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无结膜切口的小梁切除进行改良,探讨其可行、有效和安全.方法采用倾斜巩膜隧道、楔状小梁切除、加大滤过内外口等措施对原式进行改良,临床应用于30例32眼青光眼.结果术后结膜反应轻微,前房开始时稍浅,术后7d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2~37个月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滤过泡弥散、扁平、范围广,均为功能滤过泡.结论该式操作安全、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手术方式 倾斜巩膜隧道 滤过泡 眼压
  • 简介:摘要Kahook双刃刀(Kahook dual blade,KDB)内路小梁切除作为微创青光眼手术中的一种,可在较大范围内对小梁网进行切除,且不破坏临近组织,降低房水排出阻力,进而降低眼压,对多种类型青光眼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与滤过泡依赖手术比较,其操作简便,手术并发症少,安全高,不破坏结膜,不影响后续手术。本文对KDB内路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的原理、手术步骤、有效、安全、联合手术等进行综述。(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280-284)

  • 标签: 青光眼/手术治疗 Kahook双刃刀 内路小梁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可调节缝线技术应用于小梁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2例(107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48例56只眼行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对照组(B组)44例51只眼行传统小梁切除。观察比较术后前房、眼压、住院日等情况。结果术后一周内浅前房的发生率观察组为16.1%(9只眼),对照组为31.4%(16只眼);术后半年,眼压的控制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住院日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应用可调节缝线技术,可减少术后早期浅前房的发生,增加手术安全,缩短平均住院日,但对眼压的长期控制并不优于传统的小梁切除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 浅前房 可调节缝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光眼患者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 2016年 1月 ~2017年 12月所接收的 82例青光眼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治疗形式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和复合组,各组分别为 41例。传统组采取传统小梁切除进行治疗,复合组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进行治疗,对比传统组和复合组的治疗效果、眼压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复合组的视力改善率 37例( 90.24%)显著高于传统组 28例( 68.29%),复合组的眼压( 15.25±2.08) mmHg显著低于传统组( 27.99±3.97) mmHg,复合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 1例( 2.44%)显著低于传统组 7例( 17.07%), 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青光眼患者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改进的小梁切除的安全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51眼)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如下改进的小梁切除:1.中先行前房穿刺并多次放液降压,2.隧道刀制作薄层大巩膜瓣并紧密缝合,3.中散瞳、毕皮质类固醇结膜下注射等。回顾分析手术前后眼压控制情况、视力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观察随访1-6个月,眼压控制≤21mmHg者4611~:,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42眼。本组病例均未出现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脉络膜脱离、恶性青光眼等严重中、术后并发症。结论对持续高眼压状态的青光眼应积极手术治疗,改进后的小粱切除可以取得满意疗效,并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持续性高眼压 小梁切除术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不同切口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前瞻研究。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2月南阳南石医院眼科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128例(128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切口组和双切口组,每组各64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手术后,单切口组有效率为95.31%(61/64),双切口组有效率为90.63%(58/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6,P=0.300);术后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825,47.712;P=0.000,0.000);手术后两组眼压有明显降低,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有明显提高,两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双切口组功能型滤过泡的形成率分别为60.94%(39/64)和79.69%(5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9,P=0.020);两组术后角膜水肿、前葡萄膜炎、玻璃体脱出、前房积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术后功能滤过泡形成率双切口高于单切口手术组。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最佳方式方法对86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结果术前视力〈0.1者70例,0.1~0.3者16例,术后视力〈0.1者15例,0.1~0.5者37例,〉0.5者34例:术前眼压最高60mmHg以上,最低24mmHg,术后75眼压降至正常范围,10例术后经局部滴药水后降至正常。1例出现恶性青光眼。所有眼均形成功能滤过泡。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与虹膜炎,术后随访半年~2年,10例视力下降,4例眼压升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是目前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良好方法。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联合手术 隧道切口 小梁切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对于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青光眼患者根据式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对照组(36例,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后3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对比两组的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月,观察组的痊愈率、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浅前房发生率、脉膜脱离率、术后总并发症率也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调缝线在小梁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1月到2021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30例做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数字随机法,依照此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采取传统小梁切除的为对照组(n=15),采取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的为研究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在新生血管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51例(51眼)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进行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的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经随访,手术成功率为84.3%(43眼);43眼的眼压从术前的平均60.10mmHg下降至21.96mmHg;有8眼眼压控制不理想,眼压在30mmHg以上,术后继续使用降眼压药物,患者自述无明显症状,其中1眼由于虹膜前黏连阻塞滤过口,经二次手术之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手术前后各眼视力无明显变化。结论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对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眼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新生血光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凝术 小梁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复合小梁切除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9例,行复合小梁切除,术后1周予全视网膜光凝.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12个月患者视力、眼压、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检查,眼底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及无灌注区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患者视力提高8眼,1眼无明显提高.术后眼压:5例患者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4例眼压控制欠佳,需要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其中2例使用一种局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另外2例眼压不能控制.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消退.眼底3个月和12个月后行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新生血管消退,无水肿,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消失.结论复合小梁切除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是一种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的新生血管青光眼的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视网膜光凝术 小梁切除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 简介:摘要国内外儿童单纯肥胖症的发病率在快速增长,本文就近年来儿童单纯肥胖的病因及治疗做一综述。指出儿童单纯肥胖的治疗应该是多方面综合治疗、要制定计划,坚持长期的治疗,并且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 标签: 单纯性肥胖 儿童 病因 非药物治疗
  • 作者: 姜吉洵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2-25
  • 出处:《兰大学报》2018年7期
  • 机构: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楔形切除、解剖肺叶切除,对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挑选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90例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为探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了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肺楔形切除,对照组采用解剖肺叶切除,比较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性均突出,P<0.05。结论:肺楔形切除治疗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不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情况,且可严格控制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缩短患者实际住院的天数,因此而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肺楔形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我院1996年8月~2005年12月共施行单纯切除360例,其中发生并发症3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9%,我们就其发生的原因及处理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并发症发生率 脾切除术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单纯胆囊切除中引起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胆管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及周边兄弟医院1995-2010年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胆管损伤11例,行胆道修补或胆道重建。随访1~6年,均无临床症状,未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结论严格的术前检查,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规范的手术程序,辨认清胆囊三角的局部解剖关系,能有效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

  • 标签: 胆管 损伤 原因
  • 简介:小儿肥胖已逐渐成为全球的健康问题。肥胖是指长期能量摄人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过多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由于脂肪的聚集达到损害健康的程度。在儿童肥胖中95%属于单纯肥胖,中国以北京为例,2005年抽样调查,3-6岁的小儿肥胖率达到7.1%。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小儿肥胖呈上升趋势,故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儿童单纯性肥胖 健康问题 损害健康 儿童肥胖 抽样调查 物质生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