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简介:《四库全书总目》的纂修过程及版本源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近年刊布的天津图书藏《总目》残稿,使学界得以了解此书後期修订过程的若干关键环节。通过对相关修订内容及馆臣批语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推断该稿本很可能是乾隆五十一年为刊刻《总目》而抄缮的一个清本,是专供纪昀等总纂官根据它来审读刻本清样时使用的。後来《总目》的刊刻因故中辍,但四库总纂官仍继续在这个稿本上进行修订工作,目前可考的修订内容,至少已晚至乾隆五十五年七月。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学 纪昀 稿本 天津图书馆
  • 简介:图书作为一种舶来的西方公共文化机构概念,在清代传入中国并于清季转化为全国兴办图书事业的施政实践。四川图书萌芽起步于成都市区的两所官办书院即锦江书院和尊经书院的"藏书楼",初始形态为高等院校教育型图书。宣统元年(1909年),四川第一所公共图书即四川省图书筹办兴建,全省图书事业由此进入其初成体系的成长发展阶段。清末四川图书事业的起步发展,既是当时全国图书事业初期发展状况的一个区域缩影,同时,也有其自身区域文化传承的清晰脉络轨迹。

  • 标签: 清末时期 藏书楼 图书馆 萌芽发展
  • 简介:<正>《“国立中央”图书善本书目》,是台湾图书界在古籍整理研究方面重大成果之一.古籍整理,首先应由古籍书目的统计、整理始,而善本书目在一切古籍目录中尤为重要,所以《“国立中央”图书善本书目》的编印出版,不仅是台湾图书事业的重大成绩,也是我国图书事业和古籍整理研究事业的重大成果.它可与1986年大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现只见经部)成为双璧,可谓炎黄子孙的共同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 标签: 善本书目 台湾图书馆事业 抄本 藏书 古籍整理研究 国立北平图书馆
  • 简介:<正>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32岁的英属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吉隆市出生的莫理循(Morrison,GeorgeErnost)从澳大利亚来到他视为神秘国度的中国上海.次年受聘担任英国《泰晤士报》驻中国记者.此后他花了近3年时间去了缅甸仰光、泰国曼谷,又顺道去了中国云南昆明;接着又长途跋涉到了东北三省,进行了长时间的旅行采访和各类资料的搜集.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起他便常驻北京,从此一住就是15年,这期间他不遗余力地搜集西文资料、图书,累计各类书籍2.4万余册,110种刊物和报表,1000多种各类地图、画册和原始照片.由于莫氏20年之良苦用心,搜集了中国为主包括东南亚诸国浩繁的欧文古今图书文献,终于建立了彪炳史册

  • 标签: 日本国会图书馆 东洋文库 袁世凯 澳大利亚 亚洲 义和团运动
  • 简介:<正>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家图书是蒙古最大的图书,是蒙古的藏书建设中心和文献档案中心。同时,也是全国图书书目及管理方法、研究辅导中心。在图书学、目录学、版本学和古旧文献诸领域,始终行使着一个协调中心、研究机构的职能。在蒙古人民共和国革命成功之前,全蒙古没有属于人民的公共图书,只有一些寺院藏书场所和私人图书。其中收藏最多、规模最大的有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经库,该库藏书开始于17世纪喀尔喀温都尔格根扎那巴扎尔时代,库藏包括大量的蒙、藏、梵文种的经书、史籍和画卷。此外,还有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三音诺彦汗部班弟达查布勒旺楚克多尔济,土谢图部葛布纠巴拉登苏荣等高僧的经卷。私人图书较有名的有车臣汗部乌依金王旗文书图

  • 标签: 国家图书馆 图书馆学研究 人民共和国 蒙古学 藏书建设 公共图书馆
  • 简介:山西博物院自创立以来,经收购、征集、捐赠等多种渠道,累积收藏了大批古籍图书,其中不乏古籍善本特藏。本文简要介绍了山西博物院图书的历史沿革及部分古籍特藏,并以在古籍、图书的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中的具体工作实践为基础,提出了一些思考。

