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家享有以及行使国家所有权,均表现其作为公权栽体的性质而非作为私权载体(法人)的性质。不论是农村“集体”还是城镇“集体”,在物权法上都没有其主体地位。法人应为其财产的所有权主体,非法人团体不具有独立财产,不得享有财产所有权和他权。物权法上的权主体应为自然人与法人,国家作为具有公权性质的国家所有权的主体,在物权法上具有不同于自然人与法人的特殊主体地位,而集体与非法人组织,均非权主体。

  • 标签: 物权 主体 所有权
  • 简介:引言学界关于权公示原则向存争议,加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并未明言权公示之原则,更为理论之争鸣留下余地。有学者将权公示原则作为物权法之基本原则,~①有学者则否认权公示之基本原则地位,~②可见关于权公示原则诸问题,学界难成达成共识,仍有探讨之必要。关于权公示之理论争点,可概括为三问题:第一,权公示之内容为何?是权变动?权本身?抑或二者结合?第二,权公

  • 标签: 物权公示 物权变动 不动产登记 动产物权 动产交付 公示方法
  • 简介:权的消灭在《物权法》体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我国《物权法》虽然规定了权的变动,但是对权的消灭却未有完善、全面的规定,致使国家大量资源闲置,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通过对权的消灭进行研究,以期探究权的消灭对中国物权法体系结构的重要意义。

  • 标签: 物权的变动 物权的消灭 时效消灭
  • 简介:权的性质是权这一民事权利区别于他项民事权利如债权的标志。从民法发展史上看,权的性质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是一个实定法上的概念。权的性质主要包括:权利人直接支配标的;权利人直接支配标的而享受其利益;是一种绝对性权利;是一种独占性或排他性的权利;是一种不可侵性的权利等等。研究权的性质,对于正确理解我国《物权法》第2条第3款关于权定义的规定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物权 物权的性质 绝对性 对世性 不可侵性
  • 简介:占有或交付和登记都是权公示的方法,但对于不动产登记、登记变更、占有交付等法定权公示的效力新问题,其他动产物权都以占有和交付为公示方法

  • 标签: 公示原则 物权公示 透视物权
  • 简介:浅议树立权私权观念对权制度研究之意义侯向磊张红霞权是私权。这一论断的理论根基是自罗马法以来的公私法的划分理论。公法以规范权力为宗旨,私法以保障权利为要义。其对权力和权利二者平等制衡的粗略描述使得后世法学家并未因其分类模糊而抛弃该种分类方法。现代...

  • 标签: 制度研究 物权制度 国有企业 物权关系 对物权 物权法
  • 简介:大数据是建立在全数据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事物的相关关系,再运用发现的相关关系对事物发展趋势做出预测的数据分析理念和分析方法。依托案件管理系统,对各类案件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特征证据要素与证成(证伪)犯罪之间具有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零相关关系。运用这些相关关系可以发现某类案件的证据状况,从而预警正在办理的案件可能发生的问题;判断证据发展的趋势,为证据结构调整做好准备;结合自由心证理念,增强审查定案的信心;根据证据缺陷,及时寻找弥补措施。由于在理论和实践上面临的困境,当前利用大数据审查认定案件主要局限于预测案件走向。不过,伴随大数据查询使用机制的建立,特征证据认定标准体系的确立,大数据网络共享机制的建立,大数据价值由预测转向适用不无可能。

  • 标签: 大数据 相关关系 分析方法
  • 简介:大数据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政策预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政策预测主体的重视。大数据在预测数据收集和分析、预测模型构建、预测主体多元化等方面为政策预测带来了新机遇。同时,大数据也对政策预测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政策预测主体的大数据运用意识缺乏、运用大数据的技术水平落后以及运用能力的欠缺。预测主体应该积极树立大数据意识、提高大数据技术运用能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动政策预测科学化进程。

  • 标签: 大数据 政策预测 挑战 应对
  • 简介:一、世界经济环境与外部升息预期联合国<2004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世界经济增长加速,升息预期凸显.全球范围内升息可能较大,仅有欧盟因为经济总体形势差强人意,反而有降息可能.

