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白垩纪地形破碎,蓄水保土能力差.治理土壤侵蚀时以景观生态理论为指导,采用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美化治理方法,合理布设斑块、走廊、本底,促进生物品种的自然演化.治理措施尽可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小流域治理时配置封禁治理措施,可利用自然生态力量恢复一部分植被;以小流域治理标志碑为中心,再造人工景色,获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 标签: 水土保持 白垩纪 美化治理
  • 简介:本文进行了高压消解和敞口消解土壤样品的前处理比较实验,采用了高压消解,直接一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样品中微量铅。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2.2%~4.6%,回收率99%~104%,检出限0.054mg/L。

  • 标签: 土壤 原子吸收 高压消解
  • 简介:本文论述了与城市土壤环境质量有关的Cu、Pb、Zn、Cd、Cr、Hg、As、F八种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选择了工业污染相对较小的施岗地区作为“对照区”,采用对比分析法,对市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按污染程度分轻、中、重度污染三级,提出了不同级别污染的下限值。在综合考虑有害元素含量、区域分布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基础上,把市区环境土壤分为三个区十二个小区,并指出恶化土壤环境的主要原因与工业排污有关,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土壤地球化学资料。

  • 标签: 土壤环境 质量评价 污染程度 土壤环境质量分区 评述
  • 简介:基于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芦苇群落生长季6-9月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季节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盘锦芦苇湿地的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微生物的总数在生长季节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湿地的土壤细菌、放线菌以及微生物的总数在8月达到最小,而真菌数量在7月达到最小。湿地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大,其次是放线菌,最少的是真菌。对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微生物总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细菌、放线菌与微生物总数主要受水分影响,而真菌则受水分与气温的协同作用影响。

  • 标签: 芦苇 湿地 细菌 放线茵 真菌 微生物总数
  • 简介: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依生存的首要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土之不存,人将焉附?理何读可持续发展。受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历史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与资源开发,导致我省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旱涝灾害频繁,人民生活长期贫困,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本文从分析土壤侵蚀对我省国土资源的危害入手,论证土保持在土壤侵蚀劣地国土资源整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分区论了不同类型土壤蚀劣地国

  • 标签: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国土整治 对策
  • 简介:以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为螯合剂、四氯化碳为萃取剂萃取土壤消解液,继而用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液反萃取至水相,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铅、镉和锌,结果满意.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 土壤
  • 简介:湖东种羊场农地土壤养分及施肥的初步研究严振英,张伟(青海省草原总站)水、肥、气、热等诸因素都影响着农业生产。据资料记载,近二十年世界粮食的提高,肥料的作用约为30—60%。但近年来,部分地区随着化肥用量逐年提高,肥效逐年降低,增肥不增收的现象很严重。...

  • 标签: 土壤养分 湖东 化肥用量 严振 农业生产 油菜地
  • 简介:教育,关涉一国的国民素质和发展前景,乃立国之本。对国家,教育承担着传递文化和知识的使命,同时它又是国家对未来的投资;对个人,教育为每个人完成社会化责任作准备,并为个人提供更多的生活方式选择,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教育产业化 中国 理论基础 资源配置 私有化 教育券
  • 简介: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定的土壤施硒范围内,白肋烟叶、根、茎的含硒量分别为3.8~210、2.2~57、1.4~42μg/g,呈叶>根>茎的分布规律,而且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白肋烟叶、茎、根的吸硒量分别为0.208~11.343、0.143~3.682、0.032~1.000mg/pot,呈现叶>茎>根的分布规律,亦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叶、茎、根的吸硒量占烟株总吸硒量的比例分别为54.3%~70.8%、20.8%~37.5%、5.5%~9.5%,说明白肋烟的硒积累能力为叶>茎>根;白肋烟对土壤施硒的回收率为8.9%~18.1%.

  • 标签: 土壤施硒 白肋烟 含硒量 吸硒量 分布 回收率
  • 简介:多年来采油作业中常发生各种漏油事件,导致油井周围土壤污染严重,如何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有效地保护环境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庆油田将微生物处理和植物处理等生物方法用于土壤原油污染的治理.微生物处理法利用存在能够降解污染物的有效微生物等条件,处理原油污染物.植物处理法利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将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吸收、转化,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大庆油田比较适宜采用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地表土壤石油污染的治理.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油污土壤治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大庆油田 原油 地表土壤污染 预处理 微生物处理工艺 有机污染物
  • 简介:本文论述了青海省草地土壤类型中氮素的含量。阐明了草地土壤类型中全氮、碱解氮和有机质相互之间的关系及施氮的效应。

  • 标签: 草地土壤 氮素 肥力效应
  • 简介:中原油田污水对环境污染严重,结合污水的特点,探索出氧化沟曝气与土壤植物系统结合的处理方案。过程由三级处理单元组成。一级单元除去大部分泥沙、悬浮物、漂浮物等固体物质;二级单元有机物借助好氧微生物和污水底部厌氧微生物作用而分解;三级单元利用土地以及其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对污染物的分解、吸收能力来处理废水。上述过程的处理效率达80%以上。

  • 标签: 氧化沟 曝气 土壤 植物系统 油田污水 污水处理
  • 简介:研究了各种癌症死亡率与人群生存区土壤环境中硼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仅宫颈癌死亡率与硼元素有相关性,等级相关系数为-0.3125(P〈0.05)。

  • 标签: 癌症 土壤 环境 相关关系 宫颈癌 地球化学
  • 简介:那些花儿,绽放在馨香的土壤或是扭曲在刚戾的沙石之中。

  • 标签: 土壤 进取
  • 简介:从连续26年长期定位施肥土壤中的玉米和小麦根围采集土样,从中鉴定出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AM)真菌5属19种,包括Glomus属11种:G.caledonium,G.constrictum,G.eburneum,G.ebuaizatum,G.hyderabadensis,G.mossese,G.sinuosum,G.tortuosum,G.versiforme,G.spl,G.sp2;Acaulospora属2种:A.excacata,A.sp;Gigaspora属2种:Gi.margarita,Gi.sp;Scutellospora属3种:S.cerradensis,S.coralloidea,S.pellucida;Archaespora属1种:Ar.leptoticha。

  • 标签: 丛枝菌根真菌 长期定位施肥
  • 简介:对通过不同渗透液时土壤的渗透试验,研究了灰水作为渗透液时土壤的渗透性质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灰水中的离子浓度较高,用它作为渗透液,土壤的渗透系数比用常规渗透试验用水得到的渗透系数要大,这种差别主要与灰水中钙离子的含量有关,含量越高渗透系数越大;灰水作为渗透液时土壤长期渗透所造成的渗透系数降低幅度也比用常规脱气水或蒸馏水小.

  • 标签: 灰水 土壤 渗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