  • 标签: 山西博物院图书馆 古籍整理编目 古籍保护研究
  • 简介:民族地区高校通过开设特色专业,加快图书特色化文献资源建设,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是当前民族地区图书在特色化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还有着很多问题,如馆藏文献资料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特色化文献资源库建设滞后等,因此必须要提高重视。本文试阐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特色化文献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

  • 标签: 民族地区 高校图书馆 文献资源建设
  • 简介:狭义上的图书指的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并供人们阅览、参考的机构。用今天更加广义的视角来看,图书则指的是以图书收藏、阅览为基础,传播社会科学知识、文化,促进社会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社会机构。以往,学校图书主要是为学校教学、学生学习和科学研究服务的,而在现代环境条件下,我们应当对学校的图书服务进行优化,从整体上增强其服务质量、服务效能,使学校图书能够在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各个领域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价值。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学习、了解,首先简单分析了优化现代学校图书服务工作的必要性,然后主要就如何实现对现代学校图书服务工作的优化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学校图书相关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学校 图书馆 服务 优化
  • 简介:1952年末,广西省人民政府决定重建广西省立南宁图书,于1953年在南宁市人民公园(当时公园还未建)新建馆舍,任命广西第一图书馆长唐现之为馆长,龙兆佛为副馆长(全面负责),但唐现之一直未到位。

  • 标签: 图书馆馆长 教育家 专家 广西省 政府决定
  • 简介:民族地区图书的现代化建设,是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立足于民族地区实际,着眼于当代科技发展趋势,从注重科学管理、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扩大交流以及开展有益的文化活动等方面,就如何实现图书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民族地区 图书馆 文化建设
  • 简介:本文通过对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进行阅读问卷调查,分析了幼专学生阅读现状,找出了幼专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培养幼专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建议。

  • 标签: 幼专学生 阅读习惯 问卷分析 图书馆
  • 简介:美国国会图书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文种和门类上,都是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到一九九七年,美国国会图书藏书总数已达到九千八百万余种,将近一亿件,文种四百七十余个。

  • 标签: 地方志 美国国会图书馆 藏书 收藏 中国 文种
  • 简介:本文从更新理念、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信息资源及人才队伍建设、开发地方文化信息资源等方面,探讨了西部地区图书信息业的发展。

  • 标签: 西部地区 图书馆 信息业发展
  • 简介:馆藏民国《侯氏族谱》中保留有李士淳所撰《赠文林郎信宜公暨德配李孺人合葬墓志铭》一篇,该墓志对梅州侯氏家学渊源论述甚为详细。此外,族谱对信宜司训侯怀义的学行、宦迹记载翔实,可补地方文献之缺失,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 标签: 《侯氏族谱》 李士淳 地方文献
  • 简介:互联网的发展使阅读材料的获取更加容易,但是以图书为主的阅读模式依然是提升国民阅读水平和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未成年人的阅读而言,图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主要阐述了"图书+"环境下的未成年人阅读服务原则和策略,其目的就是为了从各个层面提高图书对未成年人的阅读服务,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能力和知识范围。

  • 标签: “图书馆+” 未成年人 阅读服务
  • 简介:南投县深处台湾内陆之中,地形绝大部分都是丘陵与山地。相传17世纪郑成功的部将林圯,已经率众前往竹山开垦,但是大规模的开发要到19世纪末。台湾现藏的清代南投地图,总数有11幅之多,不过尚无台湾建省当下所绘。北京国家图书典藏的《台湾图》,根据作者的考证应该是在1884年至1886年绘制而成。此时的台湾正准备重启"开山抚番"政策,而以往学术界受限于史料因素,对于当时南投地区的历史发展并不清楚。这张《台湾图》的研究正好可以补足这段空白。

  • 标签: 清末 台湾省 南投 开山抚番
  • 简介:智能围棋软件Alpha-go与围棋九段李世石的人机大战将人工智能带入我们的视野,为图书大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图书物联网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未来图书服务的提供将从人力向人力与计算机分工合作的方向发展,在保证服务数量的同时提高服务准度和精度。

  • 标签: alphago 人工智能 大数据 数据挖掘 数据分析 智能算法
  • 简介:媒介形式和媒介内容的日趋多样化,使作为重要知识储备群体的大学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媒介环境。在这一形势下,依托高校图书服务功能的拓展,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媒介素养 大学生 图书馆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