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日前,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民族地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科技创新平台王文忠教授在纳米领域的研究取得最新进展,成功制备出p-n结Cu2O/BiVO4纳米结构可见光光催化材料,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著名杂志《应用催化B-环境》上。

  • 标签: 中央民族大学 光催化材料 纳米结构 可见光 制备 资源开发利用
  • 简介:采用均匀沉淀法在磁性NiFe2O4表面包覆TiO2,制备了一种新型纳米TiO2/NiFe2O4光催化复合材料。通过改变Ti和Ni物质量之比确定了复合材料最佳钛镍比,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UV—vis漫反射、BET、TG—DSC、磁力学测试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的水溶液为模拟污染物,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该复合材料在光照2h后,甲基橙的脱色率可达98.5%,是一种在可见光范围内有响应、便于回收、可重复使用的高效光催化剂。

  • 标签: 纳米TIO2 磁性NiFe2O4 复合材料 光催化
  • 简介:以TiCl4为钛源,SAMs为模板,Fe(NO3)3·9H2O为铁源,采用自组装方法于低温液相反应体系中分别成功地制备出大面积二维结构纳米的纯净和掺铁Ⅱ0:薄膜,通过拉曼光谱、高分辨透射电镜、荧光发射光谱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紫外光和可见光下纳米薄膜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过程以及紫外光下对甲苯的降解效率,探讨了掺铁后对TiO2: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方法不需要高温煅烧即可得到高催化活性的以金红石为主的掺铁二氧化钛纳米薄膜。

  • 标签: 铁掺杂 纳米TIO2薄膜 光催化
  • 简介:采用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制备粉煤灰基CdS/Al-MCM-41介孔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碱融法从粉煤灰中提取硅源和铝源,室温下模板组装纳米复合材料,小角XRD和高分辨率TEM结果表明,介孔分子筛Al-MCM-41的平均孔径约3.0nm,CdS颗粒均匀地分散于Al-MCM-41的孔道内;UV—vis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CdS/Al-MCM-41纳米复合材料在波长约521nm处出现较强吸收边;荧光光谱结果表明,CdS与Al-MCM-41复合有效地降低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几率;在可见光照射下,CdS/Al-MCM-41显示出较高的产H2活性,归因于CdS颗粒和介孔分子筛Al-MCM-41之间的协同作用所致。

  • 标签: 粉煤灰 介孔纳米复合材料 光催化 产氢 分解水
  • 简介: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多功能混合平台,利用脂类膜纳米线成功制造出生物纳米电子原型装置。这种融入了生物成分的电路不仅能够提升生物感测和诊断工具的性能,推动神经修复技术的发展,甚至可以大幅提高未来计算机的效率。该研究成果发表在8月10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

  • 标签: 生物机制 纳米电子 电子装置 国家实验室 混合平台 研究人员
  • 简介:在需要最小化燃料重量时,高能燃料非常重要。有一种从树木中提炼的化合物蒎烯,经二聚化后生成蒎烯二聚体,已证明其能量密度和航空燃料JP-10相当。佐治亚理工学院与联合生物能源研究院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改造细菌,让它们能合成蒎烯,有望替代JP-10用在导弹发射及其他航空领域。从石油中提炼JP-10供给有限,将来生物燃料有望补其不足,甚至促进新一代发动机的开发。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美国化学协会(ACS)《合成生物学》杂志上。在前期生物工程的研究阶段,论文资深作者、佐治亚理工学院副教授PamelaPeraltaYahya和同事们已将蒎烯产量提高了6倍。

  • 标签: 生物燃料 佐治亚理工 高能燃料 细菌合成 蒎烯 航空燃料
  • 简介:据报道,一个由中美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研发出了一种新的催化剂,它能将纤维素这种生物质中最常见的形式直接转化为一种有用的化学物质,即乙二醇。关键的是,转化作用的原材料不是粮食,因此不会威胁到粮食安全。

  • 标签: 乙二醇 纤维素 金属催化剂 直接转化 科学家 碳化钨
  • 简介:草酸盐共沉淀前驱体通过煅烧热解得到活性炭负载的钴掺杂纳米氧化锌的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BET等对产物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不同煅烧温度、不同掺杂钴纳米氧化锌负载量的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光催化剂前驱体的焙烧温度的升高,草酸盐分解的二氧化碳对活性炭孔活化作用增强,所制得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较好;掺杂钴纳米氧化锌负载量为5%,煅烧温度为650益的复合材料对较高浓度的废水表现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100ppm的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最高可以超过97%.

