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5 个结果
  • 简介:药物是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ADRs)之一,其中以抗菌药物所致的药物较为常见[1],临床上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热较难鉴别,容易引起误诊误治[2]。本文探讨了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期间出现高热的原因,以及临床药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体会和建议。1病例资料男性病人,汉族,年龄53岁,体质量78kg,身高170cm,因"咳嗽、咳痰、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药物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痰清热注射液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痰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为2021年1月份至2022年1月份,将其分成甲组与乙组,每组40例,甲组常规抗菌药物治疗;乙组痰清注射液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临床指标得以有效改善,P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抗菌药物 痰热壅肺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研究性核医学科应用综合性防护措施在辐射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志愿参与研究的放射科护士3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5名。对照组护士采用基础设施和常规方法进行日常辐射防护;观察组护士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防护措施。分别检查两组护士六个月后在肝肾功能,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同一年龄段,对照组护士的Cr、BUN、ALT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在相同的工龄段,对照组护士的Cr、BUN、ALT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础设备联合常规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对核医学科护士再施以综合性防护措施,能够更好地保护核医学科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核医学科 综合性防护 辐射 肝肾功能
  • 简介:流行性出血(EHF)并发斑秃少见,我院自1984年至1992年共收治EHF300例,其中1例并发斑秃,现报告如下:患者女,21岁、未婚,农民。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3天于1986年1月20日入院。查体:T38℃,P120次/分,R40次/分,BP8/6kPa。表情淡漠,皮肤可见簇状出血点。双肺未闻及罗音。心率120次/分,律整,心音低钝,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 标签: 出血点 少尿期 头发脱落 免疫荧光试验 休克期 尿蛋白
  • 简介:目的:优选沙棘总黄酮回流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最佳回流提取工艺条件为AlB3C1D3,即加药材10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1.5h,共提取3次。结论:在此工艺条件下,未显示出某一个因素对总黄酮的溶出率有显著的影响。但从极差分析结果看,不可忽视各因素的综合作用。

  • 标签: 沙棘 蒙药材 胡颓子科 黄酮类 提取工艺 热回流
  • 简介:1例35岁女性患者因全身皮疹加重入院治疗。入院前患者曾服用百癣夏塔片1年。入院后给予甘草酸单铵盐、氯苯那敏、苯海拉明、阿维A治疗。住院4d后因大便带血行肠镜检查示结肠黏膜呈深棕色。结肠黏膜活检示:黏膜固有层内大量含色素颗粒单核吞噬细胞沉积。诊断为结肠黑变病。停用百癣夏塔片,其他药物继续使用。1年后,肠镜复查示结肠黏膜恢复正常。结肠黑变病可能和百癣夏塔片中芦荟所含蒽醌有关。

  • 标签: 百癣夏塔热片 结肠黑变病 芦荟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抗菌药物所致药物的特点,以正确地认识药物,避免药物引起的严重后果。方法:选择呼吸科2011~2014年发生的药物20例,总结病例特点,对药物种类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在停药后48h内体温均恢复正常。药物发生中位时间为用药后第6天,平均值为6.9天,下午和夜间体温升高明显,最高温度在37.8~40.3℃之间,20例均出现相对缓脉,部分病例出现了转氨酶和血沉值升高。结论:临床医生应关注抗菌药引起药物,尽早判断药物,减少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

  • 标签: 药物热 非感染性发热 抗菌药
  • 简介: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从2001年3月以来,先后与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药物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国药科大学、贵州省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等科研院校和专家通力合作,进行了4年的深入、系统、综合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头花蓼基础研究的空白,为确保淋清颗粒的品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 标签: 热淋清颗粒 头花蓼 中药现代化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国家专利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 简介: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对恶性肿瘤强调有计划的综合治疗,而疗是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本文就疗的方法及其对放化疗的增敏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热疗 放疗 化疗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