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孩子小的时候,身体免疫能力不强,经常会患一些疾病,而且反复发作,做家长的会很担心。小儿反复肺炎这种疾病,是儿童常见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其它病变。本文通过对临床大量病例的分析,总结出小儿反复肺炎的根本原因,是环境与机体本身因素,并对此进行了详尽分析,希望各方面能够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小儿肺炎 经常反复发作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血浆TNF-α、IL-1β、IL-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住院的肺炎患者150例。将肺炎入选病例分为普通肺炎组(90例)、重症肺炎组(60例),正常对照组65例。对各组患者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病例组于入院治疗前、48h、72h、出院前或死亡前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P),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IL-1β、IL-8水平,并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正常对照组在体检时测定血常规、CRP及血浆TNF-α、IL-1β、IL-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计数在普通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均明显升高(P<0.05),且重症肺炎组至出院前明显降低(P<0.05);CRP在普通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均明显升高(P<0.01),且各组CRP至出院前明显降低(P<0.05);血浆TNF-α、IL-1β、IL-8水平在两种肺炎初期明显升高(P<0.01),且重症肺炎组血浆TNF-α、IL-1β、IL-8水平较普通肺炎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至治疗72hTNF-α、IL-1β、IL-8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或P<0.01),且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呈正相关(r=0.893,r=0.826,r=0.792)。结论检测血浆TNF-α、IL-1β、IL-8水平的变化,可监测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评估预后情况,其监测效果优于血常规和CRP。

  • 标签: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004-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的患儿5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5例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25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气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法可有效改善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中无显著不良反应,疗效安全、可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剂量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酚妥拉明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科自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儿童重症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找出其具有价值的临床信息进行总结、归纳。结果年龄越小的患儿发病率越高,出现2种并发症者最多,以细菌感染的几率最大。结论临床儿科重型肺炎以婴幼儿为主,细菌感染导致发病率高,临床要注意并发症的治疗。

  • 标签: 婴幼儿 重症肺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13年4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析法将其均分为研究、对照两组,每组各53例,给予研究组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结果给予对照组患者红霉素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81%,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临床分析,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呼吸道疾病,占小儿呼吸道感染的20-40%,全年均可发病,病原体具有典型的季节性、区域流行性,随着环境天气的变化,其发病人数有增加的趋势。好发年龄明显提前,MP感染不仅损害呼吸系统,也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尤其对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更为严重。对我院住院收住诊治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与治疗。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的临床特点与相关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SMPP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分析,并给予其相关实验室检查与治疗,观察其预后效果。结果SMPP患者均表现为持续性咳嗽与发热症状,且早期肺部体征不典型,胸部X片显示双侧或是单侧的大叶性实变或絮状的渗出影,并可能伴有胸腔积液与肺外部的多胸损害,经头孢曲松、大环内酯类与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显著。结论SMPP患者合并其它病原体感染等可能性,通常病情都较重,持续时间上,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其相应治疗。

  • 标签: MPSS 临床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鼻罩式CPAP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儿科就诊并确诊为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67例作观察组,给予鼻罩式CPAP治疗,另选取67例作对照组,给予高频喷射呼吸机吸氧,对比给氧前、给氧后患者体征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血气分析结果等均优于对照组,且鼻罩式CPAP给氧缩短了疾病治疗时间,降低了治疗费用,减轻了患儿家长负担,更易被患儿接受。结论鼻罩式CPAP操作简单、方便,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可帮助患儿顺利渡过危险期,效果显著。

  • 标签: 鼻罩塞式CPAP 小儿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3年8月一2015年8月期间共收治的48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由240例小儿肺炎患者组成,对照组的小儿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即可,而观察组的小儿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雾化吸入、体位引流、合理给养以及背部叩击等护理干预的方式来进行护理,对比两组小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小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小儿患者,观察组中的240例小儿患者中,显效的为184例,有效的为39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而对照组的240例小儿患者中,显效的为129例,有效的为7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更加有助于提高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临床护理干预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当小儿出现重度肺炎时又伴有合并心衰的病症应该如何护理。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就诊的患者40例,对这些患者的病症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合适的护理方法并推广到今后的护理工作中。结果在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下,40例患者中共36例完全康复,剩余4例处在恢复过程中,效果明显。结论对于小儿重度肺炎同时伴有合并心衰的患者应该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方式,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痊愈率,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应当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重症肺炎 心衰 护理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对肺炎患儿实施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肺炎治疗的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患儿。观察组患儿运用临床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务。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以及FVC、FEV和PEFR的改善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肺炎患儿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临床护理干预这一护理模式的运用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儿FVC、FEV和PEFR等情况,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临床护理干预 传统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患者应用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整理收集2012年6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小儿肺炎患儿52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6例采取一般护理,对乙组26例采取临床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并对比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乙组临床有效率高于甲组,咳嗽消失、退热、住院时间短于甲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应用临床护理的效果较好,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临床效果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10例,随机的分成两组,及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组采用抗生素药物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2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2.72%。观察组5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34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8%。结论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很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阿奇霉素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进一步提升护理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诊的4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础护理、对症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整体性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在退热时间、啰音消失以及住院时间上的差别。结果经治疗与精心护理之后,观察组患儿在退热时间、咳嗽及啰音消失、住院时间、总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实施包含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对症护理等措施在内的整体护理方法,有助于加快患儿康复,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儿童慢性扁桃体炎 摘除手术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药物治疗的最优方法与安全性。方法58例住院的患儿分成两组,分别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组与依托红霉素,对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做出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治疗率比对照组高,2组患儿总有效治疗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的疗效优于依托红霉素,值得临床治疗。

  • 标签: 药物治疗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方法结合笔者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而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12.50%,而观察组仅3.33%,观察组安全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诊断时,注意观察临床表现,同时还必须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更加准确地掌握病情。

  • 标签: 小儿 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小儿重症哮喘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重症哮喘患者50例,对这50例小儿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展开回顾性的研究和分析,对50例患者进行综合性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素药物,另外还有氨茶碱等相关药物,观察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性的药物治疗,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主要包括明显有效的患者30例,一般有效的患者15例,病情好转患者5例,无效患者0例。结论在对小儿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正确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药物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特别是多种药物合理化的联合治疗,其效果更佳,可以快速改善小儿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重症哮喘 临床特征 治疗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重症肺炎58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共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共29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相比,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重症肺炎的优质护理效果较好,临床应引起重视。

  • 标签: 重症肺炎 优质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