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3 个结果
  • 简介: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CYD128)为基体,有机膨润土为增韧改性剂,选用自行合成的固化剂,固化不同质量比的环氧树脂/有机膨润土复合体系的共混物,测定了共混固化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热分解温度,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环氧树脂/有机膨润土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膨润土含量的增加,冲击强度逐渐增加,当有机膨润土含量达3%~4%时冲击强度出现了极大值;随着有机膨润土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冲击强度减小。当共混复合体系的质量比为(3~4):100时,复合体系增韧的效果非常明显,把冲击强度从20.4kJ/m^2提高到25.0kJ/m^2;拉伸强度和热分解初始温度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并且随着有机膨润土的加入,复合体系的断裂面逐渐呈韧性断裂。

  • 标签: 环氧树脂 有机膨润土 改性 耐热性
  • 简介:以采用物理热蒸发法制备的纯ZnO纳米线和Ag掺杂ZnO纳米线为气敏基料,制备成旁热式气敏元件,用静态配气法对浓度均为100ppm的无水乙醇蒸汽、氨气、甲烷及一氧化碳四种气体进行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g掺杂后,ZnO纳米线对四种气体灵敏度的最高值分别提高了230%,92%,158%,49%,缩短了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

  • 标签: ZNO纳米线 掺杂 气敏性能
  • 简介: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SiC/Cu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Cu层厚度对SiC/Cu层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SiC层厚度为0.5μm不变,层状复合材料的断裂能和极限拉伸强度随Cu层厚度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在Cu层厚度为8μm时出现峰值,断裂能和极限拉伸强度分别为2080.3MJ/m^3和565MPa。分析认为,在拉伸过程中金属Cu层发生塑性变形和Cu层拔出是SiC/Cu层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增强的主要原因。

  • 标签: SIC/CU 层状复合材料 磁控溅射 力学性能
  • 简介:为了得到尼龙66试样在压缩以及复合压剪加载备件下的力学响应,采用国产三思万能试验机,并引入了2个带有双斜截面的金属垫块以及1个聚四氟乙烯套筒的特殊加载装置,对尼龙66试样进行复合压剪试验。此外,金属垫块的斜截面被加工成不同的倾斜角度θ(15°、30°、45°、50°和60°),通过调整角度获得了试样在不同压剪应力状态下的力学响应,并通过分析复合压剪加载时其受力情况得到其屈服行为。实验表明:尼龙试样的力学性能对剪切敏感并且随着剪切组分的增加而弱化,尼龙屈服行为与静水压具有相关性;同时验证了引入双斜面金属垫块的实验方式是一种能有效研究材料失效行为的测试方法。

  • 标签: 复合压剪加载 应力-应变关系 屈服行为
  • 简介:制备了剪切增稠液体(STF)并对其稳态和动态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体系具有明显的剪切增稠现象,用“粒子簇”生成机理能较好地解释这种现象。为降低成本,暂选用普通玻纤织物作为载体,制备出STF-玻纤织物,并将其和纯玻纤织物进行准静态防刺试验。结果表明在面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剪切增稠液体的使用能有效提高玻纤织物的防刺性能,使其项破强力比未处理时高28.14%。

  • 标签: 剪切增稠液体 流变性 STF-玻纤织物 防刺性能
  • 简介:采用真空蒸发法制备相同厚度的PbTe薄膜,再利用RF磁控溅射法在上面制备不同厚度的Ag反射膜,采用XRD、SEM、FTIR和四探针法分别对制备样品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透射率和电阻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所制备的薄膜具有明显的〈100〉方向择优取向,呈多晶结构,随着反射膜厚度的增加,薄膜结晶性能先降低后增加;晶粒尺寸增加,表面粗糙程度先降低后增加;薄膜光学性能在一定膜厚范围内,随着反射膜厚度的增加透射率降低,超过一定膜厚时,透射率降为零;随着反射膜厚度的增加,电阻率呈先急剧降低后缓慢降低的趋势。

