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2 个结果
  • 简介:腺泡样软组织肉瘤是一类罕见的软组织肉瘤,具有一定的组织学特异性,肿瘤细胞的分化水平不一,临床表现多样。该病主要发生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女性多见。头颈部发病少见,且以舌和眼眶为主,而发生于颊部者极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颊部腺泡样软组织肉瘤,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组织学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 标签: 腺泡样软组织肉瘤 肉瘤 颊部
  • 简介:目的:研究舌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ymphaticvesseldensity,LVD)和舌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舌癌样本来自138例实施舌癌切除术的患者。利用单克隆抗体D2-40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LVD的差异。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舌癌患者的LVD和临床病理因素的联系。结果:舌癌组织中LVD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已发生转移的肿瘤组织中LVD明显高于未转移肿瘤组织(P〈0.01)。LVD与舌癌患者T分期、分级、淋巴结状态和临床分期(r=0.229,0.221,0.794,0.740)具有紧密联系。结论:LVD有规律的增长可能是舌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有助于预测舌癌患者早期的淋巴转移。

  • 标签: 舌鳞状细胞癌 生物标记 淋巴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随着骨组织工程研究的迅速发展,寻求能够作为细胞移植及引导新骨生长的支架,以充当细胞外基质的替代物成为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尝试利用生物材料复合技术,通过调节复合材料的比例及相应的组合方式使其发挥各自的优点,进而制作出理想的支架材料。本文分别就丝素蛋白、壳聚糖以及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生物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在骨组织工程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丝素-壳聚糖支架 骨组织工程
  • 简介:(牙合)因素,精神因素,个体易感性等[1,2]是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的可能因素.特别是病理性(牙合)因素,不仅可能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也可能导致牙体、牙周组织的疾病.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进行过各种实验研究,探讨牙髓(牙合)因素对颞下颌关节、牙体、牙髓和牙周组织的致病作用[3-7].作者在临床修复中发现了9例固定修复体过高,导致牙齿损伤,造成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发生的典型病例.

  • 标签: 固定修复体 咬合过高 口颌系统 He干扰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
  • 简介: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下颌骨缺损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此方法仅需从自体获取少量种子细胞,通过体外扩增并与适当的支架材料整合后,移植入骨缺损区或经体外培养后再移植入受区,产生新的自体骨组织并与周围正常骨愈合,达到修复目的。本文拟就组织工程下颌骨支架材料、种子细胞、生长因子、临床前研究及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组织工程骨 下颌骨骨缺损 生长因子 骨扩增 种子细胞
  • 简介:北京市政府"为全口无牙低保老人免费镶牙项目"临床技术培训于6月15-16日在解放军总医院举行,培训由北京市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洪臣教授和北京市牙病防治办公室韩永成主任共同主持,各区县牙防所共280余名口腔修复医师参加了培训。

  • 标签: 临床培训 北京市 无牙颌 镶牙 免费 老人
  • 简介:Wnt信号通路调节生长发育,与多种组织器官的形成相关,同时也与免疫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创伤愈合及组织再生有密切关系。本文就Wnt信号通路的组成、在牙周组织发育与牙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WNT信号通路 牙周组织 发育 炎症 再生
  • 简介:拔牙作为一种外科手术会造成术区软组织一定程度的损伤,但如果在拔牙时因各种原因造成局部软组织过度或意外的损伤,则属于拔牙并发症。软组织损伤属于常见的拔牙并发症之一。本文针对拔牙造成软组织过度或意外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及预防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在操作时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帮助。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软组织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颌外动脉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可靠性,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回顾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颌外动脉瓣进行颌面软组织重建的临床病例39例.观察其近远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39例中37例成活.2例出现皮瓣远心端部分坏死.经修整换药后存活.术后随访1-6年.无肿瘤复发或死亡病例,皮瓣功能及外观满意。结论颌外动脉瓣是一种很好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具有血供足、静脉回流通畅、可靠性高、皮瓣存活率高、供区瘢痕隐蔽等优点,不需额外手术切口,皮瓣皮肤颜色、质地与受区匹配;但须术前排除颈部颌下淋巴结转移可能,并作好颌外动脉的血流评估。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恶性肿瘤 组织缺损 颌外动脉瓣
  • 简介:目的:探讨作为骨修复材料的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止血机制。方法:体外测试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吸水率和膨胀度;将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置人血液浸泡后.通过血流变实验和血小板聚集实验,检测血液粘度的变化和血小板的聚集情况,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对血小板的黏附情况及血小板形态的影响。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10m2/g,孔隙率90%,吸水率34%,膨胀度5.6%;置入血液后,在中、高切变率下导致血液粘度增高(P〈O.05),并对血小板有一定的聚集和黏附作用。结论: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止血特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骨修复材料。

  • 标签: 无机活性元素 支架材料 止血
  • 简介:目的:了解种植体挤压植入后界面骨的早期组织学变化.方法:18颗Compress种植体挤压植入3头小型猪的下颌骨中,在植入4小时、3天、7天处死动物,切割含种植体的下颌骨,制作HE染色的脱钙骨组织切片,光镜观察.结果:3天时髓腔内大量纤维样间充质细胞增生,并部分替代凝血块,7天时在间充质细胞中及骨切剖面有新骨形成.结论:种植体挤压植入后的骨结合一周内已开始形成.

