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8-21
  • 简介:在社会政策方面党继续宣扬革命理想,国家也将和法律一样消亡,那些坚持艺术自由的团体以及一个认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写出无产阶级文学的马克思主义团体

  • 标签: 年代苏联 思潮研究 文化思潮
  • 简介:1月13日,戈尔巴乔夫在立陶宛维尔纽斯表示不再坚持反对多党制的立场。他说,"我认为实行多党制并不是悲剧","如果多党制是一种正常历史进程的结果并符合社会需要的话","我们不应当像魔鬼怕烧香那样害怕多党制。

  • 标签: 戈尔巴乔夫时期 军事改革 大事记 苏联 多党制 社会需要
  • 简介:1月2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原定于1986年下半年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体会议推迟,原因是改革派和保守派斗争激烈,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计划遇到顽强抵制。该报说,克里姆林宫官僚机构里的顽固保守分子反对戈尔巴乔夫想要在政策和人事上进行的某些改革。又说,哈萨克斯坦首府阿拉木图爆发的严重的民族主义骚乱也是一个原因。

  • 标签: 军事改革 大事记 苏联 《泰晤士报》 克里姆林宫 哈萨克斯坦
  • 简介:1月1日,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说,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海斯堡认为1989年世界"军备管理"会取得更大进展。他说,现在地区性争端有望解决,是由于苏联停止推行从70年代就开始的"勃列日涅夫"主义。苏联从东欧撤走部分常规兵力,并不会使东欧发生极端事件并摆脱苏联。在撤走6个师以后,苏联在捷克、匈牙利仍保持现有兵力的一半力量,在东德仍保有16-17个师的兵力。

  • 标签: 戈尔巴乔夫时期 苏联 军事改革 大事记 《每日新闻》 勃列日涅夫
  • 简介:3月13日,戈尔巴乔夫在就任苏联领导人后的第一次讲话中敦促美国同苏联一道结束军备竞赛,停止发展包括星球大战计划在内的武器系统。戈尔巴乔夫表示,要保证苏政策的连续性;对苏美关系采取温和的调门;希望同中国的关系能有重大的改善。

  • 标签: 军事改革 苏联 大事记 星球大战计划 军备竞赛 武器系统
  • 简介:1月4日,阿恰洛夫上将被任命为苏联国防部副部长,他在接受塔斯社记者采访时说,1991年苏联将继续进行与新的防御理论相关的军事改革,在新的一年中还将单方面削减苏联武装力量50万人。1月7日,苏联国防部新闻中心发布的征兵补充措施的公报指出,到1991年1月1日,苏全国征兵计划只完成78.8%。同日,据法新社报道,由于征兵工作受到抵制,苏联向包括三个波罗的海共和国在内的许多出现麻烦的地区增派精锐部队。

  • 标签: 军事改革 戈尔巴乔夫时期 苏联 大事记 征兵工作 记者采访
  • 简介:1月1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提出15年内分3个阶段实现销毁核武器的建议,表示反对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宣布苏联决定将单方面暂停核试验的期限延长3个月。

  • 标签: 军事改革 苏联 大事记 星球大战 核武器 核试验
  • 简介:1月14日,路透社报道,为清除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造成的污染,苏联当局花费了40亿卢布,而这次事故给生产造成的损失为80亿卢布。1月16日,法新社报道,苏联总参谋长、国防部第一副部长谢尔盖·阿赫罗梅耶夫元帅今天表示从阿撤军将是彻底的撤军。阿赫罗梅耶夫还说苏联不久将公布实际国防开支。根据官方提供的数字,苏联1988年的防务预算将为202亿卢布(约合330亿美元),占全国总开支的约5%。1月20日,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在电视上批评苏联新闻界贬损军队形象。

  • 标签: 苏联 军事改革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大事记 国防部 副部长
  • 简介: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两伊冲突使叙利亚、约旦和伊拉克之间的关系更趋紧张。在以色列的挑拨下,叙利亚国内发生了“穆斯林兄弟”之间的血腥屠杀,连叙利亚的正规军也卷入了残酷的战斗。黎巴嫩的局势和叙国内围绕黎巴嫩问题的矛盾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叙利亚在黎巴嫩驻军并不是一件

  • 标签: 黎巴嫩战争 两伊战争 F-15 米格-21
  • 简介:巴维尔·巴季茨基空军元帅,是苏联著名的军事将领。曾长期担任防空军总司令。1910年6月27日。巴季茨基出生在哈尔科夫郊区的一个工人家庭。他从小身体健壮、勇敢好学,争强好胜,从不服输。1922年读完小学四年级后,巴季茨基进工厂当了钳工学徒,后来又在厂办的“镰刀和锤子”学校半工半读。

  • 标签: 军事将领 巴维尔·巴季茨基 苏联 空军
  • 简介: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1939年9月.德国突然袭击波兰。由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火蔓延到了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美国年鉴》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因战争死亡人数逾2000万,波及到苏联人的每个家庭。中国在8年抗战中死亡人数也近2000万。1945年.由于苏联的对日宣战以及美国的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加快了胜利的步伐。随着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结束.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发生、防止出现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因而建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机构一联合国的构想应运而生。

  • 标签: 联合国 常任理事国 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发明者 否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