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GXM对小鼠神经小胶质细胞能量代谢和凋亡的影响.方法①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GXM干预后的神经小胶质细胞能量产物ATP含量的改变情况.②采用AnnexinV-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FITC)/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双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GXM细胞诱导神经小胶质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①GXM体外可诱导神经小胶质细胞ATP能力下降.②GXM体外可诱导神经小胶质细胞的凋亡.结论新生隐球菌可通过GXM诱导能量代谢紊乱和凋亡来对神经小胶质细胞产生影响.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荚膜多糖 GXM 小胶质细胞 凋亡
  • 简介:1病例资料患儿,女,6岁,以“反复腹痛1月余,黏液便10d”为主诉,于2016年11月10日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消化科。患儿3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为40℃,热型无规律,无明显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标签: 假膜性肠炎 艰难梭菌感染 消化科 黏液便 血常规检查 热型
  • 简介:目的:比较提取高质量艰难基因组总DNA的方法。方法:采用4种不同方法提取艰难基因组DNA,比较作为模板用于扩增艰难看家基因磷酸丙糖异构酶(tpi)基因的优缺点。结果:除沸水浴法,其他3种方法制备的艰难DNA均能成功用作PCR扩增的模板。CTAB/NaCl法进行提取可有效去除多糖成分,但操作要求较高。碱裂解法操作简便、省时、成本低经济可靠,提取的DNA量及纯度较合适;试剂盒抽提出的产物纯度和产量明显高于CTAB/NACL、碱裂解法(P〈0.05),但成本高。结论:四种方法各具优缺点,应根据实验室条件和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 标签: 艰难梭菌 TPI DNA提取
  • 简介:家兔A型魏氏病,又称荚膜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是以腹泻为特征的兔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均高,对养兔业的危害极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标签: A型魏氏梭菌病 肉兔 防治 诊断 梭菌性肠炎 肠毒血症
  • 简介:性肠炎即仔猪红痢,是由C型荚膜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1-7日龄的仔猪多发。该病的发生不分季节,但冬、春季发病率较高。本广泛存在于土壤、粪便和消化道中,寒冷、饲养不当时可诱发本病,消化道是该病的主要传染途径,2006年3月5日至3月底,广西罗城县某个体瘦肉型猪场发生猪性肠炎,到笔者处就诊,现将诊疗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梭菌性肠炎 仔猪红痢 防治 诊断 产气荚膜梭菌 急性传染病
  • 简介:目的研究生孢代谢产物对ICR小鼠的毒性作用。方法将分离自浓缩乳清蛋白粉及其制品样品中的生孢分别培养在庖肉肉汤及TPGY肉汤培养基中,将过滤除及处理后的培养液分别经灌胃和腹腔注射给予ICR小鼠,观察其中毒及死亡情况。结果生孢培养液及处理后的培养液经腹腔注射ICR小鼠后均对其有毒性作用,中毒症状表现为小鼠急促呼吸后猝死,死亡时间多集中在10min内,平均为5~7min,A-F多价抗肉毒毒素诊断血清对小鼠无保护作用。结论生孢代谢产物中含有不同于肉毒毒素的有毒代谢产物,腹腔注射可导致ICR小鼠猝死。

  • 标签: 生孢梭菌 乳清蛋白粉 代谢产物 毒性试验 食品安全 ICR小鼠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当前养殖行业的不断发展,在进行养殖中相关养殖人员需要融入现代化的工作理念,解决在以往养殖中粗放式的工作模式,从而使最终养殖效益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西藏牦牛养殖中,肉毒病较为广泛,危害性较大,因此在养殖时养殖人员需要加强对这一疾病的深入性分析,采取更加科学的防治措施,减少疾病发生之后的损失。