  • 标签: 反射膜 真空蒸发 薄膜厚度 透射率 电阻率
  • 简介:通过不同异氰酸醢与豆油型多元醇反应制备新型的聚氮酯产品,可用于聚氨酯发泡、弹性体、涂料、粘合荆等领域。聚氨酯产品的性能主要取决予交联密度和异氰酸酯的化学结构。芳香族三异氟酸酯合成的聚氨酯产品具有最高的密度、玻璃化转变温度、模量和拉伸强度.同时具有最低的断裂伸长率、溶涨性(甲苯中)和抗冲击强度;脂肪族三异氰酸醋和二异氰酸酯合成的聚氨酯产品具有最高的断裂仲长率和溶涨性.具有最低的拉伸强度;芳香族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合成的聚氨酯产品性能相近,其测量值在前两类聚氨酯之间。

  • 标签: 聚氮酯 可再生资源 结构
  • 简介:为了增强、增刚、增韧齿科材料基体树脂,研究了SiO2、TiO2、Al2O3三种纳米粒子及含量对改性的环氧一甲基丙烯酸酯(EAM)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纳米粒子及含量对EAM树脂性能影响不同,SiO2与TiO2增强增韧效果显著;SiO2含量为3%时,EAM树脂综合性能最佳。

  • 标签: 纳米粒子 EAM树脂 力学性能
  • 简介:许多重要的电子行业都要用到导电粘合剂。目前高性能的导电产品是将大量的金、银等贵金属粉末加入到环氧体系而制成,所采用的环氧固化剂主要是胺类固化剂。固定胶片是该导电材料的一种,其广泛应用于将混合物粘结在多片或单片集成电路、发光二极管(LED)以及其他设备的底板上。胺固化的环氧树脂已经被用于这种固定模片的粘合剂。因此,研究采用含氰乙基量不同的胺固化的具有不同交联密度的环氧树脂的导电性能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了一系列氰化三乙烯四胺固化的环氧树脂的导电性能

  • 标签: 环氧树脂体系 胺类固化剂 导电性能 氰化 发光二极管(LED) 导电粘合剂
  • 简介: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出非晶硅薄膜,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射频功率、气体总压、硅烷比例、沉积时间、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因素进行了研究,对透过率和电阻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ECVD法成功制备出非晶硅薄膜。正交实验表的分析得知,气体总压对透过率影响最大;硅烷比例对电阻率影响最大。制备非晶硅薄膜的优化条件为:射频功率30W、气体总压100Pa,硅烷5%、沉积时间5min、退火温度300℃、退火时间45min。非晶硅薄膜的光透过率93.18%,电阻率为13.238kΩ·cm。

  • 标签: PECVD法 非晶硅薄膜 光电性能
  • 简介:采用薄壁圆筒扭转的试验方法测定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面内剪切性能,得到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面内剪切模量与剪切强度结果。最后将试验结果与4种经验公式估算结果对比,得出蔡-韩修正公式对面内剪切模量的估算结果接近试验值。

  • 标签: 薄壁圆筒 扭转 经验公式
  • 简介:古河机械金属在中温区域(室温-600℃)实现了热电转换材料的高性能。此次开发的是由Fe(铁)、Co(钴)、Sb(锑)、稀土类元素等组成的方钴矿(Skutterudite)族热电转换材料。方钴矿族有着以CoSb3为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晶结构,p型、n型均可获得良好的特性。

  • 标签: 热电转换材料 性能 开发 金属 机械 CoSb3
  • 简介:以测量纳米薄膜材料La0.7Sr0.3MnO3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为例,着重介绍以LABVIEW为平台的虚拟仪器技术对测量仪器的自动控制、数据读取和处理。与传统仪器相比,虚拟仪器技术将传统仪器与计算机联系起来,扩展了原有仪器的功能。而且,LABVIEW的自动控制技术也大大地提高了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

