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分析王芳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分析王芳云

王芳云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输血科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800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按照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n=230)、混合感染组(n=270)、其他感染组(n=300),选取同期200名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组研究对象,均属于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检测血清生化指标,比较血清生化指标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结果:细菌和混合感染组的三项血清生化指标与其他两组相比均更高(p<0.05),其他感染组与健康组指标相差不大(p>0.05),细菌感染组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水平高于混合感染组(p<0.05),降钙素原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清生化指标;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属于新生儿常见病,极易导致死亡(病死率在20%左右),该病主要是因感染所致[1],在分娩过程中、出生后甚至在母体宫内都可能发生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以及原虫等[2]。早期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为了分析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本院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中抽取8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0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象展开研究(健康组),病例选取时间是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按照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分为以下三组:

细菌感染组(n=230)——男:女=153:77;日龄(12小时—15)天,平均日龄(7.10±3.24)天。

混合感染组(n=270)——男:女=170:100;日龄(10小时—14)天,平均日龄(7.23±3.15)天。

其他感染组(n=300)——男:女=195:105;日龄(13小时—16)天,平均日龄(7.54±3.37)天。

健康组(n=200)——男:女=145:55;日龄(11小时—14)天,平均日龄(7.35±3.19)天。

各组新生儿基线资料对比差别不明显(p>0.05)。

1.2方法

检测各组新生儿的血清生化指标,包括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采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检测新生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采用希斯美康XN-1000血球分析仪测定新生儿的白细胞水平,降钙素原阳性的标准是浓度在0.25ng/mL以上,超敏c反应蛋白的阳性标准是浓度在5mg/L以上,白细胞阳性的标准是浓度在20.0×109/L以上。

1.3观察指标

对比各组新生儿的三项血清生化指标。同时比较单独和联合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在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中的阳性率。

1.4统计学处理

将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用(`x±s)表示,t检验]和阳性率(用%表示,卡方检验)投入SPSS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如表1所示,细菌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的三项血清生化指标均高于其他感染组和健康组,p值小于0.05。其他感染组与健康组数据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降钙素原与混合感染组接近,p值大于0.05,其他两项指标均高于混合感染组,p值小于0.05。

2.2三项血清生化指标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

如表2所示,在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中,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均低于联合检测,p值小于0.05。

3讨论

发绀、吐沫、发热等是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受体质差、机体自我调节能力低等因素的影响,患儿在发病时会出现呼吸衰竭、抽搐等严重表现[3],危及生命安全,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可能由单一病原体感染所致,也可能同时受多种病原体感染。目前临床一般将血清生化指标作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指标,包括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三项,其中白细胞属于常见的血液检测指标,可将患儿免疫状态、生理病理状态反映出[4],但影响因素较多,其他两项血清生化指标的灵敏性较高。

降钙素原能够反映机体中细菌的感染状况,健康人体中该物质含量极低,当发生细菌感染时会出现升高迹象,新生儿在出生后会有一过性升高的情况,若无感染发生,在四十八小时左右就可降低至正常水平[5]。超敏c反应蛋白属于全身炎症反应指标,由肝脏合成,炎症反应越强,其在机体中的水平越高,且升高速度较快,在二十四小时左右就可达到峰值[6],因此可将其作为反映感染状况的指标之一。白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吞噬作用强,在感染发生时,会穿透毛细血管壁,集中在病原体入侵部位,导致浓度升高[7]。总之,三项血清生化指标都可作为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指标。

结果部分显示,细菌感染组、混合感染组的三项血清生化指标均高于其他感染组和健康组,细菌感染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高于混合感染组,p值小于0.05,两组降钙素原水平相差不大,p值大于0.05,健康组与其他感染组的各项血清生化指标比较接近,p值大于0.05。

综上分析可知,血清生化指标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指标,联合检测准确率更高。

参考文献:

[1]胡利清.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作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6,34(5):658-660.

[2]张伟明.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白细胞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6):132-133.

[3]刘运华.多指标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0):1387-1388.

[4]李建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的表达及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0):5204-5205.

[5]陈雪筠,卢燕玲.PCT、CRP、WBC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价值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5,39(3):278-279.

[6]李晶,何海兰,朱小石.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14,26(5):649-650.

[7]罗媛.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肺炎细菌感染性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