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本次大赛是中国网络文学评论队伍的第一次集体亮相,参赛文章存在较大差异,一些优秀青年学者对网络文学的研判颇有深度,而有些文章的理论思维、学术视野、艺术判断力还显得有些弱。本次大赛学院参与的热情明显高于民间,这是网络文学批评逐渐被主流接受的重要信号,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网络文学批评如何不被狭隘化和小圈子化,如何体现出大众文化的广泛性和群众性,特别是如何在传播新的网络文明,构建新型文化等新的历史课题面前有所作为。

  • 标签: 网络文学评论 评论视角 理论视点 群众性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一在200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陈晓明探讨了在当时的学术背景下,重建现当代文学研究规范的可能性。陈晓明指出,尽管在20世纪后20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经历了三次学术规范的讨论与变革,但对于规范的真正挑战,乃来自21世纪初的两股学术潮流。

  • 标签: 中国当代文学 陈晓明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心与理 20世纪后20年 志趣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在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在这样的情况下,信号智能化的电源屏被铁路部门所使用。因为其属于高科技技术,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日常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维护,才能够避免问题恶化,也能够保证其顺利的使用。而在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也需要使用最佳的对策进行检修,以此保证信号智能化电源屏被更好的使用。

  • 标签: 信号智能化 电源屏 日常维护 检修方式
  • 简介:摘要学生主体地位的建立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必然要求。据问卷及访谈内容分析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增强大学生主体地位,以提升自主意识和完善问题引导机制是从内在方面的实现路径;而保持良好的自律性,提高学生素质及能力,积极在实践中落实则是建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外化途径。

  • 标签: 优质课堂 学生主体 路径
  • 简介:2016年12月24—25日,由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杂志社主办,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承办的“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趋势:学术前沿与理论反思”专题研讨会在南京邮电大学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聚焦新世纪以来的外国文学研究,主要议题包括外国文学研究新趋势、当前外国文学理论的运用与反思、新世纪外国文学学术前沿思考等议题。来自全国近70所高校的1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 标签: 外国文学研究 南京邮电大学 理论反思 南京大学 文化研究所 南京工程学院
  • 简介: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学术史研究总成为学界的热点和亮点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国文学界也陆续出现阶段性、个案性的学术史研究著作:如陈众议主编的《当代中国外国文学研究(1949-2009)》、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主编的《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陈建华的《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叶隽的《德语文学研究与现代中国》等,然而能系统全面地总结、反思、预测中国外国文学学术史的著作尚未出现。针对这一现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12卷)应运而生了。

  • 标签: 外国文学研究 当代中国 学术历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可能性 多元化
  • 简介:“2016中国文艺理论前沿峰会”于近日召开,该峰会每年一次,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媒体的专家学者就前沿的文艺理论问题展开讨论。迄今,中国文艺理论前沿峰会已连续召开十届。本次峰会主题为“一带一路:中国文学景观与中华文化使命”,与会专家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对此议题各抒己见,很多发言直指热点、焦点,引起会场共鸣。本刊对会议发言进行整理刊发,以飨读者。部分发言根据会场录音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特此说明。

  • 标签: 中国文艺理论 峰会 综述 专家学者 知名高校 科研机构
  • 简介:美国埃默里大学里德教授的新著《巴赫金视域下的浪漫主义文学》立足于当下理论语境,综合运用巴赫金思想、尤其是他的哲学、美学、文学学与语言学思想,重新解读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对浪漫主义文学本体论、主体论、体裁论进行了独特的反思与创造性再建构。该书不但是具体运用巴赫金思想的一次有益尝试,而且丰富了浪漫主义文学研究方法论内涵,为“后理论时代”如何重审文学传统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 标签: 里德 《巴赫金视域下的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本体论 主体论 体裁论
  • 简介:内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学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化的医学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教学模式转变,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本文针对智能化建设的高等医学教育与继续教育模式做了分析研究,并针对其建设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上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希望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与继续教育模式的智能化建设有明显帮助。

  • 标签: 医学继续教育 智能化建设 模式 创新 研究
  • 简介:印度裔美国学者和诗人哈比卜的文学批评史书写不同于一般同类著述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鲜明地体现了书写者的“他者”眼光及其文化身份的“混杂性”,使我们能从一种与众不同的视野来重新审视文学批评史的“常识”问题。与此同时,哈比卜就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中的“理论之死”“审美主义”等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明确反对非功利性的“价值中立”的批评史观。他的诸多观点给予我们重要启示,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 标签: 他者 文化身份 混杂性 文学批评史 文学理论
  • 简介:回溯20世纪世界文论风风雨雨的演变历程.回看上一个百年各种“主义”众声喧哗的狂欢表演.“结构主义”之真正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的理论之旅,无疑是其中一道值得回味的思想景观。即便是在“后结构主义”似乎都已然远去的今天,纵然是在所谓“后理论时代”,“结构主义”文论依然是当代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课题。文学理论所归属于其中的人文科学显然不可能是线性进化,不可能是一味的“新潮”将“旧浪”取而代之,不该是“旧话”就不应重提。实际上,在人文科学领域,一些话题,一些若明若暗的问题,恰恰需要再探。

  • 标签: 后结构主义 文学理论 跨文化 文论 主持人 人文科学
  • 简介:为全国各地艺术研究院(所)青年戏曲理论研究人才讲课,备感亲切,因为我博士毕业后,误打误撞进了浙江省艺术研究所,在那里工作了6年。如果不是因为当年去了艺术研究所,我绝无可能成为戏曲研究领域的学者。众所周知,各地艺术研究院(所)都属于文化部门,在艺术研究院(所):[作是幸运的,因为中国的文化领域、尤其是戏曲领域,儿乎是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一个领域。

  • 标签: 艺术研究院 戏曲理论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戏曲评论 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