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材料是设计的起点,工艺是设计的表现。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材料与工艺的选择,包括理性因紊与感性因素等。本篇文章通过结合设计材料,加工工艺与消费心理学,从产品认同感、产品人造感与绿色环保心理三个方面,详细论述消费者感性需求对设计师材料工艺选择的要求与影响。

  • 标签: 材料工艺 感性需求 产品认同 人造感 绿色环保
  • 简介:聚丙烯薄膜按制法、性能和不同用途可分为流延聚丙烯(CPP)薄膜、吹胀聚丙烯(IPP)薄膜和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三种.聚丙烯薄膜占世界PP总消费量的20%,是仅次于注塑、纤维(包括扁丝)的第三大应用产品,我国PP薄膜占PP消费结构份额相对低,仅为10%左右.

  • 标签: 流延聚丙烯 BOPP 注塑 双向拉伸聚丙烯 聚丙烯薄膜 IPP
  • 简介:湖南大学利用纳米技术和材料成功研制出微乳法生产纳米碳酸钙新工艺。纳米技术是世界争相发展的科技热点,但目前纳米技术和材料可以实现产业化的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种,纳米碳酸钙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种,它可广泛应用于橡胶、涂料、塑料等产业以及其它轻工业如化妆品、牙膏等行业。

  • 标签: 纳米碳酸钙 微乳法 工艺 纳米技术 湖南大学 产业化
  • 简介:中国科学院日前在超级电容器储能材料合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用简单的工艺和反应条件制备出了二氧化锰(MnO2)纳米材料。该成果无需催化剂,在成本低廉的基础上通过加入高价离子,如铁离子、锅离子等,实现了对产物的形貌可控,为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标签: 材料制备 工艺 储能 中科院 过渡金属氧化物 发明
  • 简介:据报道,当世界先进国家还在沿用传统工艺,将480多mm厚的坯料经热轧生产超簿规格铝箔时,云南企业已成功实现了将厚度仅为6mm的铸轧坯料成功批量生产为0.0045mm和0.005mm的超薄规格铝箔的技术创新。由云南新美铝铝箔有限公司通过近3年攻关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薄规格铝箔生产成套工艺技术体系,

  • 标签: 生产新工艺 铝箔 云南 世界 企业 超薄
  • 简介:日本田中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种等离子渗碳处理技术可使奥氏体不锈钢螺栓、螺母的表面变硬。操作温度低于500℃,这有利于防止碳化铬形成,但可提供固溶强化。对于奥氏体稳定材料,如S31600和S31700渗碳工艺提高了螺栓、螺母的耐磨性、拉毛及卡死等特性。

  • 标签: 渗碳工艺 奥氏体不锈钢 碳化铬 固溶强化 表面 螺母
  • 简介:本文介绍了采用三层共挤(ABC)吹膜技术制造高表面能防静电聚乙烯薄膜的工艺,该工艺解决了塑料薄膜低表面电阻率和高表面能难以同时实现、防静电薄膜无法与其它基材粘结复合的技术问题,也解决了原流延工艺难以成膜、粘结强度低、高温易炭化、制袋后封口强度低的质量问题。用该工艺制得的高表面能防静电聚乙烯薄膜水蒸汽渗透率、拉伸强度、断裂力、耐戳穿等机械物理性能优异,可满足精密机械电子、军工产品等对包装材料的特殊要求。

  • 标签: 防静电薄膜 流延工艺 包装质量 聚乙烯薄膜 吹膜技术 粘结强度
  • 简介:系统地分析了蓝宝石抛光工艺过程的性能参数,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采用粒径为40nm、低分散度的SiO2溶胶磨料并配合以适当参数进行抛光,可以获得良好的表面状态和较高的去除速率,能够有效提高蓝宝石表面的性能及加工效率。

  • 标签: 中文关键词 蓝宝石 化学机械抛光 纳米硅溶胶
  • 简介:采用sol—gel法,以钛酸丁酯为原料制备纳米级二氧化钛溶胶及粉体;研究了水分含量、抑制剂种类、溶剂种类以及焙烧温度等因素对纳米二氧化钛制备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优化了粉体制备与负载化的工艺条件;并用X射线、SEM表征了所制纳米TiO2的晶型、粒径和形貌。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 工艺改进
  • 简介:用稳压器对16MND5封头锻件不同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钢锭和锻件不同部位的成品分析值接近熔炼分析值,同时测量值满足规定要求,说明锻件具有均一的化学成分分布;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锻件各部位力学性能满足规定要求且呈各向同性;金相检验和超声检测结果均表明锻件内部性能优异。由此可知,利用旋转模压法能够成功制造出满足采购要求的封头锻件。

