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劳动法》第82条对仲裁时效60天的规定就是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二、实践中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存在的难点《劳动法》减少劳动仲裁时效期间,我国共有三部法律、法规对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作了规定

  • 标签: 争议仲裁 仲裁时效 制度探讨
  • 简介: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劳动争议采取“一调一裁两审”的单轨制解决途径,在内部调解机构调解之后和国家公权力介入进行强制裁决之前,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因其独有的模式、独特的成员构成、高效的运作方式以及相对经济的仲裁成本在解决众多劳动争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因为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本身存有的问题引起了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

  • 标签: 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仲裁 人事争议仲裁
  • 简介:摘要:智能裁判系统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法学结合的高级产物,虽然目前尚未成型,但已值得我们展望。本文选取劳动仲裁作为应用场景,在总结智能裁判系统的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劳动仲裁的特殊性,论述智能裁判应用于劳动仲裁的优势和机遇,并预测技术实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障碍,希望能够为后续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提供更多参考的思路。

  • 标签: 智能裁判 人工智能 劳动仲裁
  • 简介:摘要:作为最常见的仲裁类型,劳动争议仲裁案例关系社会公众基础保障,需要对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将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法律适用作为研究对象,从拖欠劳动报酬案件、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员工带薪年休假工资报酬等几类常见的劳动争议,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法律适用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更多相关单位提供思考方向,提升劳动争议仲裁效率与质量,助力社会经济有序发展。

  • 标签: 劳动争议 仲裁时效 法律适用
  • 简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许多方面做出了突破性制度设计,健全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有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然而,从构建和谐社套的视野来衡量,《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劳动调解、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劳动仲裁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与疏漏,需要进一步完善。

  • 标签: 劳动调解仲裁法 调解 拖欠 仲裁
  • 简介:摘要:劳动合同作为我国重要的法律机制,是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建立劳动关系内容的同时,还进一步确立了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优化与处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关系劳动合同的建立使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用工机制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形成良好的劳动资源市场配置模式。只要市场经济发展,劳动合同就得以存在。因此,我们要尊重劳动合同,加强对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协调中重要地位的重视。本文从劳动合同的本质为突破点,重点讲述了现阶段劳动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协调中的地位。        

  • 标签: 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协调 地位        
  • 简介: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宪法进行了修正,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明确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一条重要原则写入宪法。“人权入宪”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人权的认识进一步得到深化,对人民法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劳动争议诉讼 人权保障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尊重和保障人权 劳动者 人权事业
  • 简介:一、“劳动关系”该如何认定劳动关系劳动者为实现社会劳动,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签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此后劳动者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相应的也从用人单位获得劳动报酬。通常我们所理解的劳动关系,是依据劳动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所形成的,同时劳动关系也会与一些其他社会关系发生混淆。然而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皆未对“劳动关系”给出明确的定义,司法实践中在劳动关系的认定上也因此产生分歧。

  • 标签: 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 用人单位 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法》 社会劳动
  • 简介:摘要我国当前的劳动立法中对事实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都做出了规定,事实劳动关系包括有口头劳动协议、无效劳动合同、兼职劳动等,本文以事实劳动关系的具体表现为主线,拟就相应的立法规定,完善事实劳动关系制度相关的建议等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 法律后果
  • 简介:答: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 标签: 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终止 用人单位 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规章制度 劳动保障部
  • 简介:劳动合同立法是失业预防工作的基础,考察《安徽省劳动合同条例》,可以对安徽省失业预防制度创新有个全面认识。《条例》按照劳动法的基本精神,在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劳动合同单方预告解除的规定、经济性裁员的规定方面作出符合省情的规定,反映了现代劳动立法保护劳工的理念,但从法理上分析。还有些规定亟待完善,以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就业权。

  • 标签: 劳动合同立法 劳动关系 失业预防
  • 简介:[案情简介]12018年6月6日.王某到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某餐饮公司未与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双方虽然口头约定工资每月3000元.但从未发放过工资。王某投诉要求单位发放2个月的工资及未订立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共计12000元.劳动监察部门受理了王某的投诉请求。

  • 标签: 劳动监察部门 劳动关系 书面劳动合同 立案 口头约定 案情简介
  • 简介:您好l某建筑公司承揽某工程,把其中一部分工程分包给某私人老板(没有营业执照)。随后该私人老板招聘了一些民工干活,施工中一个民工出了工伤事故。请问这个民工跟建筑公司和私人老板是什么关系?他应向谁要求赔偿?

  • 标签: 老板 民工 建筑公司 分工 招聘 营业执照
  • 简介:案情简介:2006年3月,周先生应聘到武汉某化妆品销售公司从事产品销售,双方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周先生的工资报酬采取底薪加提成的方式确定。每月周先生的底薪为800元,然后按超过销售任务的销售收入的5%提成。合同签订后周先生每月都超额完成了公司的销售任务,但是每月公司都只支付了其应得收入的一半,另一半则作为保证金拒绝支付。为此,周先生多次与公司交涉无果。

  • 标签: 工资报酬 劳动关系 诉讼时效 销售公司 时间 存续
  • 简介:劳动公益诉讼作为公益诉讼的一种,是公益诉讼制度在劳动法领域的典型适用。由于我国当前存在着劳动公益诉讼立法的严重缺失,对于目前众多公司、企业日益严重既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又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弱势群体劳动者依法维权显得苍白无力。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建立劳动公益诉讼制度,来维护劳动者合法劳动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 标签: 劳动权益 劳动公益诉讼 构建
  • 简介:工资集体协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对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重大突破和进一步深化,也是构建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按照市总工会有关工作部署,我区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全区共有158户企业签订工资集体协议,占企业总数的16.7%;其中,国有企业15户,私营企业143户。覆盖职工11205人,占职工总数的21%。已签区域性工资集体协议3个,覆盖企业18户,覆盖职工1147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逐步推进。

  • 标签: 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劳动关系 协调发展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现代企业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