,详细地探索了章士钊这一时期的思想变化轨迹。

  • 标签: 膏年章士钊 留学 思想转变
  • 简介:何士德1910年11月15日出生于广东阳江县。他的父亲何兰史是县城小学的语文老师。在何士德五六岁时,就教他读《三字经》《弟子规》,以书本知识唤醒天性,唤醒心灵,开发智慧。何士德上小学时门门功课都是优,在广州培英中学读书时就开始学习拉小提琴、弹钢琴,课余时间参加唱诗班。1931年,他放弃了父亲为他安排去广州协和神经科大学学习和图书馆的工作,辗转千里来到上海,考上了新华艺术专科学校。

  • 标签: 《三字经》 课余时间 专科学校 小提琴 图书馆 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