  • 标签: 活性炭 钴掺杂氧化锌 光催化降解
  • 简介:最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水凝胶生物材料,在软骨修复手术中将其注入骨骼小洞,能帮助刺激病人骨髓产生干细胞,长出新的软骨。在临床试验中,新生软骨覆盖率达到86%,术后疼痛也大大减轻。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学·转化医学》上。

  • 标签: 生物材料 水凝胶 软骨 可修复 临床试验 论文发表
  • 简介: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有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新型纳米粒子。采用这种纳米粒子可把药物等生物活性分子传送至人体细胞和病变组织。

  • 标签: 合成生物学 开发 英国 纳米笼 技术 生物活性分子
  • 简介:美国电子系统公司MCIO的首席执行官大卫·艾克(DavidIcke)在新一届TED医学交流大会上表示,像金属心脏起搏器这类厚重的医学仪器应该进入博物馆了,现代人需要更方便、适应携带的医学仪器。

  • 标签: 监测 体表 印章 生物 研发 医学仪器
  • 简介: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修鹏在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方海平研究员的指导下,在受限于纳米管内生物分子的操纵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课题组前期工作一”被约束在纳米孔穴中的水之特性的理解”(JACS2005,2007,NatureNanotechnology2007,PRL2008)基础上,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实现了对纳米管内水和生物分子混合体位置的操控。

  • 标签: 生物分子 分子操纵 纳米 管内 物理研究所 分子动力学
  • 简介: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具有绿色环保、适用面广、催化效率高等优点。文中主要综述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应用领域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其光催化原理及技术特点,并对光催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 有机物降解 废水处理
  • 简介: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对有限自然资源认识的加深,为了减少对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燃料电池作为高效和低污染发电装置研究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但是,燃料电池催化剂成本高、反应活性低和稳定性差等缺点仍然严重制约其商业化和广泛应用。

  • 标签: 纳米催化剂 金属纳米颗粒 制备 设计 复合 不可再生资源
  • 简介:生物降解聚合物(BP)制备复合浸渍纸,研究了其物理性能及生物降解性。将原纸浸在BP乳液中,于100℃固化20min。相同质量复合浸渍纸其湿强度随BP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干强度仅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添加0.5%通用造纸湿强剂——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树脂可增加复合浸渍纸的湿强性;其湿强度可达9.3MPa;所用BP与纸的比例为20:80。进一步提高性能可再加入聚乙烯基胺(PVAm)。当BP与纸的比例同样为20:80时,添加0.2%PVAm和0.5%PAE的复合浸渍纸的湿强度(拉伸)可提高27%,只加0.7%PAE复合浸渍纸的湿强度仅提高了3%~4%。由于PAE和PVAm的加入,复合浸渍纸的生物降解被推迟,但埋在土中60天后,复合浸渍纸的失重率可达到90%。未用添加剂的复合浸渍纸达到同样的失重率仅需45天,30天后还有原纸存在。

  • 标签: 可生物降解 复合 聚乙烯胺 湿强 生物材料
  • 简介: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美国糖尿病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产氧生物材料,其可为胰岛素分泌细胞提供存活所需的氧元素。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利用生物材料将本体的氧传递给B细胞,代表了实现“开发胰岛素分泌细胞培育替代场所”目标的主要一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 标签: 生物材料 氧元素 细胞活性 胰岛素分泌 移植 物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