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静脉穿刺过程中穿刺成功经历及经验积累,讨论分析整理。结果不同穿刺情况下静脉选择。结论正确选择及穿刺方式提高穿刺成功率

  • 标签: 提高 穿刺成功率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功率激光在耳鼻咽喉疾病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耳鼻咽喉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研究组(50例)采用氦氖及二氧化碳等低功率激光治疗,常规组(50例)运用临床常规方法治疗。结果对入选的100例患者随访3至6个月取得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取得的治疗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与统计学原理相符(p<0.05)。讨论运用低功率激光治疗临床上常见的多种耳鼻咽喉疾病,疗效安全可靠,患者的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具有广阔的临床推广前景。

  • 标签: 低功率激光 耳鼻咽喉 临床效果
  • 简介:儿科患儿大多起病急、变化怏,迅速有效地建立静脉通路是临床上治疗疾病、抢救危重患儿的重要措施之一。静脉穿刺时一针见血,不但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也能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率。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呢?我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循证护理原理结合实际的方法,可以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循证护理 小儿静脉穿刺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临床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需静脉输液能合作的患者,常规组穿刺时采用常规握拳法;对照组穿刺时采取手部自然放松下垂方法,观察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对照组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背浅静脉穿刺时,患者手部自然放松下垂静脉容易充盈,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

  • 标签: 静脉输液 手背浅静脉 手部自然放松
  • 简介:摘要保留灌肠是自肛门灌注药液,保留在直肠或结肠,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因其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成为儿科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患儿哭闹不安,腹压增大,用常规法行保留灌肠药液不易保留,从而降低了药物的疗效而影响治疗效果。我院儿科通过临床摸索出以下方法,可提高小儿保留灌肠的成功率

  • 标签: 保留灌 头皮针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本院于2014年1月起实施小儿静脉穿刺护理管理,分别选择护理管理实施前后儿科收治的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各110例,观察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对穿刺满意率。结果实施小儿静脉穿刺护理管理后,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患儿家属满意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小儿静脉穿刺护理管理后,可提高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水平,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

  • 标签: 小儿 静脉穿刺 成功率
  • 简介:摘要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临床上常用的基本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儿科疾病常规治疗及抢救危重患者最有效的给药途径。但由于小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具有特殊性,与成人静脉穿刺相比较,小儿静脉穿刺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如何有效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力争实现“一针见血”的最佳护理工作目标,成为摆在每一位儿科护士面前的一道难题。同时也是提高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最佳切入点,高成功率的静脉穿刺能够减轻患儿治疗时的疼痛,获得家属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有效减少护患纠纷,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为营造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儿静脉穿刺尤其是在抢救危重患儿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它能够保证及时迅速完成静脉用药,为抢救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为挽救生命提供有力的保障。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儿科临床护理经验,谈谈自己的护理体会。

  • 标签: 小儿静脉穿刺 成功 体会
  • 简介:摘要文章对膨胀机异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重点分析逆功率继电器和功率变送器这两种逆功率保护方式,并对这两种方式的具体应用和在异步发电机上的实现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膨胀异步发电机 工作原理 逆功率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护士穿刺成功率受到影响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保证护士穿刺时的良好心态,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保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门诊输液室护士共3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在所调查的35名中有30名认为存在这些因素,占87%,护士穿刺成功率受到自身因素,(包括身体,家庭)患者压力,工作环境等有关。结论护士是操作实施的主体,需要得到患者的理解信任,管理者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护患互动互信减少心理压力,提高穿刺成功率

  • 标签: 门诊输液护士 穿刺成功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采取抽样调查方式,选取我校医院2012年9月—2012年12月500例行静脉输液治疗患者,对患者年龄、输液位置、输液时间、心理活动、护理人员心理活动及输液技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为96.98%,影响患者静脉输液成功率的因素主要为患者因素和护理人员因素。结论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应以提高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和穿刺技巧为基础,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

  • 标签: 静脉输液成功率 影响因素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低功率射频消融治疗在猪瘦肉组织中形成的消融灶特点。方法:将30份猪瘦肉组织随机分为10组,每组3份。使用MedSphere射频消融仪,分别采用1~10W恒定功率,在高频线阵超声探头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观察消融过程中针尖温度变化及消融后大体标本的消融灶形态,并测量消融灶径线,计算消融灶的体积和纵横比。比较不同功率组消融灶体积及形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除1W组针尖未能形成消融灶外,其余各功率组均形成椭球体消融灶。其中以3W组消融灶平均体积最大[(1.76±0.40)cm3],消融灶体积与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消融灶形态最接近球形(平均纵横比为1.21)。病理HE染色可见消融区组织呈凝固性坏死,其大小与大体标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dSphere射频消融仪在功率为3W时所得的消融灶体积最大,形态最接近球形,可用于临床中浅表器官及近危险部位病灶的消融治疗。

  • 标签: 低功率 射频消融 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卡介苗能够更好的成功接种的方法,提高婴幼儿卡介苗接种质量。方法对142名婴幼儿进行卡介苗规范化接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家长抱紧婴儿进行传统卡介苗接种方法;实验组采用由一名医务人员怀抱婴幼儿进行固定,待针尖斜面全部进入皮内后,放平针头,再平行进针0.1cm,拔出针头后轻压进针点皮肤1min。结果实验组身体稳定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实验组首次接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菌液外溢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介苗接种方法的改进和加强固定能够增加婴幼儿身体稳定性、降低菌苗外溢、提高接种效果。

  • 标签: 婴幼儿 卡介苗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门诊采血室患者穿刺成功的因素。方法采用2013年1月-3月期间在门诊采血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患者在静脉采血时选择粗、直、弹性、充盈的血管穿刺。另一组患者在静脉采血时选择细、弯曲、充盈不够的血管穿刺。结果第一组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第二组。结论护士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如果掌握相应的技巧会大大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 标签: 静脉采血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急诊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急诊CPR成功率提供相应的指导.方法对我院急诊科及院前2012-2015年125例心搏、呼吸骤停的成年患者需紧急实施CPR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根据有无呼吸或心搏即将骤停(围心搏骤停期)的表现及病因分为早期干预组(79例)及常规组(46例),同时通过对125例患者在CPR过程中实施气管插管与面罩建立有效通气、电除颤复苏情况、心搏骤停后得到复苏时间及临床疗效等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回顾.结果复苏成功率在早期干预组明显高于常规组(50.6%比19.7%,P<0.01).结论加强对急诊危重患者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心搏骤停的早期信号,及早进行心肺复苏,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因选择适当的ABCD顺序将有助于提高CPR成功率.关键词心肺复苏;插管时机;成功率;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9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500例患儿分成两组,分别选择不同的血管,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甲组一次成功率为89%,乙组一次成功率为97%,乙组优于甲组。

  • 标签: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一次成功率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以其给药迅速、多样、疗效快,刺激性小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我院作为综合型二级甲等医院,小儿静脉输液每日占门诊输液总数的60%-70%,年总数达55000人左右,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输液过程有条不紊,忙而不乱,避免反复穿刺导致的多痛苦、大工作量、高压力、多抱怨、频投诉、浪费卫生资源等不良后果,从而创造和谐的输液环境。

  • 标签: 提高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