  • 标签: 旋转模压 封头锻件 16MND5
  • 简介:紧固件是一种量大面广的基础件,其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对主机工作性能及结构安全性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以及国内机械行业、汽车工业等快速发展,紧固件的需求量快速增长。但随着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紧固件的表面耐腐蚀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紧固件的表面处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紧固件 工艺特点 镀锌 表面处理 结构安全性 耐腐蚀性能
  • 简介:为了降低ε型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ε-HNIW)的感度,提出了一种以液态CO2作为反溶剂的新的包覆方法,该包覆方法解决了水悬浮法对溶剂的选择局限性大的问题。对ε-HNIW包覆前后进行SEM、XRD和FT-IR分析,研究表明:选用这种新的包覆方法,氟橡胶、ESTANE和EPDM包覆剂能均匀包覆于ε-HNIW的表面;偶极矩-极性大的包覆剂溶剂使ε-HNIW包覆后转变为α-HNIW晶体;随着包覆剂添加量的增加、或系统压力的降低、或温度的升高,ε-HNIW复合颗粒的分散性越差,球形造型粉颗粒度越好。对ε-HNIW包覆前后进行撞击感度测试表明,相同包覆剂添加量情况下,3种包覆剂降低ε-HNIW感度的大小顺序为:ESTANE〉FE26〉EPDM。

  • 标签: ε型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液态CO2 包覆工艺 偶极矩
  • 简介: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近日成功研制了用于微电子光刻的“2~12英寸UVLED平行光曝光模组”及用于PCB、液晶面板和触摸屏等光刻装备的“5kW、8kW、10kW汞灯替代UVLED光源模组”系列产品。

  • 标签: 光刻工艺 液晶面板 重庆 低成本 光源模组 中国科学院
  • 简介:高阻隔性共挤流延薄膜是20世纪80年代末开发成功的塑料包装材料.近年来,随着多层共挤流延膜的问世,其阻隔性、保香性、防潮性、耐油性、可蒸煮性和热封性能进一步提高,可广泛应用于肉类冷冻制品、蒸煮肉类食品、方便食品、水产品、水果等的固体包装和乳制品、食用油、酒类、酱油类等液体包装,大大延长商品的货架寿命.但由于高阻隔性共挤流延薄膜目前尚无法回收利用,相对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加快科技创新,优化工艺流程,已成为其规模化生产应用的必然选择.

  • 标签: 多层共挤流延膜 生产工艺 应用 20世纪80年代 塑料包装材料 高阻隔性
  • 简介:通过工业设计中的仿生设计,分析旅游工艺品设计趋势。详细解析形态、功能、结构和材料、界面的造型仿生设计在旅游工艺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得出运用仿生进行造型设计可以充分展现旅游工艺品的自然性、趣味性和环保性,从而更好地创造具有浓郁本土文化内涵的特色旅游产品品牌形象。

  • 标签: 仿生设计 旅游工艺品 造型艺术 创新设计
  • 简介:洗铝工艺应用在软包装上面,其精准的套位印刷和精确洗铝相结合,不是随便就能轻易仿制出来的,因此具有极高的防伪力度,这也使洗铝工艺成为包装防伪的重要保障,因而在需要防伪的药品、食品以及电子、化妆品包装市场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 标签: 工艺应用 防伪力度 软包装袋 包装防伪 包装市场
  • 简介:精密零部件进行真空扩散连接时,主要的扩散工艺参数对材料表面质量会有重要影响。以镜面无氧铜(Cu)为对象,改变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研究了这些因素对其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若保温时间均为60min,则加热温度越高,其表面晶界越清晰,且粗糙度亦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当加热温度达到800℃,其晶粒粗化,部分大晶粒内部出现孪晶和滑移带,表面粗糙度增加了11.2nm。此外,若将加热温度控制为450℃,则保温时间越长,表面粗糙度越大,但当保温时间超过180min后,表面粗糙度的增加量开始减小,然而最终会趋于稳定,为4.0nm左右。

  • 标签: 扩散连接 镜面Cu 表面粗糙度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 简介:用溶胶-凝胶法在低温下制备了ZrSiO4粉体,研究了锆/硅/锂原子比及热处理温度对于合成硅酸锆粉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i(OC4H9)4、ZrOCl2和LiCl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2:1:0.5,所得凝胶在800℃热处理条件下煅烧3h,可制得高纯度的硅酸锆粉体。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低温 硅酸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