  • 标签: 西藏牦牛 肉毒梭菌病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酪酸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 10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时间为 2017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50例患儿实施酪酸散治疗,观察组 50例患儿实施酪酸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 IL-6、 TNF-α水平分别为( 20.64±4.08) pg/ml、( 14.32±5.37) u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3.26±0.83) pg/ml、( 2.14±0.60) u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82.00%( 41/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 98.00%( 49/60),观察组优势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小儿 腹泻 酪酸梭菌活菌散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小儿化不良性腹泻症状使用思密达以及酪酸散联合开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30例存在消化不良性腹泻儿童,利用随机数字将其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实验观察组使用思密达以及酪酸散联合开展治疗,常规对照组仅使用思密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各类症状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观察组中治疗效果以及各类症状的恢复时间均显著的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两组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思密达以及酪酸散联合治疗小儿化不良性腹泻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其总体治疗有效率较高,并且各类症状恢复时间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消化不良 腹泻 思密达 酪酸梭菌活菌散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酪酸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酪酸组和胃蛋白酶组各65例,胃蛋白酶组给予复方胃蛋白酶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酪酸组给予酪酸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酪酸组的总有效率为98.46%明显高于胃蛋白酶组的8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蒙脱石散能清除肠道内过多水分和黏液,酪酸散修复肠道黏膜和恢复肠道群平衡,两药协同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对作用机制继续研究和探讨。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散 蒙脱石散 复方胃蛋白酶散 小儿迁延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小儿迁延性腹泻患儿应用酪酸片联合补锌制剂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8年0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收的50例小儿迁延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采取酪酸片治疗、酪酸片联合补锌制剂治疗。比较两组小儿迁延性腹泻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片 补锌制剂 小儿迁延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肠炎患儿采用酪酸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单双号法将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小儿肠炎患儿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参照组(n=29)采用酪酸片治疗,实验组(n=29)采用酪酸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更高,且发热缓解时间、呕吐控制时间、腹泻控制时间更短(P<0.05)。结论:小儿肠炎患儿采用酪酸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缩短康复进程,值得推广。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片 醒脾养儿颗粒 小儿肠炎 疗效 症状缓解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肠炎患儿采用酪酸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单双号法将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小儿肠炎患儿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参照组(n=29)采用酪酸片治疗,实验组(n=29)采用酪酸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更高,且发热缓解时间、呕吐控制时间、腹泻控制时间更短(P<0.05)。结论:小儿肠炎患儿采用酪酸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缩短康复进程,值得推广。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片 醒脾养儿颗粒 小儿肠炎 疗效 症状缓解时间
  • 简介:艰难感染(clostridium-difficileinfection)是指艰难所致的感染。它是导致医院内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AD)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约20%的AAD由艰难感染引起,故又称艰难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difficile-associateddiarrhea,CDAD)。艰难感染的确诊依赖于检出艰难或艰难毒素,国内相关的研究较少。现就艰难的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测方法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艰难梭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特点 实验室诊断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毒力艰难在世界范围内的暴发和流行,艰难感染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然而,当前我国临床对艰难感染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大部分临床实验室尚未开展检测,且实验室检测方法各不相同,使得临床艰难感染病例的诊断面临较大挑战。本研究从艰难感染的致病因子、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测方法及临床诊断策略等角度进行综述,为后续进一步推进我国艰难感染的临床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艰难梭菌 诊断标准 检测方法 实验室诊断策略
  • 简介:摘要艰难类感染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近年来,国内艰难类感染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对公共健康造成了威胁。肠道群衍生的代谢物被认为是群和宿主相互作用的关键介质之一,对宿主生理有着复杂的影响。胆汁酸代谢是肠道群的主要功能之一。胆汁酸是宿主与肠道微生物沟通的重要信号分子,并且多项研究发现不同胆汁酸影响着艰难类的菌体生长、芽孢萌发和毒素产生。本文对胆汁酸在艰难类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探讨胆汁酸对艰难类感染治疗新选择的潜在价值。

  • 标签: 胆汁酸 次级胆汁酸 艰难类梭菌 艰难类梭菌感染 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