  • 标签: 利率预测 形势利率 经济金融
  • 简介:本研究旨在编制民众社会公平期望问卷及对影响民众社会公平期望的机制进行初步探索。在广泛访谈的基础上,经过问卷的编制、初测和再测,形成了三个维度,即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公平控制;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6,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证明了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通过问卷编制发现:民众的社会公平期望在年龄和职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龄差异上,41~50岁年龄段的民众程序公平期望最低,31~40岁年龄段的男性社会公平期望水平要远高于女性;在职业差异上,无业人员的分配公平期望最低,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公平控制期望最高。同时研究发现了积极社会信念在公平体验和公平期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没有发现过去生活满意度对公平期望的预测作用。

  • 标签: 社会公平期望 过去公平体验 过去生活满意度 积极社会信念 民众
  • 简介:强敌意是无家可归的前罪犯面临的严峻挑战。这项横断面研究的数据来自于一项专注于预防非法药物使用和再犯的随机试验,这项实验的基础数据由最近释放的男性假释犯(人数=412,年龄=18~60岁)构成,以评估形成强敌意的相关因素。强敌意的预测因素主要包括:更强的抑郁症状、更低的自尊、有一个接受酒精/毒品治疗的母亲、帮派成员、更有形的支持、使用甲基苯丙胺和有认知困难的历史。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理解最近释放的无家可归者的敌意预测因素的必要性,以及这些预测因素如何与再犯行为连接起来。讨论这些研究结果的意义在于,它将会影响未来以护理为主导的危害降低措施和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措施。

  • 标签: 敌意 复归 前罪犯 无家可归 药物使用 法医护理
  • 简介:<正>(一)建国前后,我国曾有过4次较大的通货膨胀,这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问题造成的。随着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国家逐步垄断了金融、外贸、商业和生产,价格的市场性波动很小。1953—1978年25年中物价平均波动幅度为0.85个百分点,基本上不动。主要是在1964年以后基本冻结了物价。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是隐形的,表现在计划定价、凭票供应、供应匮乏,排队购买上。改革开放以来,物价表现为连续上升:1979—

  • 标签: 通货膨胀 物价 波动幅度 市场性 社会主义改造 建国前后
  • 简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定位,上海近年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飞跃性的增长,199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8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8年突破了3400美元,标志着上海的经济发展从1992年进入起飞阶段后、经济水平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人民生活进入比较宽裕的小康水平。上海要建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大型城市,就要形成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形成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市场运行机制,形成国内外经济联系广泛的开放格局。因此,上海的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化扩大,上海的经济发展将持续地高速增长。

  • 标签: 上海 经济犯罪 涉案领域 房地产开发业
  • 简介:<正>治理社会治安,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严阵以待,及时有效地制止犯罪行为,惩罚犯罪分子;一个是事先采取措施,预防犯罪的发生。用战略的眼光看问题,显然后者比前者更为霞要。因为伴随着犯罪的发生,总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既使打击犯罪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使所有的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后都能迅速落入法网,受到法律的

  • 标签: 犯罪预测 犯罪情况 打击犯罪 若干思考 社会治安 预防犯罪
  • 简介:本刊策划主管、主任记者刘晓林所撰写的《2008年大趋势》在本刊2008年1月1目第一期发表后,先后在各种报告会与总裁班上演讲过,并被新浪网等网站转载。现对预测结果予以总结。

  • 标签: 经济预测 主任记者 刘晓林 消费能力
  • 简介:未来30年主要经济发展指标预测1、到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人口分别达到13.03亿人、14.12亿人和15.66亿人;2、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在九十年代为9.4%,2000—2010年为7.43%,2011—2020年为6.5%:到...

  • 标签: 发展指标 主要经济 生产总值 九十年代 人均收入水平 指标预测
  • 简介:依物权平等保护主张者的原意,权平等保护就是对不同主体的权实行无差别保护,由此,该原则的内涵应当是对所有权的保护,不仅在法律适用上而且在立法规范都是平等的。但是,物权法草案推不出这样的权平等保护,而且,草案对私人物权的保护似有偏向。一般地主张权平等保护不仅依现行宪法,存在问题,没有充分的法理支撑,与一些现行规则也有矛盾,而且不存在充分的社会客观依据。无疑,无论是谁的权都应当依法保护,但将权平等保护强加于物权法是值得商榷的。

  • 标签: 物权平等保护 违宪 民法平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