  • 标签: 种植体 骨挤压 小型猪 组织学变化
  • 简介:目的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Sj?gren'sSyndrome,pSS)患者唇腺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pS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法对60例pSS患者和25名正常人唇腺组织中Caspase-3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60例pSS患者唇腺组织中,8例Caspase-3表达阴性,52例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86.7%;25名正常人唇腺组织中,Caspase-3阳性表达仅2名,阳性表达率为8.0%。两组间Caspase-3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Caspase-3蛋白在pSS患者唇腺组织中的表达(33.55±3.12)明显高于正常人唇腺组织(71.62±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pase-3在pSS患者唇腺组织中存在高表达。

  • 标签: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唇腺 CASPASE-3 凋亡
  • 简介:组织工程是骨缺损修复和重建的主要发展方向,使用高效的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者们利用组织工程和基因工程相结合的原理,通过转基因方法改造种子细胞,从而提高了种子细胞的成骨效率和组织工程化骨的质量。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基因修饰的种子细胞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基因 成骨作用 组织工程化骨
  • 简介:目的:探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iticodontogenictumor,KCOT)开窗减压术后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方法:对比观察22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开窗减压术前及二期刮治术后组织学的改变,内容包括上皮形态、上皮及纤维层厚度、纤维层炎症浸润程度,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4.5%的病例开窗后上皮层不全角化消失同时出现钉突状增生;开窗后衬里上皮及纤维囊壁层明显增厚(P〈0.05);纤维层内炎症浸润程度显著加重(P〈0.05)。结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在开窗减压术后表现出衬里上皮及纤维囊壁显著增厚和纤维层内炎症细胞浸润加重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其具体机制及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开窗减压术 组织形态学
  • 简介:本研究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功能矫形所引起髁突的各种组织学变化进行定量研究,提示功能矫形治疗的细胞机制。发现功能前伸大鼠下颌使髁突软骨组织厚度增加,这一变化是由生发层和过渡层的细胞增生及成熟层和移行层细胞分化的共同作用引起,对细胞增生的影响强于细胞分化,但对细胞形状无明显影响。提示辅助进行功能矫治时,应选用刺激细胞增生功能较强的方法。矫形力可能通过细胞外基质贮存,以进一步引起细胞和组织改变。

  • 标签: 功能前伸 生长改建 定量组织学
  • 简介: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细胞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osion法,检测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存档的50例OSCC病理组织标本与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CC标本中STAT3主要表达在细胞浆,也有少量表达在细胞核。STAT3在OSCC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8.0%,明显高于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AT3表达与OS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STAT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OSCC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OSCC治疗和预后的辅助性指标。

  • 标签: 口腔鳞状细胞癌 STAT3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双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拔牙矫治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取16例双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均于拔牙后应用直丝弓或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并做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以分析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1)上下颌骨间关系无明显变化[SNA、SNB、ANB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L1-MP、UI-LI、U1-NA、L1-NB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上下前牙突度和倾斜度明显减小;(3)颏厚(Pos-Po)、鼻唇角(Cm—Sn—Ls)、面凸角(N'-Sn-Pg’)、上唇厚(UL-UI)、下唇厚(LL-LI)、上下唇角(A’UL-B’-LL)治疗后显著增大,鼻、唇、颏的协调关系得以明显改善。结论双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拔牙矫正后,切牙后移可以改善双颌前突侧貌和唇的闭合功能,但对骨骼作用不明显。

  • 标签: 双颌前突 错[牙合]畸形 正畸治疗 拔牙
  • 简介:本文通过X线头影测量对48名混合牙列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儿的颜面软组织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同龄儿童相比,唇腭裂术后患儿的软组织侧貌,鼻底及上下唇位置形态均有显著变化,但在软组织颏部及面高比例上未发生代偿性改变。

  • 标签: 完全性唇腭裂 头影测量 软组织变化
  • 简介: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和实验性根尖周炎进展过程中根尖周组织整合素β1表达的分布情况及规律,探讨其在根尖周组织炎症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取磨牙牙髓暴露不同时间(0、7、14、21、28d)的大鼠上颌骨行整合素β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根尖周组织中整合素β1表达部位与表达程度.结果整合素β1广泛表达于正常大鼠根尖周组织;牙髓暴露7~21d,根尖周结缔组织中整合素β1呈阳性至强阳性表达,炎细胞密集区可见深棕色颗粒集聚;牙髓暴露28d,根尖周结缔组织中整合素β1表达较弱.牙槽骨内的骨细胞、陷窝内血管、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牙骨质细胞中整合素β1在牙髓暴露0~14d呈强阳性表达,21d后表达减弱.结论整合素β1参与根尖周炎症的进展与根尖周肉芽组织形成炎症早期的骨吸收.

  • 标签: 根尖周炎 整合素Β1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修复颊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颊部软组织缺损患者38例,其中20例应用异种ADM治疗,18例应用异体ADM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缺损修复治疗效果,并对2种ADM在组织相容性、引导组织再生及补片成活情况等方面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应用异种ADM修复的患者,修复膜完全成活18例,大部成活2例,修复区表面颜色多为粉红色,质地柔软,瘢痕轻微;应用异体ADM修复的患者,修复膜完全成活17例,1例患者术后补片与创缘边缘有约0.8cm脱离区,补片与基底组织面贴合,补片色泽呈红色,愈合尚可。38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局部或全身反应,进食基本不受影响,无明显异物感,张口度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异种及异体ADM对颊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均较为满意。

  • 标签: 脱细胞真皮基质 颊部软组织 缺损修复 口腔修复膜 脱细胞异体真皮