  • 标签: LABVIEW 仪器控制 薄膜
  • 简介:据媒体报道,近日福建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的四个省重点实验室中,厦大占两个,分别是“福建省特种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半导体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至此,在2003年获批建立“福建省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后,依托厦大的省重点实验室增至三个。

  • 标签: 厦门大学 新材料 重点实验室 性能 研发 半导体材料
  • 简介:以六偏磷酸钠在水相中分散纳米氧化锌,并将其添加到炻瓷砖原料中。研究了纳米ZnO的添加量对炻瓷砖的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烧结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瓷砖粉料中添加纳米氧化锌可显著降低炻瓷砖的烧结温度并缩短保温时间。通过对瓷砖吸水率、破坏强度及尺寸的测量,得出随纳米氧化锌添加量的增加,瓷砖吸水率显著降低,破坏强度升高,而瓷砖尺寸有明显的收缩,使得瓷砖结构致密化。最佳的实验条件是;烧结温度为1050℃,纳米氧化锌浓度为3%,烧结段保温时间为9min。通过对不同烧结温度下材料的相组成进行分析,发现添加纳米氧化锌促进了堇青石(Mg2Al4Si5O18)的分解或加合,促进了锌铝尖晶石(ZnO·Al2O3)和鳞石英的形成,且随着添加量增加,堇青石加合、锌铝尖晶石和鳞石英形成的温度降低,有利于炻瓷砖的烧结。

  • 标签: 纳米ZNO 炻瓷砖 烧结温度 晶相变化
  • 简介:偶氮苯衍生物既具有偶氮苯基团的光致顺反异构化活性,又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在液晶材料、光信息存储材料及非线性光学材料等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引起了研究工作者极大的关注。文章综述了偶氮苯衍生物的顺反异构机理,总结了偶氮苯衍生物在光学方面的应用及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了对其发展前景的展望。

  • 标签: 偶氮苯衍生物 顺反异构 机理 光存储
  • 简介:最近,德国RAMPF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的聚氨酯铸塑级树脂,其加工性能类似于目前使用的环氧树脂。该铸塑树脂可应用于加工运输系统的机械部件或是攀崖用鞋的鞋底,它还适宜用于制造冷藏柜保温泡沫、包装容器等。聚氨酯因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以及较好的机械性能和高达160℃的热稳定性而为人们所熟知,其实它更大的优点是减少了脱模时间、降低能耗、加工成本也较低,材料成本也更实惠。

  • 标签: 环氧树脂 聚氨酯 树脂性能 铸塑 接近 加工性能
  • 简介:采用气相传输法,以金膜为催化剂,氧化锌和石墨混合粉末为锌源,制备氧化锌纳米材料。研究获得氧化锌纳米线的光致发光性能。初步探索了氧化锌纳米线的生长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衬底温度为600℃时,金颗粒的催化性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形成长度大于10μm,直径小于80nm的均匀致密的氧化锌纳米线膜。这种氧化锌纳米线具有紫外发光特性。低于600℃时,锌氧蒸汽发生了自凝结,进而在金颗粒间隙形成氧化锌带(400℃时),或在金颗粒上吸附聚集形成花状氧化锌纳米棒(200℃时)。而在高于600℃时,金颗粒析出的锌迅速挥发或氧化、长大,出现了稀疏的针状氧化锌和颗粒。氧化锌纳米线可能的生长模式为"底端生长"模式。

  • 标签: ZNO 纳米线 衬底温度 光致发光 生长机理
  • 简介:用稳压器对16MND5封头锻件不同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钢锭和锻件不同部位的成品分析值接近熔炼分析值,同时测量值满足规定要求,说明锻件具有均一的化学成分分布;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锻件各部位力学性能满足规定要求且呈各向同性;金相检验和超声检测结果均表明锻件内部性能优异。由此可知,利用旋转模压法能够成功制造出满足采购要求的封头锻件。

  • 标签: 旋转模压 封头锻件 16MN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